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105砲輪型戰車通過測試 等待建案生產

作者: ryannieh (Ryan)   2024-01-30 14:51:17
輪履之爭的問題,基本上都已經吵爛了,怎麼吵
大概也不會有交集。
問題的根源其實是整體的建軍理念:如果你相信
臺灣有需要準備大規模陸地戰鬥,和已經站穩灘
頭、補給可以源源不斷從彼岸運來的敵軍決一死
戰,那你應該會想要全部履帶化,因為在斷垣殘
壁的環境下,履帶車的的運動性能較好,而且對
敵陣地突進抗損能力較好;如果你認為臺灣無力
進行那樣的作戰,不管是因為資源有限(海空軍
優先)、或者臺灣戰略上不允許打那種仗(海空交
通中斷加上陸地戰鬥,糧食供應都成問題),那
你會選擇比較低效但省錢得多的輪車,以求節約
資源並大量配備,以在反登陸戰初期就阻絕對方
登陸。
履帶車有多燒錢?按照老美的資料,每英里的操
作成本大概是這樣的:
M113: $58
AMPV: $90
M2: $162
M1: $800+
M60之類的戰車,因為缺乏現代資料,所以比較
難比較。但是當年XM1估計的操作成本和M60A3
相當($160+),而後來M1A1的操作成本則超過
M60A3三倍以上,所以可以合理估計,在現在,
M60A3的操作成本至少是M1A2的1/3以上
($280左右)
相比之下,輪車就省錢多了。Stryker ICV一般的
資料都顯示每英里操作成本在$14-$18之間,
明顯低得多,甚至還低於M113。即使問題多多
早早淘汰的M1128輪砲車,也不到$100,而一
個正常的輪砲車,操作成本很可能和M113差不
多。換句話說,M1 :M60A3 :輪砲車的操作成本
比大約會是1:3:14左右,養一臺M1可能可以養
一個連的輪砲車!
M1配備已經成定局的情況下,除非更多的維持
經費投入裝甲部隊,否則維持經費窘迫的情況
只會更嚴重。淘汰所有CM11和一部分M60A3,
換成輪砲車很可能是必要的做法。至於要換多少
其實要看未來最終有多少M1而定。如果還要在
買一批百來輛M1裝備裝甲旅,那勢必所有
M60A3和CM11都要淘汰換成輪砲車。其實這
也很合理,拿新加坡當例子就知道,新加坡的
軍費和臺灣相當,全部主戰車也不過160輛左右
的豹二而以,臺灣真正可負擔的先進重型主戰車
數量大概也在這個範圍內。
作者: hansvonboltz (hanslion)   2024-01-30 16:23:00
M1會集中在北部吧,八跟十軍團就算配M1也不會像六軍團那麼豪華共軍很大一個目標就是直接斬首北部,橋頭堡就給他建啊,台海多封鎖一天全世界一起嗨被斬首然後傳檄而定傷亡比較少我知道兵推就是各種狀況都要模擬啊假如連快速道路都被洗就認了吧,實在是太多了,我說的是飛彈為啥想到美軍的防空史崔克是說裝m113的底盤更適合吧,數量絕對夠,防護和越野也比現行捷羚的商用貨卡好封台海是連中共自己都會影響喔,你可以不相信台灣,但你不能不相信中國的製造力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