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價] 106-1 蔡君彝 從博物館看台灣文史

作者: Hirugashuowl (及喀爾度)   2018-01-26 00:18:05
若是通識課程評價,請用 [通識] 分類,勿使用 [評價] 分類
標題範例:[通識] A58 普通心理學丙 林以正 (看完後請用ctrl+y刪除這兩行)
※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是
哪一學年度修課:
106-1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蔡君彝
λ 開課系所與授課對象 (是否為必修或通識課 / 內容是否與某些背景相關)
通識領域A12
亞洲藝術學程、台灣研究學程與藝術設計學程選修課程
以英語授課
δ 課程大概內容
課程分成三部分:
1.總論
介紹博物館的起源、發展、演變與目的,作為背景知識。
2.台灣的博物館簡介與參訪
擇取數個能代表台灣文化與歷史發展縮影的博物館,講解其建築、展覽、
演進與衍生議題,部分博物館有實地參訪。本學期清單如下─
(1)臺大校史館(含參訪)
(2)臺大人類學博物館(含參訪)
(3)國立故宮博物院(含參訪)
(4)臺北市立美術館
(5)國立臺灣博物館(含參訪)
(6)台北二二八國家紀念館(含參訪)
(7)國立臺灣文學館
(8)台灣數位典藏計畫
3.期末報告
修課同學5-6人一組,主題為「博物館比較」或「創立新博物館」二擇一,
在期中要先提出proposal給老師與助教批閱,決定是否需要修改,
最後兩週輪流上台進行口頭發表,之後繳交書面定稿。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
英文不好想練習聽說讀寫能力★★★★★
對於博物館運作與策展有興趣★★★★★
想認識外國學生拓展人際關係★★★★★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無,教材為教師自製投影片與相關文章,會放到ceiba上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分成課堂教學與實地參訪兩方面
課堂教學
第一、二堂為教師授課,老師哥倫比亞大學中國藝術史博士班畢業,
曾經當過英文主播,英文流利清晰且淺顯易懂,沒有太多深奧的專有
名詞,對於學習如何將台灣文史用英文講解相當有幫助。
第三堂為分組討論,由助教帶領,這門課開兩個班,助教不一樣。
我們下午班由荷蘭籍助教Bart負責,助教中文好到連母語者都會自嘆
弗如,現為台大台文所博士班學生。
偶爾會安排校外專家來客座演講,這次邀請台博館策展員與研究員前來,
講述如何規劃一場展覽與其中的甘苦談,若有志想從事相關行業是很重要
的參考。
實地參訪
於約定時間到參訪地點集合,由館方人員進行英語導覽。
除了故宮因為路途遙遠另擇時段,其他次參訪都是利用課堂時間,
不是單純的郊遊踏青,學期中要寫兩次參訪心得。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
作業 50% 主要是期末口頭與書面報告
參與 50% 包括出席率、分組討論表現、博物館參訪心得等
另外可徵求老師同意後撰寫加分作業,可以是課程相關
書籍或影片評論、其他博物館介紹或是台灣年輕作家簡介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無期末考,重點是平時各項功課與期末報告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由於人數尚可容納,加簽全收。
不需要基礎,但因為是全英語授課,基本的聽說能力還是要具備,
期初幾周會點名,但後來因為老師已經記得所有人,所以沒來很容易被發現。
Ψ 總結
這門課主要是開給國際學生,班上本國與外國生比例約略各半,
雖然內容是台灣文化與歷史,但還是有一定的深度,縱使是本國
學生去聽也會有收穫,並不是高中課本的重複。
更重要的是透過與外國學生的交流反思自身,自認熟悉的東西在
別人眼中看起來是怎麼回事?透過討論與溝通,有了更多可能性。
可惜的是蔡老師另有生涯規劃,下學期開始會離開台大一陣子,
這門課短時間內應該不會再出現,期待有朝一日這篇評價文能
派上用場。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