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個新人進公司,自我介紹時說他喜歡打網球、打高爾夫、練拳擊、爬爬山
沒有人會問他說你甲組還乙組?
球齡幾年?有沒有拿過牌?
有沒有加入協會?
有沒有裁判或教練證照?
更沒有人會管他有沒有選手的體格
因為大家知道那是他的興趣,他花多少時間、專不專業不關我們的事
他就算一兩個月只爬一次山,我們也不會規定他說這不算有在爬山
他就算想提到這些來提高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形象,也是他的事
講難聽點,我今天為了追一個氣質正妹所以說我喜歡讀書又如何?
別人管我一天讀幾小時書?管我看的是小說還是非小說類?
怎麼一談到健身,大家就一堆毛?
總是要表現一副「我的要求很高,我很難討好喔」的態度
今天路跑版誰會管你每週只跑5KM、10KM的不算有跑步習慣,
還規定要去外國參加過全馬才能把跑步寫進自己的興趣清單裡咧
所有的運動人口的專業度都是金字塔的,
除了有最高層的專業級選手外,也有金字塔底層的純粹興趣派
你有那個機會可以爬到相對高的位子,不代表那些相對底層的就是魯蛇
也不代表任何人可以以自己為基準,認為不如自己的就沒資格進入某個圈子
甚至說整個金字塔都要感謝有大量金字塔底層的人口,才可以發展出一個生態圈
健身人口多,有專業有業餘,
所以教練才有工作機會,
運動產品做出來才有人買,健身房蓋起來才有會員加入
因為健身人口逐漸增加才會有更多人願意出健身的書,甚至把國外專業知識引進台灣
這整個生態圈,是靠少數幾個自認專家、曲高和寡的人搞不出來的
因為有大量的底層,高層的人才有發揮的機會,懂嗎
說自己興趣是XX,為何還需要別人來認證
為何別人說自己興趣是健身,還要把照片貼到肌肉海灘來證明所言不虛?
為什麼有人會覺得自己可以評斷別人有沒有資格把XX列為興趣清單之中?
他又不是說他很懂、是專家,真的是這樣我們再來檢視他的專業性不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