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把自己浸沉於自己研究的主題之中,──這一過程蘭克名之為
"Einfuhlung"[移情]……
伊格爾斯著,何兆武譯:《二十世紀的歷史學》,
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2003,p.43。
……可能跟他【陳寅恪】長期留學德國的背景有關。
陳弱水,〈現代中國史學史上的陳寅恪──歷史解釋及相關問題〉。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七十周年研討會論文集編輯委員會編輯:
《學術史與方法學的省思》,臺北:中研院史語所,2000,p.54。
通過豐富的想像,他使明清的「興亡遺事」復活了,其中每一個重要的
主角都好像重現在我們的眼前一樣。他們的喜、怒、哀、樂,以至虛榮、妒
忌、輕薄、負心等等心理狀態,我們都好像能直接感受得到。陳寅恪對於歷
史人物的心理活動有深入的認識,對於他們的性格也往往把握得很準確。這
不是佛洛伊德(Freud)的「心理分析」。他的歷史重建祇是根據人物的行為
、談論和詩文,大體上都是自覺層面的事。通過豐富的想像力,他逐步從外
在表現進入內心世界。西方史學家寫傳記也大致採取這一立場。甚至佛洛伊
德也不得不承認,在通常情況下我們判斷一個人的性格(human character)
只要根據他在行動和思想上的自覺表現便已夠了。所以史家也並不是必須進
入傳主的潛意識之中才能談他的心理活動。(參看Cushing Strout, "Ego
Psychology and the Historian," in HISTORY AND THEORY, vol. VII,
no.3, 1968, p.290, note 16.)
陳寅恪運用歷史想像力重建明清興亡的故事,在《別傳》*中到處可見,
而且是貫穿全書的主線。……故事都寫得很生動,但最關鍵的地方都不是考
證所能為力的,而是依靠想像力的飛躍。由於他的想像入情入理,和一切有
關史料又配合得絲絲入扣,所以雖不能證實,讀來卻使人有如親見其事。這
是想像力駕御考證,而不是全由考證建立起來的歷史事實。在這種地方,史
家的想像和小說家的想像是極其相似的。所不同的,史家想像必在一定的時
空之內,並且必須受證據的限制而已。(參看R. G. Collingwood, THE IDEA
OF HISTOR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6, pp.245~246)……
寅恪平生……所著書,幾何不為金聖歎胸中獨具之古本,轉欲以之留
贈後人,焉得不為古人痛哭耶?(《金明館叢稿二編,頁229》)
……他寫此書是要效法「明清放浪才人」如金聖歎者,運用小說家的想
像,為後世留下一部「胸中獨具」的「心史」。他好像婉轉地告訴讀者:因
為全書是由想像構成的,不可能一一證實,他也許在有些地方「誤解」了錢
、柳**與其他相關的詩文,故「焉得不為古人痛哭耶?」
余英時:〈試述陳寅恪的史學三變〉,《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
臺北:東大,1998,pp.372-373, 376-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