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丁已無回頭路:不受壓制的俄國之挑戰2

作者: jimmy5680 (不太會飛的企鵝)   2025-02-15 17:15:40
https://archive.ph/h63LY
本文為外交事務網站之投書
原作者Andrea Kendall-Taylor 和 Michael Kofman都是學者
Kofman更是近幾年來可能最活躍於網路上的對俄軍專家之一
因為原文太長,為方便閱讀我切成兩篇分享
標題:普丁的不可回頭之路──不受制衡的俄羅斯將如何挑戰西方
[以下翻譯主要使用ChatGPT,再進行潤稿,若有缺失請推文提醒]
====(接續)
【戰爭風險上升】
歐洲和美國並非在為一個遙遠的威脅做準備。莫斯科已經在對歐洲發動非傳統戰爭。近年
來,疑似受到俄羅斯支持的行動者已經在德國和英國縱火焚燒滿載運往烏克蘭的武器與彈
藥的倉庫、破壞芬蘭的水淨化設施、推動來自中東與北非的移民經白俄羅斯與俄羅斯進入
波蘭和芬蘭邊境、針對捷克共和國與瑞典的鐵路基礎設施發動攻擊、在西班牙暗殺一名俄
羅斯軍事叛逃者,甚至曾計畫暗殺德國一家歐洲主要軍火製造商的負責人。克里姆林宮的
目標是向歐洲政府和公民傳達訊息,即俄羅斯能夠對其支持基輔的行為進行報復。
然而,即使烏克蘭戰爭結束,俄羅斯的這類行動也不會停止。莫斯科追求這些策略的更廣
泛目標,是削弱西方國家及其對抗俄羅斯的能力。它希望削弱西方社會,在美國與歐洲之
間製造裂痕,減少歐洲的集體行動能力,並讓歐洲人相信,對抗莫斯科根本不值得。他們
的戰略之一是利用核恫嚇,例如俄羅斯近期對其核政策的修改,這似乎降低了核武使用的
門檻,以加劇西方對與俄羅斯對抗的恐懼。
這場西方與俄羅斯的對抗,正在進一步升級。
俄羅斯目前尚無能力直接挑戰北約。與北約國家的低強度衝突可能會持續,直到俄軍完成
重建——這個過程可能需要數年。但當那一刻來臨,克里姆林宮將尋找機會進一步削弱北
約。莫斯科仍會保持謹慎,尤其是因為它認為北約是一支更強大的軍事力量,但如果它發
現盟國(尤其是美國)缺乏集體防禦的決心,它可能會受到誘惑,進一步測試北約的底線
。如果美國在印太地區與中國爆發重大衝突——這已被華盛頓視為首要國家安全優先事項
——那麼克里姆林宮可能會推測美國無法或不願意保衛歐洲,而歐洲單獨作戰則無法獲勝
。在這種情況下,莫斯科可能會選擇針對北約東翼國家發動攻擊,逼迫北約做出回應。
局勢進一步複雜化的原因在於克里姆林宮的冒險傾向和誤判能力。莫斯科早已嚴重誤判自
己能夠迅速擊敗烏克蘭軍隊,並動搖西方的決心。個人專制領導人,如普丁,最容易犯下
戰略性錯誤,部分原因是他們周圍充斥著只說「好話」的忠誠官員,他們向領導人傳遞的
資訊往往與現實脫節。因此,即使北約的軍隊裝備精良,能夠擊敗俄羅斯軍隊,美國及其
盟國仍然不能掉以輕心。對北約而言,僅僅確信最終能夠取得勝利是不夠的,尤其是當我
們看到烏克蘭今天的遭遇:城市被摧毀,數萬人喪生,數百萬人成為難民,大片領土長期
處於俄羅斯佔領之下。即便俄羅斯今天被擊敗,未來的戰爭仍可能對受侵略國家和整個北
約聯盟造成毀滅性影響。因此,美國和北約的當務之急,是確保莫斯科從未敢於發動這場
戰爭。
【助長與縱容】
與俄羅斯的對抗雖然主要集中在歐洲,但莫斯科所帶來的挑戰卻是全球性的。儘管美國和
歐洲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對其施加了嚴厲制裁並實施出口管制,但莫斯科仍成功規避了
