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 vs 社會運動:從global aCtIVISm談起

作者: inaina ( )   2014-06-10 22:27:59
藝術 vs 社會運動:從global aCtIVISm談起
http://goo.gl/L31YDh
一份假造的紐約時報、1527支用槍枝鑄成的鏟子
對於許多紐約、洛杉磯或是其他幾個城市的通勤族來說,2008年11月12日鐵定是一個非常
特別的日子。因為在路邊發放的《紐約時報》頭版上,他們終於讀到了伊拉克和阿富汗戰
爭結束的消息。令人振奮的新聞還不止這個,翻到內頁,他們會繼續讀到政府將設立全民
健保,最低工資法案終於通過,公立大學將全面免費而Exxon Mobil石油公司也將在伊拉
克進行「公平交易」的訊息。然而,興奮之餘,某些警覺的讀者也會發現手中的這份報紙
其實來自「未來」:報紙上的日期是2009年7月4日。事實上,這邊報導的並不是「當下」
的新聞,而是對於「未來」的期待。這個「惡作劇」是由多個公民、藝術團體共同策畫了
六個多月的行動。
時間往前一年,地理位置往南移,藝術家雷耶斯(Pedro Reyes)2007年在墨西哥西邊一個
以毒品非法交易和槍擊案知名的城市,庫利亞坎(Culiacán),發起了一個活動:他與地
方電視台合作,在地方電視台播廣告,邀請當地居民用槍枝來換取可以兌換民生必需品和
電器的票券。在最後,雷耶斯把收集來的1527支槍械(其中百分之四十屬於軍隊專屬的重
裝備武器)重新熔化、鑄成了1527支鏟子,把鏟子分送到不同藝術機構和學校去,計畫用
它們在各地種植1527棵樹。
「全球行動主義」
近二十年來,類似這樣的「計畫」、「行動」越來越多。先撇開這些行動究竟是「藝術行
動」或是「社會運動」,無論如何,我們可以確認的是,越來越多藝術家選擇脫離藝術體
制替他們圈限出來的領域、生產模式,更積極地介入更複雜且充滿不確定性的社會現實。
他們不再以製造「用來展示的物件」為終極目標,而更著眼於「過程」與「觀眾的參與」
,嘗試著在公共領域中直接創造出「行動」與「情境」。這類作品往往和許多概念連結在
一起,譬如關係美學(relational aesthetics)、社會實踐(social practice)、社群藝術
(community art)、政治藝術(political art)、社會美學(social aesthetics)、新類型
公共藝術(New Genre Public Art)。在這其中,不斷被喚起的關鍵字則是:行動主義
(activism)、參與(participation)、社會承諾(Social Commitment)、限地制作
(site-specific)、對話(conversation)、公民、民主、平等云云。
事實上,這幾年來,包括英語和德語界都開始關注這個現象。一方面,藝術史家開始爬梳
這類型「藝術行動」的起源:有人把它回溯至法國大革命,也有人把它歸結到一戰時的前
衛派或是六○、七○年代的政治、藝術運動。另一方面,也有學者開始收集、檔案化近十
幾年來的「藝術行動」並將相關的宣言、文件重新匯集成冊。在這個脈絡之下,懷柏
(Peter Weibel)2013年底在德國卡斯魯爾科技媒體藝術中心(ZKM)策畫的展覽「全球行動
主義」(global aCtIVISm) 野心顯得更大,因為除了展出超過一百件作品、案例,他更企
圖用網路資料庫和一系列演講、研討會,在美術館的框架下勾勒出當代社會運動的世界版
圖。而且,他更認為由「行動主義」和「藝術」混合而成的「藝術行動主義」(artivism)
是二十一世紀的新藝術形式。
「公民運動」與「藝術」
