Re: [推薦]時代精神運動、金星計畫

作者: blas (《剩餘價值理論》)   2010-10-21 07:51:49
※ [本文轉錄自 Economics 看板 #1CXy8e_M ]
作者: blas (《剩餘價值理論》) 看板: Economics
標題: Re: [推薦]時代精神運動、金星計畫
時間: Thu Sep 9 01:04:34 2010
※ 引述《greengreen42 (綠)》之銘言:
: 要消除貨幣是很容易的,只要讓人類社會失去了交換動機就可以了
: 但這件事情要徹底執行卻是難到爆炸
: 比如說甲擅長作皮革、乙擅長組裝成皮鞋
: 甲跟乙交換皮革跟鞋子後就可以作出皮鞋
: (當然要甲跟乙都各自作皮鞋也是可以,只是效率比較差)
: 以前都沒有交換分工的時候他們兩只能各作出一副鞋
: 但交換分工後比較細心的甲就剩了一些材料
: (因為作一雙鞋乙所需的皮革材料比他以前蠻幹還要少,就剩下了)
: 他把這些材料加工成鞋帶、鞋墊跟鞋舌、鞋底
: 而鞋舌跟鞋底分給了乙
: 然後甲拿一雙皮鞋去跟擠牛奶的丙換牛奶,但這個陰冷的日子牛奶賣不完
: 所以丙問甲"不然剩下的牛奶都給你,你送我一副備用的鞋帶跟鞋墊"
: 甲覺得不錯,因為這附鞋帶跟鞋墊對他而言剛好是多的
: 但是多拿一點牛奶回家小孩一定很高興,就答應了
: 於是牛奶就都給了甲沒有浪費,但其實丙並不需要鞋帶跟鞋墊,他都穿拖鞋
: 隔天乙也拿皮鞋來跟丙交換牛奶了
: 但是丙只剩下600c.c.裝的,可是乙覺得他的皮鞋可以換一公升裝的牛奶
: 丙眼看著不賣掉這600c.c.牛奶就要酸掉了,就想到一個妙計
: 他就跟乙說"不然我拿鞋墊跟鞋帶加上牛奶跟你換那雙鞋"
: 乙覺得不錯,因為這樣省下了成本!他明天可以要甲少作四種皮革零件
: 這樣明天甚至可以多作一雙鞋,就答應了
: 因此牛奶又都給了乙沒有浪費,但其實丙不需要皮鞋,他都穿拖鞋
: 然後在不准使用貨幣的國家,擠牛奶工人丙就被貼上資產家的標籤批鬥了
: 因為他把鞋墊跟鞋帶當成貨幣使用並且囤積他用不到的財富(皮鞋)!
: 後來丙學乖了,他不再要鞋墊了,不然又要被送去勞改
假定勞動生產力沒有發生變化,即下列幾種商品之間的相對價值不變的情況下,則
甲、乙和丙三個生產者的交換關係如下︰
甲 1雙皮鞋=x量牛奶 丙
甲 1副鞋帶跟鞋墊=y量牛奶 丙
乙 1雙皮鞋=1公升牛奶=1副鞋帶和鞋墊+600 c.c.牛奶 丙
故,x=600 c.c.;y=400 c.c.
在此,greengreen42得出了一個重要的發現,即「貨幣是商品。」趁此機會在下想
談一談古典政治經濟學與Marx對商品與貨幣的觀點。古典政治經濟學家為了反對重商主
義,從而將貨幣看作僅僅是為商品交換提供便利性的工具︰
「貨幣是流通的大輪轂,是商業上的大工具。」Adam Smith,《國民財富的性
質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頁268。
「產品總是要用產品或勞務購買的,貨幣只是實現交換的媒介。」David
Ricardo,《李嘉圖著作和通信集》第一卷,頁248。
「在以產品換錢,錢換產品的兩道交換過程中,貨幣只一瞬間起作用。當交易
最後結束時,我們將發覺交易總是以一種貨物交換另一種貨物。」Jean
Baptiste Say,《政治經濟學概論》,頁144。
但正如Marx所言︰「困難不在於瞭解貨幣是商品,而在於瞭解商品怎樣、為什麼、
通過什麼成為貨幣。」
第一個困難在於︰皮鞋、鞋帶、鞋墊與牛奶等等商品為什麼可以互相交換?這幾種
物質屬性各不相同的商品為什麼可以進行交換?1雙皮鞋=1公升牛奶。這個等式說明︰
在1雙皮鞋與1公升牛奶中,有一種等量的共同的東西,因而皮鞋與牛奶二者都等於這第
三種東西。這共同的第三者本身既不是皮鞋,也不是牛奶,但皮鞋和牛奶只要作為交換
價值,就必定能化為這第三種東西。皮鞋與牛奶正是通過彼此都化作這個共同的東西,
才能在量上相比較,從而使它們的交換成為可能。古典政治經濟學優秀的代表人物,例
如︰Smith和Ricardo對這個共同的東西的研究已有了初步的成果︰
「一個人占有某物,但不願自己消費,而願用以交換他物,對他來說,這貨物
的價值,等於使他能購買或能支配的勞動量。因此,勞動是衡量一切商品交換
價值的真實尺度。」Adam Smith,《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頁
26。