西方的制裁,並未如預測般陷入國際孤立。2023年10月,俄羅斯主辦了年度金磚國家(
BRICS)峰會,該組織最初由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組成,現已擴展至更多成
員國,並吸引數十位世界領袖與會,顯示出該組織在挑戰西方權力與影響力方面的角色日
益增強。
隨著普丁不斷與美國及其盟友發生衝突,且未受到重大懲罰,其他國家也將更有膽量發起
挑戰。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不僅暴露了西方言辭與實際承諾之間的落差,也顯示出西
方軍事能力的極限。這並不意味著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成功將直接促使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入
侵台灣;影響習近平決策的因素還包括地區軍力平衡以及北京的政治考量。然而,中國正
在仔細觀察,全球其他國家也是如此。潛在的西方對手正在評估使用武力的成本,並思考
如果他們發動類似行動,西方的回應會是什麼。同樣地,對俄羅斯在歐洲的破壞行動反應
遲緩,也可能鼓勵其他潛在敵對勢力加入這場競爭。
然而,莫斯科並不滿足於僅僅成為一個激勵者——它還在積極支援西方的敵對勢力。俄羅
斯在非洲薩赫勒(Sahel)地區支持流氓勢力,提供武器和外交援助,使得當地軍方在
2021年於馬利、2022年於布吉納法索、2023年於尼日發動政變並掌權,隨後削弱與美國和
歐洲的聯繫。此外,俄羅斯向蘇丹輸送武器,延長該國內戰與人道危機,並支援葉門的胡
塞武裝(Houthi),後者襲擊紅海商船、破壞全球貿易,甚至向美國親密盟友以色列發射
飛彈。雖然單一事件對美國的影響可能有限,但整體而言,俄羅斯的行動正在加劇華盛頓
所面臨的挑戰。例如,在尼日,俄羅斯的支持使新政府更容易做出決定,迫使美國撤離其
在該國的重要軍事基地,該基地原本用於執行薩赫勒地區的反恐行動。如果俄羅斯進一步
加強對胡塞武裝的支持,例如提供反艦飛彈,該組織將能更有效地攻擊紅海商船,並對美
國及歐洲戰艦構成更大威脅。一旦烏克蘭戰爭結束,俄羅斯可能投入更多資源,支持胡塞
武裝或其他威脅美國利益的團體與國家。
一些觀察人士曾寄望於中國,認為北京出於經濟利益考量,可能會對俄羅斯施壓。然而,
中國的行動顯示並無此意圖。即便俄羅斯支持胡塞武裝對全球航運構成威脅,中國仍未表
示反對。即使北京對俄羅斯與朝鮮關係加深有所顧忌,它也不太可能出手干預,因為這可
能影響其與平壤長期以來的關係。相反地,中國似乎樂於見到俄羅斯擾亂國際秩序,並利
用由此產生的混亂來促進自身崛起。因此,若要制衡俄羅斯的破壞性行為,唯一能發揮作
用的,仍將是西方國家。
【動盪軸心】
俄羅斯對中國、伊朗及北韓的支持,是莫斯科所帶來的最具破壞性的問題之一。烏克蘭戰
爭加速了這些國家之間的合作程度,超出了許多人的預期,而克里姆林宮則是這一進程的
關鍵推動者。北韓軍隊抵達俄羅斯的消息令人憂心,這再次提醒世人,在俄羅斯與北韓這
類高度個人化的威權政權主導下,而中國和伊朗的體制亦在朝此方向發展,這些國家間的
合作可能會迅速演變,並以無法預測的方式深化。
政治學研究顯示,這類政權最有可能推行冒險且具侵略性的外交政策。由個人獨裁者掌權
