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火砲(重迫砲)射擊概念

作者: WaterFrog (水蛙大)   2024-07-14 00:14:20
原本想說在我原本的文章回應,後來想想還是直接寫一篇文章好了
由於我以前的資料現在失蹤不見,所以以下的內容憑印象打:
一般來講,砲兵的射擊步驟如下:
步驟一:前觀在前線與前線部隊會合,砲兵指揮所開設
步驟二:砲兵單位(自走砲、牽引砲)完成補給整備,前進至預備陣地
步驟三:前觀觀測到敵人目標,並回報位置
步驟四:指揮所收到情報,開始協調火力和測算數據
步驟五:指揮所測算完成並傳給各砲兵單位,各砲兵單位開始搖砲(調整方位和仰角)
步驟六:砲兵單位開始第一波試射
步驟七:前觀回報彈著點,砲兵單位開始校正
步驟八:砲兵單位開始第二波試射
步驟九:重複步驟七~八,直到命中目標
步驟十:砲兵單位開始效力射
我先回應大師的問題。大師的說法如下:
1.事前先將登陸區域劃成方格
2.在周邊既有陣地製造射表
3.之後在打反舟波時只要利用射表就可以把砲彈打進方格
4.就算有偏差也沒關係,因為方格周邊都是敵人
也就是大師的想法是利用射表取代步驟四~五,然後直接跳到步驟十。但是實際上除非射
手運氣爆棚,否則只會跳到步驟六而已。而且還有可能打到自己人。
這邊我分成射表問題和方格周邊是不是真的只有敵人兩個方向來講
首先是射表。即便你把各個參數,從彈藥、藥包,到風向、風速乃至於溫度都考量,屆時
真的開打還是會有誤差。
為什麼?因為你輸入的資料都是「歷史資料」,你不會知道開打當下的各項參數會如何變
化。天氣會變,甚至是每個批次的彈藥藥包都會有所有差異。你做成射表只是讓射手知道
從過去的經驗迴歸得到數據可知,方向仰角調成這樣砲彈可能會打到那裡。但實際上會打
到那裡,還是需要知道彈著點才曉得
當然大師一定會問說這樣每個砲彈藥藥包、每秒的天氣數據都不一樣,有沒有做彈著點修
正不是都一樣?理論上沒錯,但實務上通常會假設同一批彈藥、同一段時間(印象中是幾
十分鐘內),所有數據都一致,在這個前提下進行彈著點校正
接下來是方格周邊是不是敵人的問題。其實真開打方格周邊還真不一定都是敵人。我拿J
大之前的簽名檔圖片來舉例
https://imgur.com/ahYqTF2
我先不討論在沙灘上佈置部隊是不是對的,這邊就先認定部隊和防線是擺在沙灘上。
今天要打反舟波,你利用射表瞄準黃十字線的位置,打出去之後砲彈實際上飛到紅十字線
的位置。然後你覺得沒關係,接著繼續打,最終你成功的在敵人第一波登陸部隊搶灘前就
把我方第一線部隊給殲滅了,接著敵人的支援火力就把你的砲兵給一起帶走。
至於你說為何敵人沒有被殲滅還可以登陸?因為你都打在我方防線上啊,敵人屆時都還在
海上漂,不在你的殺傷範圍內
最後是大師有提到砲兵要5分鐘才能校正完成。因為大師沒有給資料來源,我去找了一下
砲兵期刊,有找到下面這篇文章(在P.24位置)
https://www.mnd.gov.tw/NewUpload/202211/%E7%A0%B2%E5%85%B5%E5%AD%A3%E5%88%8A%E7%AC%AC199%E6%9C%9F%E9%9B%BB%E5%AD%90%E6%9C%9F%E5%88%8A_403473.pdf
縮網址:https://reurl.cc/yLp878
這篇文章說的是部隊在新的位置依靠衛星接收器,在5分鐘內獲得所需資料。而不是接收
到彈著點資料後需要搖砲搖5分鐘後才能修正。
當然也有可能大師說的不是這篇文章,不過這部分就需要他來說了
上面是回應大師的部分
接下來是講一些其他的東西。基本上砲兵的射擊流程都脫離不了文章開頭的那些步驟,現
有的新科技只是加速或濃縮一些步驟,但整體上來講還是要走類似的流程。後文會大致說
一下新科技的影響
首先無人機。無人機其實已經投入戰場很久了,最晚在波灣戰爭時美軍就已經利用無人機
在校正火砲射擊,無論是軍艦還是陸地上的大砲。只不過當時還是以偵查敵人、回報彈著
點修正(步驟一、步驟七)。
這種做法的典型步驟是先用無人機影像觀察敵方人員的蹤跡,推測其位置(例如:敵人在
教堂正東方的某個倉庫中),接著打開軍用地圖找到倉庫在軍用地圖上的座標,接著測算
後打一波,再利用無人機影像進行彈著點校正,之後便是效力射。
隨著時代進步,現代比較大型的無人機(例如:MQ-1/MQ-9)可以利用設備(雷射測距、機
體自身的GPS),直接測量出敵方GPS位置(步驟三),不用讓指揮官打開軍用地圖尋找,
減少花費時間。
也就是說無人機現在成為前觀的角色。當然大型無人機也可以成為通訊中繼站,不過這跟
本系列文就沒有太大關係
再來是電子地圖。我猜這個應該不是單純的把紙本地圖變成電子pdf,而是可以即時把敵
我資訊上傳的東西。這個是加速前觀回報敵人位置(步驟三),並且讓有在線上的友軍單
位都可以看到那邊有敵人。這個主要是影響作戰彈性,因為前觀看到的敵人不一定需要靠
砲兵暴露位置來解決,如果附近有其他兵種(例如:裝甲兵)也可以去處理
接著是射擊指揮自動化,這部分是利用自走砲或是牽引砲自帶的電腦,依據前觀回報資料
和自帶的GPS進行測算,並且直接協調其餘各砲火力,分配目標後開始打。這個主要是合
併步驟四~五,但是通常測算完後還是需要試射
然後是砲彈自帶GPS(例如:M1156 PGK)或是雷射導引(例如:M712銅斑蛇)裝置。這個是節省
步驟六~九,直接從步驟五跳到步驟十。只不過我前文也有提到,這種裝備會有被干擾的
問題。
如果以目前美軍的水準,把以上新科技帶進文章開頭的步驟,大概會是這樣:
1.MQ-1或是跟隨前線部隊的前觀發現敵人,並且向上回報並在電子地圖上標示位置
(步驟一、三)
2.全軍收到消息後,指揮官決定利用自走砲進行即時打擊。已接受完整補正在機動中
M109A6/7自走砲連收到命令後,直接在附近非預備陣地的地點展開,各車各自計算數據,
砲連指揮官調配各車火力(省略步驟二,濃縮步驟四~五)
(不過美軍通常還是會開設FDC,由FDC測算與調配連下每台車的數據和火力)
3.填裝手利用設備為M1156 PGK寫入目標座標,並安裝在M795砲彈上。接著裝砲彈,砲手
發射砲彈(省略步驟六~九)
4.命中目標(步驟十)
只期許以後可以看到國軍也能有這樣的水準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