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時效取得的問題
其實國際上並不承認時效取得
也沒有時效取得的案例
時效取得必須要有一些條件
1.占有、控制之領土非無主地,而必須是他國的領土。
2.占有、控制須持續相當期間。
3.占有、控制不曾中斷。
4.占有、控制須和平且公然為之。
5.占有、控制須以主權者之權原為之
以前我看過一篇比較簡單而且明瞭的說法
但是我找不到那篇文章@@
這是黃昭堂的說法,我就找這篇文章來代替。
http://www.wufi.org.tw/%E5%85%88%E5%8D%A0%E8%88%
87%E5%8F%96%E5%BE%97%E6%99%82%E6%95%88/
(1)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中華民國占領臺灣時,
臺灣並非無主地,而是日本的領土。
雖有舊金山和約生效後臺灣即為無主牠的見解(11),
但其以前卻沒有臺灣為無主地之見解。
由這個觀點來看,中華民國,是滿足了(1)之要件。
(2)關於占有、控制期間之長短,學說並不一致。
有三十年之說,也有五十年之說(12),如依照前說,
則中華民國占領臺灣,為一九四五年十月二十五日,
故到一九七五年十月二十五日,剛好滿三十年,在期限上,時效可以成立。
但是,如依照後說,則須等到一九九五年。
(3)要使占有、支配中斷,單是抗議是不夠的,
必須有外交上有效的抗議、向國際法院的提訴、
將事件委託於國際機構處理(13)。
對於中華民國領有臺灣,是否曾有類似的抗議呢?
從一九四七年年初開始,就有幾個臺灣人的組織,
要求聯合國介入,而到國府被趕出聯合國為止,
幾乎每年他們都提出請願書(14)。
這些雖是不具國家資格的「私人」行為,但值得注意的,
這是實際上沒有國家而自己的土地被奪占的臺灣人的心聲(15)。
在國際之間,連帶亞洲地域的紛爭或中國代表權問題等等,
臺灣的歸屬問題,在聯合國中頻繁議論,是眾知的事實。
一九五0年十月七日,聯合國大會以四十二票對七票(八票棄權)
的懸殊差數,決議將「臺灣問題」納入議題(16)。
並且,於一九五五年一月二十八日,由紐西蘭代表提議,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應該討論此問題,
而於三十一日向中華人民共和國發出邀請函,
但因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拒絕,而無法在聯合國討論之(17)。
雖然如此,臺灣問題可視為已成為國際組織的議題了。
此外,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的國家,
都同時斷絕與中華民國的外交關係,而且其中一部分還聲明
「臺灣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領土」。
這是否定中華民國的領有臺灣,
而應解釋為中華民國之占有、控制臺灣受到國際的抗議。
中華人民共和國對「解放臺灣」的姿態,
可說是出於所謂「臺灣問題為中國之內政問題」的原則,
而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應可解釋為,
對於所謂中華民國的占有臺灣,
另有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別的國家,不惜以訴諸武力之強硬態度在抗議。
由上述,可說中華民國之占有、控制臺灣受到國際上有效的挑戰。
(4)雖然中華民國的占有、控制臺灣無疑是公然為之,
但卻很難說它是和平的。臺灣人所推進的臺灣獨立運動,
反對中華民國之占有、控制臺灣雖不是「國家」的行為,
不能等閒視之,但如上述,中華人民共和國這個國家,
公開反對中華民國的占有、控制臺灣,並且企圖以武力來奪取。
(5)此點沒有爭論。
如此,在五個條件之中,幾乎沒有問題的只是(1)及(5)兩個項目而已,
(2)不是沒有問題,而(3)和(4)則沒有滿足之。
因此,即使承認取得時效為領土取得之手段,
也難承認中華民國依此而領有臺灣。
更何況,大多數的國際法學者不承認經由時效取得領土。
而且,即使將時效適用於臺灣,臺灣也不歸屬於中華民國。
中華民國的占領臺灣,已如本書第二章第一節(六二頁)所述,
不是中華民國的獨自行為,
而是基於代表同盟國的麥克阿瑟總司令之一般命令第一號,
在同盟國的名義下所做的。因此,如果要以時效來解決臺灣的主權
,則臺灣也不屬於中華民國,而應屬於前同盟國的。
同樣的,即使適用時效的原則,
中華人民共和國也無法主張對臺灣的權利。
因該國根本不曾統治過臺灣。
※ 引述《voglish (我要出頭天)》之銘言:
: 抱歉幾點請教:
: 1. 如果以「後法優於前法」的方式解讀,
: 那中國與日本建交後,大平正芳所說的中日和約失效、終止,
: 會不會影響中日和約的地位?
: 2. 按照丘宏達老師說法,也就是你所謂的國民黨洗腦御用學者
: 即便台灣主權因為舊金山和約第二條而未定,
: 那根據保持占有主義,是否意為中華民國透過六十多年的有效統治作為
: 得以主張對台澎主權?
: 最後,個人對國際法不敢說熟悉
: 不過幾點心得,
: 1. 不是每個不同意你主張的人,都是所謂統派、中共同路人,
: 情緒性發言一點用都沒有
: 支持台獨的論點與方式也不會只有一種而已
: 2. 相信你對於上一篇被推爆的行動文稿,裡面的主張,
: 應該有很多可以糾正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