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不是較弱時候 等待轉機和累積實力才是賺的
: 因為沒有永久和平 一定有下次戰爭
: 如果烏直接停戰練兵
: 3年後再一場大戰不是更好嗎 起碼會有F-16
: 還是說國家實力對比下
應該說我們算偷看了一半的答案,現在回過頭來去看烏俄戰爭,
烏要和談的時機點其實應該是俄打的荒腔走板,或是收復赫爾松之時,
也就是大家覺得氣勢如虹,好像可以反推到什麼地方的時刻,
反而才是小國真正能跟大國談的本錢跟底氣.
因為常見的例子就是迦太基,
漢尼拔威壓羅馬的時候,羅馬選擇龜起來,
而漢尼拔兵敗西庇阿之後,迦太基是不得不和,但國力已經大損,
羅馬再找藉口生事,搞著搞著迦太基就滅國了.
事實上在羅馬在一次入侵之前,迦太基的經濟復甦是很快速的,
但缺乏軍事使他終究是懷璧其罪,跟南唐後主一樣,
人家想打你就打你,你根本沒辦法.
那再回來看宋真宗的澶淵之盟,也是在箭殺蕭撻凜後方有底氣跟人家談,
當下應該也會有人覺得泱泱大宋居然跟契丹人談了個和談?
但過了千年後來看,大家都會覺得那個約談的太棒了吧,那就是眼光阿...
面子,裡子的拿捏必定是遠比意氣用事來的重要的.
小國的家底不如大國,拖久了必然垮,
而且是怕那種一厥不振的垮,再起不能的那種垮,
所以一定要在對整體國力大損之前就想好底線,
但問題是有時候退到那個底線時,對方也許根本不想理你不想談,
所以能談的時機反而只能是勝利的時候,
說起來很悲哀吧,但其實也就是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