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Book] 巫士唐望的世界

作者: tatty5566 ( )   2014-08-28 19:14:58
※ 引述《DreamLoser ( )》之銘言:
: ※ 引述《fairy (稜鏡)》之銘言:
從別人的眼睛看唐望是一件有趣的事,唐望書好玩的地方在於,你帶著不同的東西來
讀它,便會讀到不同的東西;而你不帶著什麼來讀它時,也會讀到其它的東西。
這篇我想講講我讀到的東西,而因為標題已經點明唐望,所以我下面的文字會使用卡
斯塔尼達所使用過的詞彙。而必須另外點明的是,有些東西沒辦法用文字談,有些則
不在我的知道當中,我只能談我知道的部分。
下文中,紅字代表小標題,黃字是卡斯塔尼達用語。

「只有同意是沒有用的,我不要你的同意,去行動。」
成為一名戰士
「唯一算數的是行動,只做不說的行動。」
戰士是什麼很難回答,但是身為一名戰士會有什麼特徵,這倒是明確。一名戰士拋棄
了他的個人歷史、習慣慣性,以及自我重要感。當一個人不再能被得到,「在自己身
邊築起一道霧,沒有人知道我是什麼,包括我自己也是。」
若要以最簡單的方式來理解,那就是:當一名戰士認知到接下來的下一個行動,可能
就是他在這個世界中的最後一戰,他就會選擇以最輕巧、明確的行動,來面對他的最
後一戰。他的每個行動都會有意義。
會讓人變沉重的東西是什麼?就是那些必須拋棄的東西,亦即上面所提的自我重要感
、個人歷史以及慣性。
自我重要感
自我重要感是一種「我最優越」的感覺,以唐望的話來說:「只要你還是感覺你是世
界上最重要的事物,就不能真正欣賞周圍的世界,就好像一匹帶著眼罩的馬,只能看
到一個遠離自己的世界。」
自我重要感與兩點息息相關:
1. 我們用習慣的方式看待世界
2. 我們認為我們有無盡的時間
下面,我會盡量在這本書涵蓋的範圍內探討這兩點。
1. 我們用習慣的方式看待世界
我們的世界是已知。或者更精確地說,我們認為這個世界就是這樣。當我們做
的時候,我們的世界就是世界。
做是什麼?做是切割這個世界,因為我們做,所以石頭為石頭,可能為可能,
理性為理性。試著想像一下一個場景,一條道路上有一個洞,洞裡面積著水,
當我們在水坑周圍描上線、把水坑獨立出來看的時候,水坑才會是水坑。
上面的例子中,也是在我把路獨立出來看以後,路才之所以為路。
而不做,則是一個連綿貫通的世界。在不做之中,這個世界沒有一個地方能夠
被理解。當我們不做,我們會知道一件事:這個世界是神祕難料的,活在這個
世界的生物,全部都是神祕難料的。
在做之中,我們的世界被建立;在不做之中,巫士的世界被建立。這兩種世界
同樣真實,也沒有哪個比哪個更真實。
在這裡談論做與不做並沒有用,那只是想像。當你實際上能夠不做,所有對於
不做的談論就會變成廢話。
忘記說的一件事是:所有的片段都是做的產物,包含我們認為我們是怎麼樣的
人。要進入不做,或許可以透過另一個做來達成。書中所提的兩個做附錄於下

(1) 觀看影子:我們平常會認為影子只是投影,實物才是真實的,試
著換另外一種觀看的眼光,也就是把影子當成真實的
,東西才是投射。這是另外一種做,目的是打破日常
生活的規律性。
(2) 反向說服自己:當你認為你自己無能或懦弱,並因為這樣而感到
悲傷或痛苦,這便是一種放縱。如果你認為自已
懦弱,那麼或許嘗試著連續幾天洗腦自己:我很
堅強。這樣或許可以打破規律性,也就是固著的
做。
2. 我們認為我們有無盡的時間
「當你不耐煩時,你應該轉向左邊,向死亡尋求忠告。如果死亡對你打個手勢
,或你撇見了它,或者你只要感覺他在那兒守望你,你就可以可以拋棄許多令
人心煩的瑣事。」
我們有時候會說「他怎麼這麼早就死了」。在理智上,我們可能可以接受我們
會死,但是我們卻很難接受一件事:死亡就在我們的旁邊,等著拍我們的左肩

