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買來後,今天剛好全部讀完。看的過程中就一直很想上來分享此書
我自己也很認真的做了筆記,並加以修正自己的觀念
http://i.imgur.com/jg0A1wU.jpg
這本書修正了我習慣的一些動作,比如一直以來,我都是用槓鈴正手做
划船來訓練背肌,因為我反手可以拉得更重不少,我以為要用比較吃力的方
式,才能有更好的訓練效果。可是本書卻說手肘關節的結構不同,適合
的器材不同,而我的情況更合適的是反手W槓划船。星期二我立即採用
此方法,不僅拉得更順、更重、更多下,背肌的感受比正握強烈許多,
到今天晚上已經過了三天,仍然酸痛有感。
除此之外,在肩膀的穩定肌群,也有很詳細的解說,我曾在版上看過
物理治療師寫的大作寫的相關文章,但對於各肌群的位置卻不那麼清楚,
而書中有圖片可供觀看,我全書看完後又回來看了版上的相關文章,整個
概念也因此更清楚了。由上週開始我也加入了肩膀的穩定肌群訓練,
很明顯在激烈地羽毛球運動後肩膀不適的感覺減少了。這是我目前照著
書修正後,最明顯感覺的兩項。
除此之外,裡面對於胸推、蹲舉等,也有提供增加訓練的方法:加彈力帶
我也買了兩條試過,不過尚未適應,也還不知道效果如何。
整本書對於常見的弱肌群都有提供對應的方法,也有說明各種動作的優缺點
危險性、注意事項(如頭部位置),也有提供各種器材的方法
對於普遍的觀念也有導正或修正,可供每個人視自己情況加以選擇。
而拜近幾年版上出現幾位強者寫出文章,如水肥哥,我才得知的觀念,
如做大重量深蹲時利用呼吸啟動腹橫肌,來維持核心中立,書中也都有
加以說明;對於是否使用健力腰帶也有說明;也提到了如何建立大腦-肌肉聯結
單關節或多關節肌群的觀念;拮抗肌群的觀念、離心時是否要刻意放慢…等等
更重要的,水肥哥文章曾提過要做疲勞管理,書中有一部分便是在談管理
身體的復原力,也提供幾項方法,做當下促進恢復、和休息日時的促進恢復。
當然網路上都可以找到這些觀念,但這本書的好處時,
給予一次完整的資訊,而不是在網路上一篇一篇比較零散的。
不過看此書時,卻也有和我原本的觀念相衝突之處
比如:做胸推時是否要拱腰、做腹肌是否要用高重量(6RM)…等
比較疑惑的是,書中寫到「脂肪會優先屯積在活動最少的肌肉上,因此
規律地訓練腹肌,能夠減少脂肪堆積在小腹的可能性」,這和我先前看過
「脂肪是依全身比例增減,而比例是基因決定」的概念相衝突。書中並沒有
提出科學文獻,我個人猜想會不會是作者自己的意見。
而書中還提到,如果一次訓練中包含深蹲、前傾划船、硬舉、肩上推舉等多
關節運動的所有動作,那受傷就不是機率的問題,而是時間早晚的差別而已。
我自己去別的健身房學過的課程,的確是一次訓練同時包括全部,也執行
好幾年了…看了有點挫…
然而,也有一些部分我照著做,效果並不好的,比如說書中有兩次提到
將拇指放在食指底下,握槓鈴時可以增加握力
但是我照著做,卻感覺很難握住,還是回到自己習慣的握法。
最後一定要跟大伙分享的是,我在看到書中寫「神經衝動頻率達到80赫滋,
就足以徵召所有的肌纖維,提高頻率所能產生的額外肌力,源自於每條纖維
的收縮力提升…」,和我讀過運動生理學的「全有全無律」相突衝,於是
我便寫信給翻譯的李恆儒博士請教,本以為可能會得不到回信,想不到短短
二十分鐘,博士便回我信;我看完仍有疑問,又再次寫信詢問,總共來回三
次,博士都很快地仔細回答我的問題,還找了文獻給我看(可是全英文的,看
得超痛苦的就是…),並且邀請我可以直接去他的辦公室討論,真心覺得非常
用心。在此感謝他們,翻譯此本書,受惠台灣的運動愛好者。雖然一本書一
定會有錯誤、不足之處,但仍然真心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