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費的價位 牽扯到的 是整個高等教育定位的問題
究竟高等教育是社會福利的一環
是國家知識經濟戰略的職業訓練所
還是單純的個人投資商品
在臺灣 顯然大學這三個面向都具備
也因此 要談論價位之前
得先釐清這三種需求的互動
若說高等教育是社會福利 促進階級的流動 那麼低學費的策略是應該的
就像健保 需要國家透過財政工具與政策
以全民投保的方式來補助學校實際的開銷
維持低學費
同時學校應該設法補助弱勢學生 或是協助爭取利率更低的學貸
讓社會福利的精神因為考慮到個別差異而更為完整
但是這部分要有政府的協助與投入 單單靠學校是做不到的
以目前政府敦促大學法人化的角度看來
只有逐年減少的可能
若說大學教育成為國家知識經濟的重要投資 藉以提升國民生產毛額 豐富國家財政稅收
這樣就會造成某些系所比較有資源拿到計畫以及業界的補助
也就是說某些系所比較能幫學校賺到管理費
但有時候這些賺到是表面的 是短期的
有時候會產生長期的 看不見的經常成本
例如因應國家科技發展 政府會給學校一筆錢或地
房子蓋了就有水電維護成本
新的校區相對應的行政人事成本沒有對應配套補助 就變成原本人力的負擔
新增的學生名額如果沒有對應的教授人事缺額 教學研究品質也會隨之下降
另外 因為研究能量的提升 也占用了學校比較多的資源 (會計人力 水 電)
當國家給的錢是短期的大量投資 而沒有一個完整的配套
留下來的風流債 就很有可能變成學費調漲的壓力
所以學校應該將研究與教學的收支分開評估 避免因為研究提升
造成教學的品質下降 甚至變成要漲學費
這點算是學校自己能夠做到的
但是如果學校要發展成為研究型大學
政府經常門的投資減少
如果大學沒有一點教育理念 用心平衡兩邊
屬於教育重點的大學部 恐怕品質下降是難免的
這時候的確應當思考漲大學部學費的正當性
若說大學是一種個人的投資工具 那就是說教育是商品 你買的是一種服務
所有的校園服務成本都要算在消費者的身上
甚至 你將來可以因為臺大這個光環 所獲得的社會優勢與品牌 也都把你算進去了
以這樣的完全資本主義角度出發 好像現有的學費是很低廉的
這也是普遍學校希望漲學費的理由 但若是這樣 學校就必須不拿國家的經常門經費補助
成為完全獨立的個體 但一下子變成完全的資本主義 社會觀感就會很差
於是只能變成半調子的 不上不下的騎驢狀態
這些面向的問題如果要解決 必須全面的思考
也許還有我遺漏的地方
如果要有所解決與突破
需要學生與學校坐下來好好討論
算清楚資金缺口主要在哪裡
最後再把屬於國家該投入或解決部分提出
成為完整的規劃與政策意見書
當然 學校如果有誠意 應該成立一個研究計畫
投入力與資源來研究清楚 在不同的學院 多辦幾場類似的公共討論
蒐集不同角色的意見
相信對於學生與學校都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