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j3024133 (半‧台南人)》之銘言:
: ※ 引述《poory (ㄏc )》之銘言:
: : 我支持妳是「對的」,妳「沒有錯」,
: : 但今天會發生衝突,也是妳自找的,
: : 甚至妳今天被揍到進醫院,我也覺得活該。
: : 解決事情,本來就有很多方法,
: : 妳偏偏要用容易引起衝突的方法,
: : 真的是自找麻煩,活該死好......
: 你這樣講其實很不厚道.......
: 把「關不關」這件事企圖用二元論的方式分個對錯本身就是不對的
: 原因在於這是價值觀不同造成的誤會,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 而且關與不關的背後價值觀是多重的,並不是兩個選項
: 小弟也曾在健工練過,說實話置物櫃還滿整齊一致的,幾乎都是全部閉上的很整齊
: 除了本人在附近有順手開著自己櫃子以外的,大概沒什麼有開有關的雜亂現象產生
: 這也是為什麼大家普遍推文中反應要一直開開關關找空櫃子的原因
: 我認為「大部分」的人都會下意識的把門關上再找下一個,而我也是屬於「大部分」的
人
: 但原Po不屬於「大部分」的人,不屬於大部分的人不代表「行為」本身是錯誤的
: 如果因為「行為」不符合大部分的人期待,就批鬥對方是錯誤的,那是一種狹隘
: 「行為」背後的「動機」才是最重要的
: 原Po有提到這是她一直以來的習慣,這代表她的「動機」從來沒有變過
: 但有些人認為「不關沒有錯」的想法本身卻有些價值觀混淆的狀態產生
: 舉個雷同的例子
: 假設今天去一個遊樂場玩,坐遊樂設施前,想將自己的東西放在同樣的置物櫃
: 開了櫃子發現有人已先放置物品在裡面。我想很多人在健身房例子說不關的人會轉換立
場
: 更高比例的人,會選擇關上繼續找下一個
: 因為絕大部分的人會下意識覺得開著的櫃子會提升遭竊的機率
: 這是大部分的人「行為」背後的「動機」
: 當然你可以說偷竊的人是不管你沒鎖的櫃子是否開關的,遭竊的機率不變
: 這是不考慮「動機」,只有視覺化下產生的結果論
: 但在認同這個結果論的框架下,去遊樂場剛好沒帶鎖的你肯定不會不關櫃子門吧~
: 所以先賦予因「行為」的不同產生的「對錯」,卻又因雷同場景變換改變原先的「行為
」
: 這時候其實就會有價值觀混淆的狀況產生
: 而原Po的「動機」是比「大部分」的人都還要更具善意的
: 我能感受到原Po其實比一般人更加的貼心且替他人著想,才會產生這種誤會
: 雖然跟推文當中大部分選擇不關的人「行為」是一樣的
: 但背後的「動機」卻是完全不一樣的
: 因為大部分推文中選擇不關的人背後的「動機」是「偷不偷,不關我的事」
: 這其實也是另一種沒有對錯的多重價值觀之一
: 如果你在健身房及遊樂場這兩種例子,都能夠不產生價值觀上的矛盾選擇不關那也很好
: 因為能堅持自己價值觀的人其實並不多
: 雖然就我個人而言,我不大認為推文中有那麼多人會終其一生以這個「動機」為準則啦
: 大概也只是氣話或者是限定在健身房當中
: 那如果只限定在健身房要堅持這準則其他地方卻可以妥協
: 可能要自己想想其中的矛盾是從哪裡來的
: 只能說原Po很單純,比一般人都善良許多也很貼心
: 是少數人中的極少數人才能有機率在具備這種「動機」下產生這種誤會
: 但同樣的我也理解那位先生的立場,看到自己私人物品疑似被動當然多少會有負面情緒
: 他同樣的不具有對錯問題
: 他有問題的地方在於過於情緒化不願意聽原Po的解釋,那是他個人情緒控管有問題
: 也跟原Po道個歉我在原文中小噓了一下,因為一開始我也沒站在原Po的角度思考
: 後來自己經過一天的思想鬥爭我才知道自己想法上是錯的進而得到這篇的結論
我認為大部份人價值觀都是固定的啦,但是會因為不同情境而選擇不同,並非你舉的相同
情境下會有價值觀混亂的情形,或許叫價值觀的改變比較恰當,而這只會在發生重大事故
或緊急情況下,例如失業、失戀、被拿刀威脅,每個人能承受的程度雖然不一樣,但去個
遊樂園是要怎麼性情大變啦XD。
前面說的不同情境是:有帶鎖的人被浪費時間可能就比較不會管你,沒帶鎖的人因為會設
身處地,自己沒鎖也可能被打開,所以會關上,當然下次有帶鎖可能就不幫忙關了,這是
情境不同造成選擇不同,而非價值觀的改變,人生上萬的選擇(自己、他人、環境)形成價
值觀不同,但單一情境下的選擇不同並不能直接定論他的價值觀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