只不過,作為一個觀者,我們仍會心生狐疑。因為第一眼看來,「全球行動主義」實在太
過雜食:它不僅展出了傳統意義底下的「藝術作品」,也展示了公民團體製作的標語、旗
幟,譬如綠色和平組織在2009年製作、用來呼籲已開發國家對環境保護投入更多補助的標
語:「如果世界是銀行的話,你們早就解救它了」。除此之外,展覽甚至把在抗議活動中
形成的資訊牆、帳篷群,社群網站推特、臉書,左翼哲學家的著作和全世界各地訴求不同
、背景也不同的公民行動記錄當成是展品展出。相對於其他同樣嘗試著處理「藝術」與「
社會」關係的藝術史家,懷柏無疑走得更遠也更要激進。對他而言,「公民運動」和「藝
術」已然重疊。而傳統概念中的「藝術作品」只能被視為眾多「行動策略」中的一小部分
。「藝術行動主義」所運用的策略還包括封鎖、占領、快閃、罷工、塗鴉、文化干擾、海
報、網路活動、寫請願書等等。
可是,為什麼「公民運動」能等於「藝術」?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先回到「藝術」誕生的時刻去講。在〈從代表性到表演性民主
〉(Von der repräsentativen zur performativen Demokratie)裡,懷柏提到,古希臘
著名的雕刻家波利克里特(Polyklet)為了追求人體的「理型」,會先透過測量許多人,來
獲得一個平均值、一個能涵括、代表多數人的「尺度」。對懷柏來說,這並單純不只是在
藝術家在美學上的考量,因為這也對應著同時期「自由公民」的崛起和「民主」概念的誕
生。在這邊,「藝術」和「民主」的相同之處在於,它們都預設了在群體中的每個人都是
平等的,群體不是由少數貴族,而是由其中每一個公民所定義。
在歷史上,民主在「議會」中被機構化。議會是全體公民的「代表」(representation),
它代表公民參與國家事務。在藝術中發展出來的則是「再現」(representation)的概念:
圖像能忠實地呈現外在世界。透過「再現」,民主和藝術都同樣預設了「公民」和「外在
世界」可以毫無損傷的被轉譯、體現出來。
然而,在二十世紀以來,「民主」與「藝術」都遭遇到了深刻的「再現」危機。在政治上
,人們漸漸發現,「代議民主」並不能充分代表、彰顯、保護「公民」的權利與利益。在
藝術中,因為「攝影術」的發明,藝術開始拒絕作為把世界凝結固定下來的觀景窗。或是
拒絕「透視法」,或是讓顏色不再附屬於所呈現的景物、成為作品主角,或是宣稱「日常
物件」就是「藝術作品」,從印象派、前衛派、杜象到Fluxus,藝術開始從「再現」的任
務中掙脫出來,介入日常與社會,成為觀念、事件、遊戲、指令、行動。觀眾的角色也從
被動的接收者,轉變成主動的創作者、參與者。
對於懷柏而言,這幾年來由非政府組織發起的抗議、公民運動,之所以能被視為是「藝術
」,不僅是因為藝術在六○年代以來已經漸漸向「行動」、「生活」靠攏,更是因為在代
議民主制度不能保障公民,在國家、市場會透過大眾媒體操控公眾意見的時代,藝術的角
色已經轉變:藝術不再具有自主(autonomy)、絕對或是獨立性,而只能是一種行動的指南
,一種「民主」的媒介。就像是波利克里特在「藝術」和「民主」之間建立了新的聯繫一
樣,藝術必須在「機構」之外提供「公民」重新介入、參與、實踐民主的平台、實驗室和
場域。藝術家的角色從藝術品的製造者轉變成系統的批評者和逃逸者,而藝術的媒材也從
油畫、雕塑轉變成傳單、塗鴉、網絡…。懷柏認為,「藝術行動主義」不僅是一種新的藝
術形式、新的公民社會行為(在aCtIVISm中,他把「公民」的拉丁文,CIVIS,大寫標示了
出來),也是一種新的「表演性民主」(performative Demokratie)。
「公民運動」與「藝術」的界線