「商品的價值或其所能交換的任何另一種商品的量,取決於其生產所必需的相
對勞動量,而不取決於付給這種勞動的報酬的多少。」David Ricardo,《李
嘉圖著作和通信集》第一卷,頁7。
雖然Smith和Ricardo認識到,使一切商品得以進行交換的本質是︰它們都是人類勞
動的產品。但是,他們還只是在勞動的特殊性上來考察,就是說他們是從各種不同的生
產勞動例如,製造皮鞋的勞動、製造鞋墊的勞動、擠牛奶的勞動等等,來考察各種商品
的交換比例︰
「勞動雖是一切商品交換價值的真實尺度,但一切商品的價值,通常不是
按勞動估定的。要確定兩個不同的勞動量的比例,往往很困難。兩種不同工作
所費去的時間,往往不是決定這比例的唯一因素,它們的不同困難程度和精巧
程度,也須加以考慮。一個鐘頭的困難工作,比一個鐘頭的容易工作,也許包
含有更多勞動量;需要十年學習的工作做一小時,比普通業務做一月所含勞動
量也可能較多。」Adam Smith,《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頁27

因此,對古典政治經濟學家來說,發現貨幣是商品並不困難,例如在greengreen42
的例子裡,鞋帶、鞋墊與牛奶就執行了貨幣的職能。但困難之處在於說明,為什麼商品
交換必然導致商品分化為商品與貨幣。而這一點是古典政治經濟學家沒有處理的。
以Smith為例,他對貨幣的分析是從交易的便利性這一點著手︰
「假設甲持有某種商品,自己消費不了,而乙所持有的這種物品,卻不夠
自己消費。這時,甲當然樂於出賣,乙當然樂於購買甲手中剩餘物品的一部分
,但若乙手中,並未持有甲目下希求的物品,他們兩者間的交易,仍然不能實
現。比如,屠戶把自己消費不了的肉,放在店內,釀酒家和烙面師,固然都願
意購買自己所需要的一份,但這時,假設他們除了各自的製造品外,沒有別種
可供交易的物品,而屠戶現時需要的麥酒和麵包,已經得到了供給,那麼,他
們彼此之間,沒有進行交易的可能。屠戶不能作釀酒家和烙面師的商人,而釀
酒家和烙面師也不能作屠戶的顧客。這樣,他們就不能互相幫助。然而,自分
工確立以來,各時代各社會中,有思慮的人,為了避免這種不便,除自己勞動
生產物外,隨時身邊帶有一定數量的某種物品,這種物品,在他想來,拿去和
任何人的生產物交換,都不會見拒絕。」Adam Smith,《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
因的研究》上卷,頁20~21。
其次,Smith再從物質特性來分析,何以貴金屬比其他商品更適合擔當貨幣的職能︰
「然而,不論在任何國家,由於種種不可抗拒的理由,人們似乎都終於決
定使用金屬而不使用其他貨物作為媒介。金屬不易磨損。那與任何其他貨物比
較,都無愧色。而且,它不僅具有很大的耐久性,它還能任意分割,而全無損
失,分割了也可再熔成原形。這性質卻為一切其他有耐久性商品所沒有。金屬
的這一特性,使金屬成為商業流通上適宜的媒介。例如,假設除了牲畜,就沒
有別種物品可以換鹽,想購買食鹽的人,一次所購價值,勢必相當於整頭牛或
整頭羊,他所購買的價值,不能低於這個限度,因為他用以購買食鹽的物品,
不能分割,分割了,就不能復原。如果他想購買更多的食鹽,亦只有依同一理
由,以牛或羊二三頭,購入兩倍或三倍多的分量。反之,假如他用以交易的物
品,不是牲畜,而是金屬,他的問題就容易解決了,他可只按照他目前的需要
,分割相當分量的金屬,來購買價值相當的物品。」Adam Smith,《國民財富
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頁21~22。
可見,在Smith看來,貨幣只是一種使商品交換過程更加便利的工具,而之所以由
貴金屬來執行這一職能,也不過是因為它本身的物質特性。因此,各種商品的價值以貴
金屬商品來衡量,即各種不同的勞動產品都以貴金屬作為它們各自價值的尺度這一事實
(例如,1雙皮鞋=2盎司金),對Smith或Ricardo而言,只不過表示兩種不同的、特殊
的勞動所生產的產品之間的交換比例。從而開採黃金、鑄造貨幣的勞動,在他們的理論
中,只是眾多不同的、特殊的私人勞動之一,因而還不具備社會勞動的性質。但Marx認
為,當所有商品都以貴金屬商品例如,金或銀作為表現它們各自價值量的價值尺度時,
金或銀就取得了社會勞動的性質。這就是說當各種不同的、特殊的勞動所生產的商品,
都以金或銀來衡量時,開採金礦、銀礦或鑄造金銀幣這種特殊勞動就取得了社會勞動的
