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rmed (戰史版國共內戰篇小天使)
2013-04-14 15:19:37http://www.peacehall.com/forum/200911/zwkl/595.shtml
王筠先生訪問紀錄(節錄)
“反攻作戰戰績輝煌。有一特點值得一提,即美國顧問十分重視後勤
補給。由於地形限制,打叢林戰根本容不下車隊,但工兵跟在後面修
路,打到某地,後面的路即修好了,軍用電線也搭建了,能立即補給
到某地。美式的工兵補給很有套制度,此外,空軍亦提供補給;某决
戰役,有個連足足被包圍四十天,但美軍還是派飛機空投裝滿水的汽
油桶補給,另外作戰部隊要彈有彈,要糧有糧,主要就是專心負責作
戰。”
http://ppt.cc/6xgH 也有類似的一邊前進一邊修路的紀錄
新一軍的推進則很困難,日軍破壞了沿著江邊的公路,盟軍只能
一邊修路,一邊前進,到10月29日才到達八莫北邊的廟堤.
http://ppt.cc/i9DE
這是薩蘇的紀錄,應該也是參照上述當事人的說法.
"孫立人是弗吉尼亞軍校的高材生,美國軍事教育的特點就是用火力
代替人力。而遠征軍也確實有這樣打的底氣——中美聯合工兵部隊信
守諾言,他們在遠征軍步兵身後迅速展開修路工程,保證公路通車
“到前線不超過一天路程”的地方,史迪威並動用運輸機為孫立人
運輸彈藥。因此,新38師在和日軍的戰鬥中毫不吝惜炮彈。"
看樣子這當事人的回憶錄是說,陸路與空投並重。有個連足足被包
圍四十天,應該是李克己連。我不知道這樣夠不夠,可否告訴我您那本
國軍後勤史第幾頁講到駐印軍反攻緬北補給全部空投這件事?
而且國軍後勤史提供的資料也未免太過粗疏,到底具體在哪段期間
提供了那些補給也未曾書寫。這樣就下駐印軍反攻前期全靠空投的結
論,似乎有點草率。
今天我的網路不穩一直斷線,暫時先回到這,感謝n大提供的豐富
資訊。其他部分我擇日再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