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或是神學靈性主義者都很喜歡說愛是沒有條件的,真的嗎?
身為務實主義者,我就問問:
你有辦法愛別人的父母如同自己的嗎?
你有辦法愛別人的孩子如同自己的嗎?
你有辦法愛陌生人跟愛熟識的人一樣嗎?
如果沒有辦法的話
那不就代表你沒辦法愛,因為某些條件沒達成所以讓你無法付出愛,不是嗎?
即使是同一個人…
熱戀中的情侶和即將分手的,會一樣愛嗎?當然不會!
因為愛會變、愛有成立條件跟破壞的條件。
在我本人看來…愛就是有條件的,不要去相信什麼心靈雞湯什麼靈性格言…不然,坦率回答我,為什麼你無法愛每個人都一樣多?
引述《nightocean (燈塔)》之銘言:
: 理解到這點真的很重要,這幾乎是每個人一生都要學習的課題
: 我們之所以相信愛需要條件,主要是跟年幼時的經驗有關
: 對於父母的責備、憤怒
: 容易讓年幼的我們有「即使是親子之間,愛也不是免費的」的錯覺
: 所以我們會努力達到某些道德或價值標準,好讓自己值得被愛
: 漸漸的,我們不能好好地做自己,甚至愛自己
: 所謂不能好好地做自己,是指有能力做到那些條件的人,必須活在一個假面具之下
: 只不過,當某天他忍不住想好好為自己而活時,旁邊的人往往會不高興
: 還會指責他變了!
: 但他並沒有變,只是想找回一直被忽視的自己而已
: 所謂的不能愛自己,則是因為做不到那些條件
: 於是便不斷的批評自己的內在小孩
: 最後當事人可能會變得鬱鬱寡歡,真心相信自己沒有被愛的價值
: 或者是怨天尤人,怪罪外界害他變得如此,有些人甚至會因此產生報復社會的心態
: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 這都是因為誤信愛需要條件,才導致如此
: 所以,只要從根源下手,不再相信有條件的愛即可
: 很多人會覺得這是唱高調,或即使知道,卻很難做到
: 事實上,第一步就是拿自己當練習對象最適合
: 試著不要批判自己,善待自己的內在小孩
: 若逐漸習慣不自我批判,這份習慣慢慢就會往外延伸,自然而然地善待他人
: 許多人練習的過程會有障礙,認為自己怎麼看都有問題,怎麼可能不批判?
: 那往往是把某些觀念或經驗,奉為不可違背的偶像,才會有這種矛盾
: 只要我們不要那麼相信過去信奉的觀念或經驗,改用其他角度詮釋
: 矛盾自然就會逐漸解開,而這也才是真正的寬恕
: 只不過,最大的問題是,我們即使明白了這一切
: 卻經常不想讓自己的內在小孩過得幸福,抉擇時刻仍寧願選擇痛苦
: 因為證明自己是「對的」,誘惑實在太大了
: ※ 引述《PyTorch (打工主義倡議協會)》之銘言:
: : 如果有條件的關係 那就是生意夥伴
: : 譬如老闆找人要找甚麼條件的 或是你達到甚麼條件就給你升遷
: : 我當然不是說跟老闆不能保持良好關係
: : 但是我得說老闆對你是利益關係 而不是愛情
: : 無條件的關係才是愛情
: : 有點訝異現在資本主義洗腦下 這麼多人完全蒙在鼓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