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文化】終極文化菁英並不存在
說起文化菁英,我們通常會想到那些喜歡高雅藝術活動的人。在想像裡,他們聽歌劇、
逛畫展、看藝術電影,並且對流行文化棄如敝屣。不過英國牛津大學的一項社會學研究
主張,這世界上並不存在一群「只消費高尚文化活動」的人。
CASE PRESS http://case.ntu.edu.tw/blog/?p=4322
撰文∣張茵惠
過去關於社會結構和文化消費至少有三種理論。第一種理論認為,來自高社會階層的
人偏好「高雅文化」,而來自低社會階層的人喜歡「通俗文化」,社會階層跟文化消費兩
者緊密相連,稱為同源論(homology)。按照這種說法,你或者你父母來自上流社會,所
以你喜歡聽歌劇;你是普通百姓,所以車上都放台客搖滾音樂,這是被階層決定的。第二
種理論則是個人化論(individualisation),這個說法認為一個人消費什麼文化商品,
與他的社會階層無關,純粹是來自於自我選擇。儘管你小時候都被爸媽帶去看當代藝術展
,不過基於個人的意志,你選擇了在家裡看女星的清涼寫真集。
聽起來兩個都有道理,不過好像都沒法完美解釋現實生活中的狀況。牛津大學的這項
研究試圖驗證的是第三種說法:「雜食-純食論(omnivore–univore)」,按照這個理論
,社會階層的確會影響人們的文化消費,只不過中間並沒有一條楚河漢界,區分菁英跟大
眾。事實上階層較高的人們之所以與低階層的人不同,是來自於他們「口味比較多元」。
社會階層高的人既可以聽音樂劇,也可以聽流行音樂,審美的範圍比較廣泛。
為了驗證這個假設,牛津大學的Tak Wing Chan博士在ESRC的贊助下進行了一項統計
調查,將文化消費的形式分為三類,第一類是戲劇、舞蹈跟電影,發現英國民眾在這個分
類底下只有雜食與純食的區別,62.5%的人只喜歡通俗電影,其餘37.5%的人不只看通俗電
影,也欣賞芭蕾、舞台劇等等表演。第二類是音樂,結果與上一項差不多,65.7%的人只
聽流行樂跟搖滾樂,其餘的人則是古典樂、歌劇、爵士什麼都聽(如果我們先別管為什麼
研究者把爵士分類到高雅文化中的話),但在這堆什麼都聽的人裡,又可以分為一半是不
付錢聽現場表演的。第三類是視覺藝術,包括各種畫展,這類比較特別,因為有58.6%的
人根本就不消費任何視覺藝術的產品,34.4%的人偶爾才消費一點點,其餘7%的才是雜食
者。
這項研究還有另一項目的,就是以量化分析的方式重新確認社會學巨擘韋伯(Max
Weber)提出的社會階級(social class)和社會地位(social status)兩種區別。不過
比照上一段的結論,我們可以合理推測有一半以上的讀者完全不關心韋伯講過什麼,所以
就不著墨太多。這項研究指出,只有社會地位與教育程度和文化消費的品味有關,社會階
級與此不怎麼相關。此外,當然也還是存在著一部份的高社會地位份子完全不愛高雅藝術
。這項研究用了一個簡單好懂的操作性定義來將社會地位分級,也就是個人職業與親友職
業,亦即,非勞力職的位階高於勞力職,而在非勞力職中,專業職又比管理職(尤其是一
般企業內的管理職)位階稍高。
看完這個研究,下次若再有人宣稱,他只喜愛古典音樂,對流行音樂一概看不上眼,
你就可以推測他若非不瞭解自己,就是十之八九在欺騙你。所謂登高望遠,較高的社會階
層與教育程度,帶來的好處顯然是讓人有更寬闊的視野去評價跟接納世上的事物,這或許
就是「見識」的真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