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否
哪一學年度修課:
103全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陳昭岑
λ 開課系所與授課對象 (是否為必修或通識課 / 內容是否與某些背景相關)
化學系開 藥學系必修
δ 課程大概內容
一般有機化學內容+Catalytic C-C bond formation+生化代謝反應翻轉教室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5顆星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Organic Chemistry, 7th Edition by Brown/Iverson/Anslyn/Foote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投影片上課,有時輔以板書,主要以書商投影片修改而成,會加入不少其他課本的
補充。老師會把內容重新整理成較為順暢的邏輯順序,所以編排會跟課本不太一樣
,最好抄個重點筆記(或直接抄在課本對應處)。另外投影片要上完課才會上傳到
ceiba,有抄筆記會比較好複習。老師上課的步調算快,剛開始會有點不適應,但
是有機化學前後連貫,還是要盡力跟上並及早複習,之後就會比較得心應手。
老師上課重視有機化學的大觀念,如果熟悉這些觀念,到後面會發現有機化學的反
應不脫離常見的那幾種,當自己能夠運用所學的反應寫出合成途徑的時候是相當感
人的一件事情XD
本學期老師做了一個嘗試:翻轉教室,在上完所有的有機課程後,於最後1/3學期
選擇數個生物體代謝反應(如Glycolysis, TCA cycle等),讓我們以有機化學的角
度分析這些代謝反應。也因為翻轉教室的關係,老師要在5/3學期上完一整年的有
機化學,這也是這堂課今年步調較快的原因。但坦白說,最後的分組翻轉教室報告
,確實讓人更加熟悉有機化學,剛好原po這學期有修生化,對於生化的學習也頗有
幫助。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對於前段同學可能不會到甜,但後段會調分,所以算是中等偏甜。
上學期考試一共三次,另有10%的不定時小考。
下學期考試兩次(各25%),翻轉教室分組報告佔40%(原本有期末考,後來取消),同
樣有10%的不定時小考。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段考的部分不外乎選擇題(大概佔配分一半)、合成、命名、畫mechanism等,考古
比例中等略為偏高,強烈建議要看考古抓出題方向。不定期小考的範圍可能是當天
上課或是前幾堂的內容,往往讓大家措手不及XD,不過佔分比例很低(實際上有沒
有全部算進去成績也不是很清楚),倒是不用太擔心。
分組報告的部分在下學期一開始就會分組(老師分),題目也會同時決定,平均而言
大家都會花上至少兩到三個禮拜準備。報告形式就像老師上課一樣要製作PPT,而
且報告當天才會隨機抽籤決定報告者,所以每位同學都要熟悉報告內容。當然,除
了和同學討論以外,助教也會很熱心幫大家回答製作報告遇到的問題。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不重視出席率(只是要冒著沒考到小考的風險),上課不喜歡同學划手機和聊天。
基礎的話高中化學跟普化,加簽不清楚。
Ψ 總結
老師上課時看起來有點嚴肅(後來老師說是因為要趕課的關係XD),但下課時有問題
去找他討論都會很樂意解答。每周也會有助教課講解習題,助教也很樂意在office
hour的時候解答大家的疑問(尤其是在分組報告的時候幫助大家很多!感謝兩位助
教)。
另外,老師之前適用David Klein的課本上課,上課用的PPT確實有一部分也是
Klein這本書出來的;個人認為Klein在編排上的順序和講解清晰度優於Brown,但
Brown具有一些較新的反應和與藥物相關的習題(因為開給藥學系,老師說這是他選
這本書的原因)。不過有機化學內容大同小異,大家可以借其他書籍當作參考。
如同前面所提,老師步調很快,甚至發生過兩節課上完IR、MS、一節課講完amine
反應的情形,所以能預習的話最好,不然也要盡快複習,和培養閱讀課本自學、與
和同學討論的能力,才能跟上老師的進度。若把前面的基礎打好,後面的分組報告
準備起來自然輕鬆許多: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