我們避談死亡,認為自己有無盡的時間可以揮霍。所以我們會花時間在傷感,
在哀嘆自己的生命,或者讓自己活得很悲慘,然後責怪所有的事物讓我變得悲
慘。而這種哀嘆或自我貶抑,也是一種自我重要感的表現。
我們從來都不是那麼有時間。事實上,根本沒有時間,我們隨時都會死,死亡
永遠在我們旁邊。
下面這段我覺得可以明確說明戰士如何與死亡接觸:
「死亡是我們永恆的伴侶,它總是在我們左後方一臂之遙。死亡是戰士唯一的
良師益友,每當他感覺所有事情不對勁、大難臨頭時,就可以去詢問死亡這是
否為實情。他的死亡會告訴他說,他錯了,因為除了被死亡觸及,其他一切都
無關緊要。他的死亡會告訴他:『我還沒有碰觸你呢。』」
個人歷史與慣性
「只要你接受了他的想法,那就成了你的事。」
我們的自我重要感,會建立在另外標題提到的兩樣因素上。
當我們與人交際、碰觸,我們就會認為有關係存在,而當接觸變為慣性,我們認知到的
關係就會變得沉重,並且讓我們固化。
當我們不能擺脫個人歷史(或者說,看清楚關係實際上不存在),我們就沒辦法擺脫被
別人影響。慣性亦然,慣性是我們習慣的生活方式,而習慣會讓我們的世界變得看起來
真實,事實上,那只是我們認識到的真實。
拋棄個人歷史跟慣性的意思,是指為自己負責。
對自己負責
「我沒有懷疑,也沒有反悔。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我的決定,我的責任。即使是我做
的最簡單的一件事,像是和你在沙漠中散步,都很可能意味著我的死亡。死亡在潛獵我
,因此,我沒有餘力去反悔或懷疑。如果我與你散步會導致死亡,那麼我必須就此赴死

反過來說,你覺得自己是不朽的。一個不朽的人會把他的決定撤銷,或者懷疑、反悔。
可是在一個死亡是狩獵者的世界哩,我的朋友,你沒有時間懷疑跟反悔,你只有做決定
的時間。」
上面這一段其實已經道盡了何謂對自己負責,就只是這樣,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看似
別人幫你做的決定,實際上也是你自己接受的。要浪費時間在後悔與遲疑上是你的選擇
,但是死亡不會跟你討價還價。
當我們被死亡狩獵,我們就死了。
力量
力量是我沒辦法直接談論的另一個主題,力量是導引,是生命,是真實,是這個世界,
我沒辦法談論,也沒有意願談論。第六感可以是一種力量的顯現,那是一種沒有原因的
知道。
在這個層面上可以談論的,是停頓世界。
停頓世界
停頓世界是內在的不做,Dreamloser所談的觀就是停頓世界後的景象。
在這本書裡,有一個很有用的小技巧,是失去焦點。如果想練習的話,一開始,先找一
個定點,盯著它看,然後嘗試把看到的景象往左右移。
在這裡,我會推薦用書,如果成功的話,會同時看到左眼跟右眼看到的景象,你會看到
兩片文字。剛開始時,眼睛會很痛,而且常常會失敗,那是沒關係的。不舒服就讓眼睛
回到習慣的看東西方式。
在這裡有兩個小技巧,第一個是想像頭顱內部放鬆。會失敗是因為我們太用力去失去焦
點,當你放鬆的時候,你會發現這變得很簡單,內在越輕鬆動作就越容易做到。第二個
是,在做的時候後頸會痠,酸的地方是你把頭低下去時,會有突起的骨,是骨頭兩邊在
痠。輕輕用手指從風池以畫圈的方式沿著線畫到肩膀,這可以放鬆那邊的肌肉。
當熟悉第一步後,第二步是把這種看法轉向看現實世界。
這種看會打破日常生活的認知真實,幾次之後,我們會發現內在的雜音減小,甚至到了
完全安靜的地步。這個時候,你不會認識這個世界,所有東西對你來說都是新奇的。
只要體會過一次,你就會知道這是什麼。

這大概是我讀到的唐望,不過還有至少一點我沒有提,比如說做夢,那是因為我不知道
那是什麼。而可能還有其它沒有提到的部分,比如說把自己開放給力量,這我不知道該
講什麼。
另外,關於Tonal/Nagal的部分,這可能要等到第四本書才會提到。
作者: ral429 (計畫之外。)   2014-08-28 23:52:00
推個人優越part ~~!
作者: hpsno1 (DK)   2014-08-29 12:03:00
失去焦點 試不成功 :(
作者: singleflying (餡餅)   2014-08-29 13:00:00
看完這篇想回去翻書了 一直在積灰塵
作者: showwin (世界一か? 死か?)   2014-08-29 14:47:00
死亡真是個好朋友 電影鬥陣俱樂部某一幕主角逆向行駛打算跟對面來車對撞 然後問其他乘客有什麼未了心願另一幕拿槍指著超商店員問他的夢想 店員說想考獸醫主角說半年內你沒去考就斃了你~ 死亡有強大推進效果啊有時在想死前心願/遺憾就是我們到地球的目的 要為之奮鬥《有人因你活著而幸福嗎?》這本書也寫得好如果死亡痛苦是10分 現在的痛苦根本微不足道還有現在就決定墓誌銘寫什麼 去成為墓誌銘所形容的那個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