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inglun.eastday.com/p/20150810/u1ai8832251.html
超強臺風“蘇迪羅”侵襲臺灣,強勁風雨為花蓮帶來許多災情,臨海的臺11線花東海岸
公路62公里附近道路路基流失,一旁“人定勝天”石碑遭大浪損毀卷走,景象驚人。“
蘇迪羅”于8日22時10分前后在福建莆田登陸,受其影響,臺灣、福建、廣東、江西、湖
北、上海、浙江、安徽、江蘇等9省市有大范圍強風暴雨。(8月9日《天天快報》)
超強臺風“蘇迪羅”來襲,臺灣“人定勝天”石碑被卷走,損毀嚴重,可以說,是
對過去“改造自然、戰勝自然、人定勝天”等口號的一種絕妙諷刺。殘酷的現實表明,
臺風,比人類更會“吹”。然而,人雖然不能戰天斗地,但可以未雨綢繆,竭盡全力防
患于未然,尤其是面對日益頻發的自然災害,防范制度和應急措施,實在至關重要。這
顯然更值得人們深思。
比如,現代城市大都陷入“逢暴必淹”困境,除了在防范和應急上嚴重缺位之外,
其根本癥結在于城市排撈系統“先天不足”,甚至是“弱不禁風”。近年各地所降暴雨
,大都是“幾十年一遇”,而許多城市排水系統設計標準,至今僅為“幾年一遇”,甚
至是“一年一遇”,一旦遭遇暴雨襲擊,勢必會“在城市看海”。再者,近年來盛行的
城市開發,都崇尚大拆大建、填湖削山,許多城市的內河道、湖泊水塘、地下水脈因此
被填堵隔斷。一旦遇到暴雨災害,原有自然水道無法暢通運行,只能依賴于脆弱的現代
排水系統,涌堵內澇每年都會發生。
不可否認,我國是一個氣候條件復雜、生態環境脆弱、自然災害頻發、易受氣候變
化影響的國家。氣候預警,尤其是災難性氣候來臨前的提前預告及應對,都需要最細致
、最深入、最長遠的研究。我們需要準確的氣象預報,更需要中長期的氣候戰略。特別
是,在災難性氣候的預測上,要不惜花費重金,做艱苦卓絕的科學研究,竭力規避和杜
絕錯誤的發生。如果有一天,當災難性氣候的預測,精確得不再需要理由的時候,我們
每個人的生活中,肯定會有更多幸福快樂的理由。
可見,臺風卷走“人定勝天”,再次向我們發出警示:未雨綢繆、有備無患,這是
我們古老的生存法則,也是新時期敬畏自然的必然選擇。而敬畏自然的根本,在于敬畏
生命,因為生命至上、生命無價。必須正視的是,面對臺風、暴雨等災難性氣候來襲,
一些地方是猝不及防、手忙腳亂,只能聽天由命。特別是,農村防洪水利設施年久失修
,城市防洪排澇的硬件建設和應急救援的軟件建設,一再成為我們的軟肋。因此,敬畏
自然,未雨綢繆,需要法律、問責等制度去強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