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談一些現象背後的成份, 來談談"委屈"
我發現, 台灣社會存在一種滿普遍的心態:
一旦有遭遇或挫折時, 容易先以"委屈"來表現.
這可是跟公民"覺醒"有關係!
"覺醒" 與蘊另一個詞 "啟蒙" 相互蘊含,
但覺醒並非如歐洲啟蒙那番說法"理性之光照亮靈魂" (靈魂為被動者)
"覺醒"表現更為積極, 一方面(自願)觀念轉念, 另一面主動置入
不過這個自願性, 仍然是由理性思考出發.
然而, "委屈"的表現, 寧可說是一種消極的反應,
一方面不情願, 另一方面身體的不自主.
"覺醒"正就是要喚起自己非意願與不自主的靈魂.
啟蒙最終要達到的目的就是讓每個人覺醒. 不再受主的控制.
那是一個進程, 只不過台灣年輕人處在半覺醒狀態, 就在於觀念未轉.
當我們不以"委屈"作態時, 當下思考的是如何堅定捍衛自主.
就是啟蒙/覺醒的表現.
這一陣子以來, 我觀察到社會裡往往帶著一種"委屈"的表現自己的遭遇,
事實上, 這一招對任何國家機器下的一份子, 一點都沒有效,
反而可能讓他們更氣勢凌人(因為他們是主子), 甚至心裡冷酷竊笑著.
例如: 今天被破門而入前的對話, 如果你心裡想的都是 "你們太過份了!"
今晚在福容飯店喝咖啡被打擾, 如果你講出來的是 "為何要對我這樣子!!"
甚至從反學運/反動亂的人嘴裡處處都可感受到, 他們往往只利用"委屈"來渲染:
例如: "為什麼要讓警察那麼辛苦!" "我先生已經多少天沒回家了!"
"你們為什麼要擋住馬路! 我有得罪你們嗎!?"
但其實長輩一點的人也超習慣以這種情緒出發:
"你有在乎我感受嗎?"(含淚), "我家要被拆了"(淚崩), "還我一個兒子"(昏倒)
而記者也常提問你"委屈"的心情作為出發點:
"學運的你想不想回家?" "疼雄有沒有委屈?"
甚至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常用這心態來表達:
"今天要加班"(嘟嘴), "我媽叫我早點回家"(嘟嘴), "我boss叫我回去labo"(嘟嘴)
其實"委屈"的背後, 反映出長/幼, 尊/卑等倫理觀.
當台灣人面對到無法接受的事實時, 脫口而出的話卻像個孩童般的模樣.
這並不是說長大以後, 就不可以...嘟嘴說話...
而是當面對公眾, 公共議事或捍衛權益時, 就不該還流露這種態度.
拿歐洲人(尤其德國)和台灣人相比, 我們的年輕人真的比較長不大.
碰到不滿的時候, 往往表現出"委屈",
以這種不言由衷的模樣, 換來的拍拍.
為何不直接說"不"? 畢竟...有人會勸說...他是你長輩, 他是你老師, 他是你老闆.
可是, 即便是長輩/權貴, 就用這樣的態度來反應嗎?
在台灣社會把我們教得太客氣了, 習慣如此, 遇到壞事也習於裝委屈.
如果你對別人太不客氣, 便會招來批評與說教.
而這個社會也喜歡聽些"委屈的故事"來教化自我. (幹你x 明明就是奴卑化自我)
在歐洲社會, 不見得每件事都要說得不客氣,
但真的遭遇到了, 就該是嚴正與堅決的態度.
我真的很少在歐洲同學身上看見消極的態度,
除非你跟他私下很好, 會跟你透露他有困難,
即便如此, 在公開場合在面對人事物是如此積極與肯定,
但我們的人卻仍然不時在面對外在事物有障礙時, 隱隱透露著委屈.
很顯然委屈根本就不在歐洲成人的字典裡,
甚至還認為委屈是一種"偽善"的表現, 令人作噁.
你委屈嗎? 別委屈了!!
面對捍衛自主權, 根本沒有委屈的地步!!
但我們卻害怕說話比警察大聲, 比權貴大聲. 只因為怕被......修理?
"公民覺醒"不只是理性思辯或學習知識,
更重要的是積極採取行動, 把靈火乍現,
威嚇對方勢弱, 抓住對方心理脆弱處一刀見血.
作為一個公民, 這是基本的態度. 沒有時間讓你扭扭捏捏了.
因為你面對的已經不是簡簡單單同儕間的敵人, 而是威權霸道.
面對這種態度, 他既不是你長輩也不是你長官.
當他給你一拳時, 也該以自衛的手段用最痛的方式反擊他.
醒一醒, 他跟你都"同一種人", 沒什麼好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