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大家把我的文推爆了,希望真的有幫助到你們。
滿多人不理解為什麼這樣安排,主要的想法是讓關節排列正確,增加主動移動關節的活
動度。呼吸主要的功用可以想像成是重置你的軀幹,其他放鬆伸展則是讓腳踝、髖跟胸
椎有更好的活動度,為什麼是這三個關節優先,其他的不處理嗎?這要說到「鄰近關節
假說」。
![]()
把關鍵字拿去GOOGLE會發現這並不是什麼很新的東西,大致的內容是身體的關節有分為
活動關節跟穩定關節,活動關節沒有活動度時會用穩定關節去動作,就是所謂的代償,
而其中最衰洨就是腰,關於鄰近關節假說還有許多內容這邊就不贅述,下面是我把腳踝
活動度拿掉後的深蹲,注意我的腰。
https://youtu.be/EjcA9DEf5AY
可以看到第一次深蹲我的脊椎有良好的中立,而第二次在我的腳踝活動度受限後脊椎中
立便難以維持。若你扛了100公斤在身上,你不會想要你的脊椎有任何動作,由此便知活
動度的重要性,一人只有一條脊椎要好好珍惜。
-
「運動與飲食都要是一種生活習慣」
很多問題其實都是來自於長期錯誤的習慣,像是久坐。想像一下,一天八小上班你都坐
在你的腿後側上,組織被擠壓變形,怪不得手摸不到腳尖。若你已經養成良好的飲食及
運動習慣,請你也要把放鬆伸展當成一種習慣,來對抗現代的生活模式。每天花點時間,
不論是運動前、運動後或睡覺前都是非常棒的時間點。如果你已經開始意識到運動對你
的重要性,那持續維持身體的活動度才是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希望大家都能夠持之以恆。
-
https://www.instagram.com/takastaystro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