性質。因為,生產一切商品的特殊勞動都以開採金礦、銀礦或鑄造金銀幣這一勞動為標
準,從而開採金礦、銀礦或鑄造金銀幣的勞動通過交換過程便取得了社會勞動或抽象的
一般勞動的性質。而古典政治經濟學家例如,Ricardo之所以沒有能夠得出,貨幣是社
會勞動藉以表現的特殊形式,是因為︰
「李嘉圖對表現在使用價值上的勞動和表現在交換價值上的勞動沒有加以
應有的區別。作為價值基礎的勞動不是特殊的勞動,不是具有特殊的質的勞動
。在李嘉圖那裡,到處都把表現在使用價值上的勞動同表現在交換價值上的勞
動混淆起來。誠然,後一種形式的勞動只是以抽象形式表現的前一種形式的勞
動。」Karl Marx,《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六卷第三冊,頁149。
因此,貨幣決不是像古典政治經濟學家們所認為的,僅僅是在兩種商品交易完成後
轉瞬即逝的流通工具。相反地,Marx認為貨幣的出現是與勞動產品轉化為商品的過程分
不開的:
「貨幣結晶是交換過程的必然產物,在交換過程中,各種不同的勞動產品
事實上彼此等同,從而事實上轉化為商品。交換的擴大和加深的歷史過程,使
商品本性中潛伏著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的對立發展起來。為了交易,需要這一對
立在外部表現出來,這就要求商品價值有一個獨立的形式,這個需要一直存在
,直到由於商品分為商品和貨幣這種二重化而最終取得這個形式為止。可見,
隨著勞動產品轉化為商品,商品就在同一程度上轉化為貨幣。」Karl Marx,
《資本論》第一卷,頁105。
「商品並不是由於有了貨幣才可以通約。恰恰相反。因為一切商品作為價
值都是物化的人類勞動,它們本身就可以通約,所以它們能共同用一個特殊的
商品來計量自己的價值,這樣,這個特殊的商品就成為它們共同的價值尺度或
貨幣。貨幣作為價值尺度,是商品內在的價值尺度即勞動時間的必然表現形式
。」Karl Marx,《資本論》第一卷,頁112。
商品金和銀以其特殊的物質性質而在勞動產品轉化為商品的過程中脫穎而出,取得
作為其他商品的價值尺度或者說一般等價物的這種社會屬性,在現實生活裡卻被人們視
為它們的自然屬性︰
「在x量商品A=y量商品B這個最簡單的價值表現中,就已經存在一種假象
,好像表現另一物的價值量的物不通過這種關係就具有自己的等價形式,好像
這種形式是天然的社會屬性。我們已經探討了這種假象是怎樣確立起來的。當
一般等價形式同一種特殊商品的自然形式結合在一起,即結晶為貨幣形式的時
候,這種假像就完全形成了。一種商品成為貨幣,似乎不是因為其他商品都通
過它來表現自己的價值,相反,似乎因為這種商品是貨幣,其他商品才都通過
它來表現自己的價值。中介運動在它本身的結果中消失了,而且沒有留下任何
痕跡。商品沒有出什麼力就發現一個在它們之外、與它們並存的商品體是它們
的現成的價值形態。這些物,即金和銀,一從地底下出來,就是一切人類勞動
的直接化身。貨幣的魔術就是由此而來的。」Karl Marx,《資本論》第一卷
,頁111。
綜上所述,古典政治經濟學家雖然只是從工具性上來理解貨幣,但他們已經認識到
人類勞動是商品價值的尺度。各種商品之所以可以交換,首先是因為它們都是人類勞動
的產品這個質的方面的等同,才讓它們可以彼此通約,從而使商品交換成為可能。因而
商品的價值是由生產它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量決定,是研究政治經濟學的第一個基礎
(在Ricardo的體系中,商品的價值是由最不利的生產條件下所耗費的勞動量決定。)︰
「只有本身價值絕不變動的勞動,才是隨時隨地可用以估量和比較各種商
品價值的最後和真實標準。勞動是商品的真實價格,貨幣只是商品的名義價格
。」Adam Smith,《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頁29。
「只有勞動才是價值的普遍尺度和正確尺度,換言之,只有用勞動作標準
,才能在一切時代和一切地方比較各種商品的價值。」Adam Smith,《國民財
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頁32。
商品的價格只是商品價值的貨幣形式,在供需平衡時商品的價格將等於商品的價值
