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ssommoir (assommoir)
2021-07-03 23:52:32※ 本文是否可提供臺大同學轉作其他非營利用途?(須保留原作者 ID)
(是/否/其他條件):是
哪一學年度修課:108-1
ψ 授課教師 (若為多人合授請寫開課教師,以方便收錄)陳宜廷
λ 開課系所與授課對象 (是否為必修或通識課 / 內容是否與某些背景相關) 統計碩士學程、財金所
δ 課程大概內容
linear regression
least square estimation
classical linear regression
large sample theory
endogeneity & instrumental variables
generalized method of moments
Ω 私心推薦指數(以五分計) ★★★★★滿天星
想學習較嚴謹理論者 ★★★★★
比起學到什麼,好成績最重要 ★
不想熟悉數學推導者
喜歡看到有σ符號矩陣者 ★★★★★滿天星
η 上課用書(影印講義或是指定教科書)
Hansen, B. E. (2017) Econometrics 該美國教授的網站上可免費下載pdf
那本書已經更新成2020年版
老師上課的板書就在講課本的內容,推導會很詳細
甚至有些書上沒有寫證明的習題也會講
所以上課將白板上的內容抄下來聽懂,回去複習很重要
另外,老師會勾課本的習題,有時間盡量寫,會考相關的技巧
μ 上課方式(投影片、團體討論、老師教學風格)
板書,沒有任何投影片
老師認為計量沒有用板書教同學會跟不上或不專心
下課可以去問老師問題,老師也很歡迎同學去問問題
在12:10下課後可以繼續問,老師沒有事的話不會趕著走
同學很容易數學學的不扎實(又不是數學系的...),所以其實真的很多可以問
再加上計量本來沒有人指導就變得不知道在幹嘛,有問題要及早解決
σ 評分方式(給分甜嗎?是紮實分?)紮實甜
值得一提的是老師不想要同學寄信跟他議論成績調整,但歡迎同學寄信和他討論計量
期中期末考試都各有20題的推導,每題5分,由助教改
我那一屆好像改的比較嚴,兩次平均只有60而已。
我兩次大概也考60再高兩三分而已,就不說自己的等第了,老師還是會調的
但也可能我那時只是大學生,而且不是主修經濟、財金領域
期中考 40% 期末考 40% 作業20%
ρ 考題型式、作業方式
型式前面提過,內容主要是上課推導,只有大概兩題會考很難的
主要是一些會重複出現的技巧,這也反映在連鎖題的題目上面
畢竟考試不能看講義,要自己寫出來的!
很多概念在學的當下悟性不足,聽了沒有懂,或是考試寫不出來
期末考我GLS、GMM證明根本寫不出來(好像直接20分不見)
那時根本不懂那些東西是什麼,我自己覺得蠻正常的啦...
作業的話老師會指定Hansen書中的習題或者上課到一定進度時在白板上寫
有時候會有用R的程式作業,我自己是第一次用R有些不太會寫
但同學要會將作業傳到共同的google drive資料夾上面,真的不會寫可以去看一下
ω 其它(是否注重出席率?如果為外系選修,需先有什麼基礎較好嗎?老師個性?
加簽習慣?嚴禁遲到等…)
老師有點過名,還是有再看出席
但根據評分方式沒有出席分數,但如果不來能懂課本上的東西也是厲害
老師說這堂課需要學過數理統計,但大學部也只有高等統計學這種課而已
基本上主要用到fisher information, CRLB和一些條件期望值的知識
所以修過高統應該就可以了,但是高統的觀念還是要清楚喔
另外要熟悉線性代數,這堂課很常用到矩陣運算原理(投影矩陣、譜定理)
老師全簽
Ψ 總結
這門課要花時間下去讀,也要自己寫寫看,跟一般同學想像管院的課有點差距
老師考試完會請助教寄解答,可以直接看到自己寫錯很多。就這個事實而言是有考古題答案的
老師一直希望同學不要背數學證明,而是要熟悉它就會很自然地寫出來~
於是我記得有一次下課有個同學去跟老師講說「要先背起來才能熟悉它」,我覺得好像吐槽的很有道理
109-2老師有開計量二,這年老師上學期進度比較慢沒教IV,GMM
作為旁聽生有聽到更詳細內生性和GMM的內容,以及
minimun distance和constrained least squares
假設檢定與模型選擇(證AIC,BIC等)
bootstap一些原理
時間序列分析的觀念,很詳細
大推,如果走經濟/財務計量,需要看實證paper者可以考慮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