的國家,最容易發動國際衝突、最可能與民主國家交戰,並最有可能積極發展核武器。俄
羅斯日益增長的軍事與政治支持,只會進一步助長中國、伊朗和北韓的這些傾向。而如今
,莫斯科已不再顧及其國際聲譽,這意味著它對援助極端政權的顧忌將進一步降低,甚至
可能變得毫無顧忌。
因此,俄羅斯對這一「動盪軸心」的支持,可能會進一步破壞全球關鍵地區的穩定。例如
,中俄關係。儘管莫斯科多年來向北京提供武器——包括先進戰鬥機、防空系統和反艦飛
彈——但兩國的防務合作近年來急劇加深。2023年9月,美國官員透露,俄羅斯已向中國
提供了能夠降低潛艦噪音、使其更難被偵測的高端技術。考慮到這項技術的敏感性,幾年
前這樣的協議幾乎難以想像。隨著北京與莫斯科加強合作,美軍對中國的優勢可能會逐步
被削弱,這可能使中國更有信心在印太地區發起衝突,若其認為自己擁有戰略優勢的話。
對抗俄羅斯的成本將不斷上升。
俄羅斯對伊朗的支持同樣令人擔憂。長期以來,莫斯科一直向德黑蘭提供坦克、直升機和
地對空飛彈,如今更協助伊朗發展太空與飛彈計畫。自2015年俄羅斯介入敘利亞戰爭、與
伊朗共同支持巴沙爾·阿薩德(Bashar al-Assad)政權以來,兩國之間的互動已超越歷
史上的互不信任,建立起更為穩固且持久的夥伴關係。十年前,俄羅斯還曾(儘管有所保
留)參與促成2015年伊朗核協議的國際談判。但如今,莫斯科似乎對軍備控制和防止核擴
散興趣大減。隨著中東戰爭削弱伊朗代理人勢力,並暴露出其威懾以色列能力的極限,德
黑蘭對獲取核武的興趣可能會增強,甚至可能轉向俄羅斯尋求幫助。這種援助可以是直接
的,例如提供核武小型化技術;也可能是間接的,例如在聯合國層面保護伊朗免受制裁。
如果伊朗成功獲取核武,可能會引發區域內國家(如埃及或沙烏地阿拉伯)加快發展核武
的進程,從而徹底終結中東的無核擴散時代。
至於北韓,俄羅斯的支持進一步提高了朝鮮半島的不穩定風險。根據南韓官員的情報,平
壤已向莫斯科提出請求,希望獲取俄羅斯的先進技術,以提升其彈道飛彈的精準度,並擴
大潛艦作戰範圍,作為交換,北韓向俄羅斯提供軍隊、彈藥和其他軍事支援。然而,除了
獲得先進武器外,北韓士兵現在還能夠在俄羅斯戰場上獲得寶貴的實戰經驗,進一步增強
其戰爭能力。此外,俄羅斯與北韓於2023年11月簽署了一項「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條約,
其中包含在遭受武力攻擊時相互支援的條款。這意味著,若朝鮮半島爆發衝突,俄羅斯可
能會被捲入南北韓之間的戰爭,從而擴大衝突規模。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若美國對烏克蘭施壓,迫使其結束戰爭,並尋求與俄羅斯建立更務實
的關係,那麼莫斯科對這些國家的支持可能會減少。然而,這樣的想法只是空想。中國、
伊朗、北韓與俄羅斯之間日益緊密的聯繫,並非僅因烏克蘭戰爭而產生,而是基於更深層
次的共同利益與戰略考量。事實上,若西方為了結束戰爭而對俄羅斯作出讓步,只會進一
步增強克里姆林宮對其夥伴的支持能力,進而削弱美國的全球影響力。
【作戰順序】
俄羅斯的野心可能不會止步於烏克蘭,如果今天西方不採取行動,抵抗俄羅斯侵略的代價
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儘管俄羅斯是一個逐漸衰退的國家,但它引發衝突的潛力依
然顯著。因此,防止俄羅斯侵略的威脅並不會在短期內減輕。而且,由於防衛開支、軍備
