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不住跟風回應一下
我們要先認知一件事: 學習沒有快樂的, 所以根本沒有快樂學習這件事
在觀察過美國幼稚園小學, 以及研究所以上的教育環境與學生背景,
從我個人觀察的經驗來說, 美國健全家庭是很重視教育的
可能有些人會說, 美國都是讓小孩自由發揮不給壓力隨意長大, 所以才會有美國式的創意表現...
在這裡, 我們要先把美國社會分成90%的一般人, 這一群人是跟風的,
就是上頭說甚麼就安分遵守;
剩下10%就是領導美國前進的金字塔頂端分子, 而這10%的人,
就是純種美國人跟外來高階移民(中印以色列為主)
外來高階移民這一塊不談, 因為這些人受得教育就是現在版上認為不妥,
填鴨式的教育為主,那剩下這些美國人呢?
就我觀察到的, 這些美國人多半是"世家",
就是家境狀況父母職業都很好的環境下長大的小孩,
這些小孩成長過程中也都不會有所謂的半工半讀,
都是一路上在家裡的經濟支援上唸完碩士, 甚至是博士,
在搬進/離宿舍的時候, 或是畢業典禮的時候也都是全家一起來參與,
爺爺奶奶都會來, 跟很多人認知中美國人都很獨立自己來, 家庭關係淡薄,
大學很貴都是工讀唸完不太一樣....
這樣家庭下成長的小孩, 說真的, 我不認為學業壓力很輕鬆,
你可以說他們很少"背誦", 但是他們花很多的時間在閱讀批判實作,
但絕對是充滿競爭壓力跟挫折
好的, 那回到學齡前兒童呢?
美國學齡前兒童花很多時間在建立生活技能, 包含跟整個社會的連結:
認識警察局加油站消防局, 如何砍柴使用消防器畫圖買東西...等等, 這很重要, 對吧!
但, 除此之外, 就不用讀書了嗎? 不論是學校或是家庭,
這時候都會開始帶入大量的閱讀進到小孩的世界, 從繪本開始,
美國小學/幼兒園放學回到家大概是3點左右, 接下來就是家庭時間,
對比之下, 台灣的家庭功能幾乎失常: 小孩從學校回到家是7點,
爸爸可能9點才回到家, 接著小孩10點就要睡覺...
我要說的是, 整個討論串下來, 似乎有往: 快樂學習, 不要給小孩壓力的方向走去
但我認為的是, 我們要避免的是無謂的背誦教育, 而不是強調快樂學習,
因為學習/成長一定是有挫折, 是痛苦的
人都有惰性, 更何況是還沒有自制力的兒童,
飯跟冰淇淋讓小孩選, 幾個小孩會選飯? 吃冰淇淋很快樂啊....
在學齡前的兒童, 最佳的學習就是遊戲, 但遊戲也不見得都快樂啊,
積木堆不出來, 很痛苦, 小孩鬧脾氣, 放任他放棄? 還是鼓勵他,
讓他在有點痛苦的情況下越過挫折得到快樂的成就感?
繩索爬不上去, 很痛苦, 放棄? 還是鼓勵他, 不斷的跌倒, 磨破皮, 克服, 成功而滿足?
很多人都說非體制教育, 但非體制教育難道就比較輕鬆?
非體制教育背後所需要的教育支援需要之龐大,
我不認為一般父母有時間/資源做得比學校體制好
以我跟同事們組成的媽寶共學團為例,
每個父母各有專長, 輪流在下午安排活動, 有些媽媽是美術老師,
就帶去畫畫教室玩水彩;
有些爸爸是理工科教授, 就設計簡單的自然實驗給小朋友玩; 是農藝系教授的,
就帶去親近土地;自然也會有音樂老師帶領小孩肢體樂感加強...
整個遊戲課程下來, 父母花的心思, 時間跟資源都非常的巨大,
但執行過程中一樣會要求規律, 競爭跟挫折;
絕非讓小孩想睡就睡 遇到耍賴就不上之類的情況
很多研究都告訴你,
習慣於班排後段的小孩, 長大後就會習慣於後段....
因為他們太習慣這位置了, 所以競爭跟他們無關;
你可以說, 我不想要小孩有壓力阿, 難道小孩一定要競爭嗎?
難道小孩不讀書就不會有快樂嗎? 難道學歷高, 分數高, 小孩就會有快樂嗎?
如果今天是一個資源無限的社會, 那我可以說, 競爭無謂;
但在一個資源有限的星球, 你要安身立命,
我想不是一個我不想要競爭就可以搞定的簡單事.....
如果各位父母沒有在部分的競爭中獲勝, 現在可能連上PTT的資源都沒有,
我們要讓小孩, 至少有機會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而不是被選擇的那一方
或許有興趣可以去看看教改30年的紀錄片
冗長講了一堆, 直接說我的結論:
1. 沒有所謂的快樂學習
2. 我們要避免的是填鴨無腦的背誦; 而不是避免背誦
3. 競爭的目的是在於獲取資源能夠安身立命, 人生每個階段都是
4. 小孩如果有機會前進, 當然要鼓勵(push)他更前進, 但不需要從95變成100
5. 背誦.記憶.快樂.遊戲其實彼此間沒有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