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後備戰力提升案:守備部隊戰術觀察-縱深守備部隊(二)
本次的觀察主要紀錄了苗栗縣後備旅步3營在執行縱深地域守備作戰的部署模式和分析指揮
官的作戰決心。
https://i.imgur.com/mC85ELR.jpg
第一張圖是2021年苗栗縣後備旅步3營教育召集的部署態勢圖,基本上是標準的守備旅步兵
營防禦作戰展開態勢。經測算後,營防禦正面約為6公里,營防禦縱深約為6.5公里。平均步
兵連防禦正面為2公里,經測算後連防禦縱深約為2.7公里。防禦正面和縱深均大於作戰教範
兩倍以上,守備兵力密度堪慮。
https://i.imgur.com/kkYc9QX.jpg
第二張圖是苗栗縣後備旅步3營守備責任區地理兵要,步兵1、2、3連皆配置於國道三號號東
側,推測作戰決心目標重點為守備國道國道一號路段安全,並且控制苗121、苗130、苗140
縣道,遏止攻擊軍對縱深國道一號路段的發展,三個步兵連沿苗121縣道主要居民點駐守,
並可能運用國道三號高速公路路堤構築防線。但是據觀察,三個步兵連進駐的居民點規模不
足以支撐連防禦正面及對應的防禦縱深。除步三連外,其他二連縱深地帶過於空曠,尤其本
地土地利用以水田為主,不利於野戰掘壕,面對機械化部隊衝擊或砲兵火力打擊時難以有效
阻擊和防禦,在後撤過程中也將受敵前觀組織監控行徑路線並召喚火力打擊,國道一號三義
地帶的步5營則應為苗栗縣後備旅的機動預備隊。
https://i.imgur.com/Zz42S1p.jpg
第三張圖苗栗縣後備旅步3營守備責任區地形圖,步一連、火力連部署於淺山丘陵地山腳平
原,步二連部署於平原居民點,步三連部署於淺山道路節點,戰支連則部署於火炎山頂電台
制高點。在部署地域內,國道三號、火炎山山系、大安溪將該地區分割為一個封閉型三角平
原,國道三號以東僅苗130、苗140、火炎山隧道三條幹道能向東部縱深國道一號方向發展,
而苗130、140皆為道路狹小且植被密集,不利攻擊軍在地面和空中偵蒐,而這極大提高了守
備步兵開展山地阻擊戰的優勢。
https://i.imgur.com/Y4U3mNt.jpg
筆者調整部署構想:
=========
重新配置守備部隊駐守國道三號以西大型工業區,並戰場經營形成堅固據點以牽制攻擊軍,
以此來防衛國道三號安全。
工兵部隊在火炎山隧道內設置爆破物,若戰況不利導致防區內三
角平原失守就採取爆破作為摧毀隧道,阻止攻擊軍攻勢向國道一號發展,本文觀察主體苗栗
旅步3營則退入苗121、苗130所經之淺山高地進行戰場經營。
三個步兵連拆分成九排運用,每排駐守一個險要路段或路口,部署位置隱蔽於攻擊軍的視野
盲區,伏擊攻擊軍脆弱的行進隊形側面。
重機槍、榴彈機槍則置於開闊地之制高點隱蔽火力陣地,並使射界左右交叉行成交叉火力,
獵殺進入開闊地區的敵步兵及軟目標。
營戰支連搜索排拆分為班組配置於可對外瞭望的制高點隱蔽據點,監視外部開闊地上的敵軍
動向,為各防區內的連排提供預警。
軍勤隊和工兵於戰場經營階段時在防區內和防區周邊開闊地上設置戰車防禦地雷雷場,主要
作用為拘束敵機械化車輛展開進攻隊形的,使敵戰甲車只能在道路上以一路縱隊隊形開進,
如果車隊首尾車輛在機動中遭到摧毀將使整列車隊陷入困境,剩餘的下車步兵在面臨優勢地
形守軍和優勢火力打擊時將可能蒙受巨大的戰鬥損失。
連屬60迫砲組應配置於對敵接戰的主力排上,81迫砲佈置於排陣地後方提供火力支援。
在構想中,苗栗旅120迫砲營應拆分一砲排和一觀測通信組配屬於步3營,包含原本火力連的
編制,苗栗旅3營此時指揮管制2觀通組和2重迫砲排,兩個觀通組各自跟隨一個搜索班至高
地瞭望觀測據點,並在敵接近營防區和進入營防區時指揮二排八門120迫砲進行火力打擊,
第一階段是破壞敵在防區外開闊地開展進攻隊形,第二階段則是負責殺傷失去有效裝甲力量
支援後突入的敵步兵部隊。
最後將作為預備隊的步5營拆分一連配屬至3營做補充預備隊,在戰鬥中視情況繼續拆分步5
營的部隊補充3營的戰鬥損耗,達成持久抗戰和利用不對稱作戰阻敵的戰術構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