採購和部隊態勢的改變需要相當長的準備時間,華盛頓及其盟友必須超越當前的烏克蘭戰
爭,並立即開始進行投資,以防止俄羅斯在將來趁機進行侵略。歐洲必須將其日益增長的
防衛開支,轉化為擴展組織能力和後勤支持,確保在美軍忙於其他地區時,歐洲能夠自主
行動。屈服於俄羅斯的要求不會使防衛歐洲變得更加容易或便宜——看看過去二十年來的
事件就知道了。無論是2008年喬治亞戰爭、2014年俄羅斯第一次入侵烏克蘭,還是2015年
俄羅斯向敘利亞派遣部隊,普丁的冒險精神隨著他越來越認為這樣做會帶來回報而愈加增
強。
華盛頓無疑有其他競爭性優先事項,這些事項將使其將注意力從俄羅斯威脅上移開,其中
最重要的是中國。然而,要有效應對中國的挑戰,華盛頓首先必須將歐洲的安全問題納入
正軌。美國不能簡單地將歐洲的安全交給一個尚未能夠管理俄羅斯威脅的歐洲。如果華盛
頓過早地縮減對歐洲的承諾,莫斯科可能會將此視為美國日益冷淡的信號,並藉此機會加
大施壓。
美國政策的優先順序固然重要,但行動的順序同樣關鍵。川普政府首先必須應對烏克蘭的
戰爭。幫助烏克蘭達成有利的和平協議,是減少俄羅斯及其支持的動盪軸心威脅的最直接
方法。這一協議需要嵌入在更大的遏制俄羅斯並維護烏克蘭安全的戰略中。北約應該廢除
1997年北約-俄羅斯基礎協議,該行為禁止在靠近俄羅斯的地區永久部署盟軍部隊,並應
在北約東部加強駐軍。該聯盟還應該提高成員國的防衛開支目標、增加戰備狀態,並改善
其部署部隊以保衛受到威脅成員國的能力。西方國家應該維持並加強對俄羅斯的制裁和出
口控制,至少在普丁執政期間保持這一政策。西方國家還必須加大對烏克蘭防衛部門的投
資,確保烏克蘭能夠自我維持其軍隊,以阻止俄羅斯再次入侵。儘管這些措施無法結束與
俄羅斯的對抗,但它們將削弱莫斯科的野心,並削弱其在歐洲挑起衝突以及加強在其他地
區合作夥伴的能力。
川普政府還必須維持美國在歐洲安全中的主導作用,同時努力減輕維持該安全的負擔。歐
洲國家必須變得更有能力進行集體行動,而不依賴美國的援助。儘管在某些情況下他們仍
可能依賴美國,但他們對美國的依賴程度可以顯著降低。隨著時間推移,隨著更多的防衛
責任移交給歐洲,美國將能夠更加專注於應對中國的威脅。與此同時,這將避免一場過於
倉促且混亂的轉向,這樣的轉向只會鼓勵並強化俄羅斯,最終可能導致莫斯科再次發起一
場魯莽的戰爭,無論是針對北約,還是再次針對烏克蘭。
對抗俄羅斯的對抗並無簡單的解決方法。俄羅斯的修正主義和侵略行為不會消失。即使當
前的烏克蘭戰爭通過停戰結束,若沒有某種形式的安全保障,烏克蘭未來很可能會再次爆
發戰爭。忽視俄羅斯或假設它能夠輕易應對,當美國將注意力轉向中國時,只會使這一威
脅不斷升級。與其讓未來的衝突變得更具成本,不如今天就認真對待來自俄羅斯的挑戰。
(原文結束)
====
外交事務網站比較近期的其他烏克蘭相關投書,供大家參考
普丁的俄國──終戰和俄國佔據的代價
https://archive.ph/1GKD
美國需要最大施壓的烏克蘭策略──川普必須取得更多籌碼以逼迫普丁談判
https://archive.ph/6PNbL
川普可以如何停止在烏克蘭的戰爭──說服基輔以土地交換北約成員身分
https://archive.ph/lkPKr
追求完美已成為在烏克蘭取得良善的敵人──為何華盛頓應審視自身目標
https://archive.ph/52Psu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