話說回來,我們必須知道的是,上面提到的「藝術史」當然只是策展人懷柏的假設(或是
該說是「期待」)。不管我們有沒有被他的史觀說服,回到展覽本身來談,「全球行動主
義」所面臨的難題和每一個處理「藝術行動」的展覽相同:作為一個展覽,「全球行動主
義」即便多麼強調「參與」、「民主」,它本身並不是「事件」、「行動」,而註定要在
事後,用留存下來的文件、相片、記錄來「再現」行動。正因為如此,作為展覽觀眾的我
們仍然只是懷柏概念中尚未進化完成的「旁觀者」。觀者面對的亦不是「行動」,而是行
動的「影像」。
在展覽期間,美術館曾經邀請行動份子對展覽空間「加工」。當在他們在處處提醒觀眾不
要觸摸展品的美術館牆上留下「請觸摸展品」和「運動無法被策展」時,我們看到的也是
「藝術機構」和「行動主義」之間的對立關係。事實上,這個關係在歷史上並不少見。從
前衛派到後來的Fluxus或是情境主義,「行動」不僅是企圖打破藝術和生活、個人與群體
、作著和觀者、主動與被動之間界線的嘗試,也是對於藝術機構的批評和對於被收編成作
品、被神聖化、商品化為藝術的頑強抵抗。當然,後來歷史的證明,這些「反藝術」的革
命終究都被「藝術機構」吸收、寫進了藝術史冊,放進了美術館。(藝術和資本主義需要
的不正是這些源源不斷、供應不絕的「革命」、「反方意見」嗎?)但是,我們仍然得問的
是,「藝術機構」在歷史化、理論化這些藝術行動之外,它能不能對於自己在社會中扮演
角色,甚至是對於整個藝術體制有更大膽的想像?
回到「公民運動等不等於藝術?」這個問題上談。如果我們順著二十世紀的藝術史讀來,
很容易有一種「藝術和公民運動的區分漸漸模糊」的印象。不過,我們仍然得回頭檢視,
為什麼在十八世紀以後開始去區分「無用」的藝術和「有用」的科學,把藝術排除在日常
和社會之外,認為藝術具有自主性和獨立性?在一開始,藝術之所以被賦予了絕對的自由
和豁免權的緣故,是因為我們認為,藝術有能力在整個政治體制、道德規範之外提出超越
整個系統的批評和想像。藝術不需要文以載道或是政治正確,也不隸屬、屈從於任何時空
的範疇。就這一點而言,藝術基本上是與公民運動互相對立的,因為公民運動反對的正是
藝術中的個人主義和自我中心。當藝術開始在二十世紀迴身檢討自己的社會角色時,藝術
開始介入社會,尋求更實質的影響力。不過,在歷史上,我們除了看到藝術的感染力(譬
如說,藝術在六○年代平權運動中獲得的成果),也看到藝術在尋求影響力的過程中成為
政治附庸的例子(譬如未來派後來投入了義大利法西斯獨裁政權的陣營)。因此,或許重點
並不(只)在於「我們能不能在社會運動和藝術之間畫上等號」,而是我們該如何在「藝術
」和「社會運動」之間維持著它們聯繫的同時,也保持著它們之間相互排斥的張力,在尋
求社會改變的時刻,也同時捍衛著去想像另一個社會、另一種價值觀與另一種全然不同於
當下生活的權力。
=====================================
雖然這篇文章是以藝術史的角度來談社會運動,
也能從另一種角度來思考社會運動的本質,
所以還是貼上來和大家分享,
共同激發更多的想像力。
(想出更有創意的非暴力抗爭行動?)
第一段提到未來的紐約時報好有梗喔!
作者: fantasibear (布穀熊)   2014-06-10 22:32:00
大推 終於有藝術觀點的切入公民議題
作者: onelove (一拉)   2014-06-11 00:36:00
行動藝術
作者: fxabo (好喝)   2014-06-11 01:25:00
1980's的台灣也有一波抵抗威權的行為藝術浪潮
作者: KAOKAOKAO (鬼斗)   2014-06-11 14:16:00
漂亮的好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