。因此,商品的價格與商品的價值的偏離是由該商品的供需關係引起的。(這部份請參
閱︰Adam Smith,《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上卷第七章「論商品的自然價格與
市場價格」、David Ricardo,《李嘉圖著作和通信集》第一卷第四章「論自然價格與
市場價格」、Karl Marx,《資本論》第三卷第十章「一般利潤率通過競爭而平均化。市
場價格和市場價值。超額利潤」)但由商品的供需關係引起的商品價格與商品價值的偏
離,相對於商品價值由生產它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決定這一基礎而言是次要的︰
「商品價值作為基礎仍然是重要的,因為貨幣只有從這個基礎出發才能在
概念上得到說明,而價格就其一般概念來說,首先也只是貨幣形式上的價值。
」Karl Marx,《資本論》第三卷,頁215~216。
由此可知,價值與價格有一種內在的、本質的關聯,決不是像某些近代經濟學家所
稱,不需要研究商品價值,只要研究它的價格就好了。雖然商品交換的基礎如前所述,
是因為它們都是勞動產品,但當「x量商品A=y量貨幣」這個等價形式成立以後,即使商
品A不是勞動產品也能交換,例如,良心、土地、名譽等等。
以上藉著greengreen42提到有關商品與貨幣的問題,乘機比較了Smith、Ricardo與
Marx對這一問題的看法。即使貨幣的發展至今已經讓人越來越難以追尋它的起源,特別
是對身處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人們來說,交易行為是再平常不過的日常事務。並且正是
因為我們都生活在資本主義社會裡,從而對許多問題的看法往往都不經意地表露出這一
社會形式的意識形態。在下可以理解經濟版反對馬克思主義或社會主義傾向,不過就我
在此板所看到,對馬克思主義或社會主義的批評都是誤解,而這些誤解的絕大多數又是
起因於根本沒有看過或看懂Marx的東西。雖然相較於Smith與Ricardo而言,在下認為
Marx的東西的更有說服力,但我也是讀了幾位主要古典政治經濟學家的著作後才做出判
斷。希望拙著可以起拋磚引玉的效果,使得相關討論可以更加有意義。
最後,針對在下在討論串與推文中看到的一些問題作簡單的回應︰
1.greengreen42:為什麼不能為了交換價值?
交換價值或者正確地說價值不是物的自然屬性,它是由以私有制為基礎的社會關係
賦予物的社會屬性︰
「商品形式和它藉以得到表現的勞動產品的價值關係,是同勞動產品的物
理性質以及由此產生的物的關係完全無關的。這只是人們自己的一定的社會關
係,但它在人們面前採取了物與物的關係的虛幻形式。」Karl Marx,《資本論》
第一卷,頁89。
2.blas:剩餘產品在資本主義以前只有在特定場合(如:繳貨幣稅)才需要"貨幣化"︰
「在古代,撒克遜人入主英格蘭,其歲入據說不是徵取貨幣,而是徵取實
物,即各種食糧。以貨幣繳納的習慣,是征服王威廉第一創始的。」Adam Smith
,《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上卷,頁23。
3.@kbboss︰首先感謝你分享這篇文章,不過在下不同意此文將造成社會問題的「
根源」歸咎為金融貨幣體系。如果你把此篇拙著看懂,就可以了解這種說法是搞錯批判
對象了。問題真正的癥結在於資本主義社會特殊的社會關係或生產關係,因為隱藏在商
品的交換價值或者說商品的價值背後的是一種社會關係。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0-09-09 07:41:00
難得看到有研究馬克思的高手出現,馬克思不愧是大師,對問題果然有獨特的看法,很具有創見性。
作者: EvanYang (EvanYang)   2010-09-09 14:19:00
觀點好舊,後代學者推翻不少這些老骨頭的觀點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10-09-09 15:45:00
推翻不代表無用,而且後代學者真能開出新局的又有多少?
作者: Roosevelt (木村哥)   2010-09-09 16:56:00
楊大可以提供你的論點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