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Ginpunch (打斷手骨顛倒勇)
2019-07-20 21:12:42哪一學年度修課:
107-2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
黃書緯老師
λ 開課系所與授課對象 (是否為必修或通識課 / 內容是否與某些背景相關)
大三以上與研究生
δ 課程大概內容
「啊.......」截自課程網
https://i.imgur.com/FjswHMv.jpg
詳見:http://swalk.blogspot.com/2019/01/hackubike.html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課綱期待:★★★★★
課綱相當令人期待 可以說是大學多年以來少數讓我眼睛一亮的課綱
:http://swalk.blogspot.com/2019/01/hackubike.html
讀本內容:★★★★
每週給的讀本很雜很多 但大部份都還算是有趣
但設定的讀者或許是對人社領域比較陌生的同學
儘管相當廣泛有趣但知識深度與個人預期有所點落差
少有那種一發集中胸口的解釋力
反而很常有種用特定的學術詞彙state the obvious隔靴搔癢的感覺
在課程後期一直在類似讀本的觀點與學術詞彙上面打轉 缺乏新意 讓人失去興趣
教學:★★★
上課為討論當週預先指派的讀本 在城鄉所的大桌上於位子上輪流發表對於讀本的看法
教學方式為老師導讀與演講課共同並行 並在課前課後提供讀本的重點摘述與提點
但老師很常只是文本的摘述 好像沒有進一步深究
對於一些提問的解釋能力也顯得很生澀
常有用一個學術詞彙解釋另一個學術詞彙的感覺
像是老師很常提及技術物與ANT等理論概念
但具體是什麼 對於增進我們理解的幫助在哪 常常解釋不清楚
一開始聽到這些的時候有準備認識新理論概念的興奮感
但後來整門課也就停留在教你幾個學術炫詞的階段
議題設定:★★
這門課最讓我困惑與無力的點在於議題設定的部份
整門課最終聚焦在「如何在臺大校園友善騎單車的兒童」
並要求每個組別提出實際的解決方案
台大的單車問題這麼多
為什麼這個議題是重要與成立的 為什麼要涉及兒童友善
我覺得學生從未參與決定 老師給的解釋也很不充分
讓人好奇是不是只是老師身為兒童家長的個人旨趣
在討論的過程中 某一週有討論到所謂被友善的兒童 大部分都是中產階級子女
公共的校園未必需要特別去幫助本來就相對有力的中產階級家長
然而這門課後來還是依照老師的意思繼續做下去
課程要求與給分:★
課程要求包括每週數十頁的閱讀 課後的短文回應、期中的田野觀察筆記
小組期末書面報告一萬字與口頭發表
課程給分以通識課的知識密度來講 算是比較苛刻且主觀的
要拿到A字頭的成績應該是頗為困難 甚至很有可能會落入C字頭
出席分數與遲交的扣分尤其嚴重 會影響到整體的成績 為不成文的整體印象分數
表訂的給分如下:
課堂討論 20%
評論寫作 30%
田野筆記 20%
期末報告 30%
綜合評價:★
這門課整體而言充滿野心但終究令人失望
課程雖然是由城鄉所開設 授課學生也設定在大三以上
但同學的人社基礎很不一 對文本與議題的理解程度的落差頗大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這樣才會沒有更深入的議題討論
而是流於型錄式地陳列諸個單車主題
這樣的方式即便成功串起來也過於龐雜且缺乏主軸
更不用說這門課最後試圖導向一個不是那麼相關的實作層面
在一個學生不見得感興趣的主題上 交由學生進行(半)自學式的實作
最後再給予苛刻的成績
整體而言就是一場大災難
不過如果對於動手玩創意有興趣 或是非人社科系的同學
這門課應該還會是個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