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 王宏恩:(為)什麼是政治版圖?

作者: iamalam2005 (山風)   2014-08-16 15:08:35
風傳媒 新世代觀點 http://ppt.cc/Ax3~
王宏恩 2014年08月16日 09:1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篇文章簡單介紹了「選舉操盤」的概念,也提出「為什麼是55:45」的猜測。當我們可
以從中去看到選舉的策略性而不只是理想性,就可以用更有效的方式去介入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從台大政治洪永泰恩師在1995年提出政治版圖的觀念後,政治版圖就成為學者、名嘴乃
至於民眾朗朗上口的用語。在台灣,版圖就是一個選區藍綠的基本分佈,每次選舉『正常
的話』開票出來就會符合版圖,且在2000年後的14年來這藍綠60:40或55:45似乎成為定值
(如下圖顯示),身邊許多泛綠的朋友哭喪著臉輸到習慣了,認為『台灣基本盤就是藍大於
綠』。
然而,仔細一想,同樣地藍綠分佈要怎麼維持14年?假設每年有1%的長輩過世被1%的年輕
新選民取代,這段時間台灣人口就換血了14%;隨著選舉層級的不同,我國這些選舉間投
票率也從最低58%到最高82%,相差了近1/4的台灣人口;更別提每次選舉都會有人無法投
票、有人有空投票、有人出國不在、有人經商對岸。這麼多的變化下,怎麼還會正好維持
著55:45的藍綠得票比例?難道新選民的政黨傾向與老長輩相同、沒空投票的人正好也跟
投票的人藍綠比例相同嗎?
因為這一串的比例,是一連串的統計、支出、精算與衝撞後的最終結果,而絕非『本來就
該如此』。對國民黨來說,早年透過村里鄰長形成強大的計票網路,要求每個村長鄰長回
報每個投票點可得多少票,再提供相對應的行政或政黨資源作為交換(可參見王金壽教授
的這兩篇研究如何動員[1]及買票[2]的學術論文)。
而在近代,競選則是靠每日追蹤的民調資料,觀察各種政策及新聞曝光對於民眾觀感的影
響。民調分析師會把選民們依不同背景類別分類,什麼性別、學歷、居住區域、工作類型
,會特別希望透過什麼管道或得怎樣的政策、選舉日投票機率為何、哪些人本來就會投、
哪些人要再多推一把。然後統整給政黨高層後,針對不同類型民眾所望的不同政策間進行
取捨與計算,得到勝選所需的選票及開銷,再分頭找各個類別的資訊代表人物進行傳達。
就算人口結構改變,還是能針對新選民的需求進行取捨,因此從來就沒有『年輕人全支持
泛綠』這種事 (例如筆者曾統計分析年輕人對兩岸經貿的態度,發現年輕人的態度並非一
致,反而是較其它世代更為分裂與極化[3])。
當然,草根性的基層動員仍是一大關鍵。筆者在幾週前討論台北市長選舉亦提到首都市長
民調有五成民眾曾被郝的支持者當面動員、三成被蘇支持者動員。在最後無法發佈民調的
兩週裡,就是這些一棟樓一間屋的敲門、彎腰、拜訪、遞衛生紙或小包米,並察言觀色進
行記錄後視情況再動作,才真正的把選前民調裡大量的『未決定、不確定』的選民催出來
投特定候選人,這也是為何選前民調大勝5%的候選人會在開票後大輸10%。哪些大樓要拜
訪、派多少人拜訪、去哪花前聘來這多人來分工合作,這些資訊的取得、取得的花費、執
行的花費,都是經過大數據、大的社會網絡、以及充足的政治獻金在背後支撐起來的。沒
有這最後的拜訪,就筆者個人經驗是拿不到非常多票的。
最後,為什麼是55%?筆者沒有確實的證據,但從統計上這是個相對安全、不怕翻盤的數
字,更高的比例意謂著更多動員支出、更低的比例則要擔憂選前之夜豬羊變色。最後選舉
開票出這比例絕非『本該如此』,而是上述這一連串的作用力及反作用力互相競合之下,
才在民意如流水中始終維持這個看似無法超越的比例。換言之,只要任何的判斷錯誤、動
員失敗或無效的議程設定,挑戰者仍然是有獲勝的機會的,只是在將選民分群分類進行微
定位(micro-targeting)時要更謹慎細緻,也要長期部署最後能大規模動員的能量及資源
。這是人情戰、長期戰、科技戰。
*註釋
[1] 重返風芒縣:國民黨選舉機器的成功與失敗 http://ppt.cc/s07w
[2] 瓦解中的地方派系:以屏東為例 http://ppt.cc/zeVz
[3] 兩岸貿易、世代、與統獨 http://ppt.cc/gUHL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