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教育,孩子的前行曲

作者: kuopohung ((風之過客)在場的缺席)   2014-08-22 17:55:54
※ 引述《fantasibear (布穀熊)》之銘言:
1.
我大學上中國哲學的課,某一位老師上課教授的方式是填鴨式,自己也宣揚填鴨式教育
和王財貴是同一掛的
誰我就不講了
王財貴主張小孩小時候讓小孩背四書五經,不給小孩任何解釋,
認為只要小孩背了後小孩長大就會自動理解了
然後更認為因為中國文化幾千年,是偉大的文化,必然有它的價值
若不是偉大的文化也不可能延續幾千年
我們那位中哲老師認為這種讀書方式理科也是一樣的
把他自己的小孩送去中國參加讀經班用在家自習方式而沒讓他們唸台灣的小學和國民教育
,並要他的小孩用這種方式唸牛頓的
<<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之類的,認為這樣就可以懂物理
然後還很自豪地說他的小孩會背幾本書這樣
PS: 雖然不是為了成績而讀,但讀法本身也是填鴨式教育
我只上過他開的一堂課生命教育的課還是什麼,提到某個例子(明代思想家袁了凡經歷)
只要做善事命就可改,然後討論生命無常,然後生命應該要以什麼態度面對之類的...
PS: 沒有討論宿命論的問題和傳統形上學架構,而是單論案例和經典討論面對生命態度
還聽說學弟的大一必修哲學概論期末考考的是填充題
其他的中國哲學老師教授課程是採取從中國該時代的問題意識切入,
然後按照不同的中國思想家的思想脈絡切入並探討,但不太會討論本身的框架和限制
除了某位老師剛好開的課程名儒家形上學的該課程讓我有中國哲學是拼貼的想法
但其他的都不太會去反思框架,大概就只針對不同中國思想家做研究探討這樣...
2.
我在想,這應該是中國文化和西方文化根源的問題之一
ps: 提過往的經歷只是想說連哲學系的課程都是如此,
那就不用說更低幾階的國中小高中教育場域了
ps: 我若沒有跑去其他學校讀研究所我大概也不會去想這些問題
西方文化的強勢是強在方法論和知識體系,但中國對方法論的討論反而明顯不足
就好比西哲史一代又一代哲學家是以打倒前一代哲學家的論點和論證為主
求其理論完善和精緻,這些東西簡化運用大都可以變成不同的方法論
知識體系改變造成生產方式改變之後導致社會運作方式轉型
3.
但一堆人都看不到這點,也不會去想核心的問題是什麼,只是想改變枝節次要的問題
就好比現在台灣的教育,我倒認為填鴨式教育和教育制度都還是比較其次的問題
最首要的問題是方法論,台灣的國高中小都不太談方法論
自然組談的是如何把學生訓練成看到考卷在最短時間內算出答案
社會組談的是要學生如何多背更多東西,以便在考試時發揮出來
背東西和計算題目這些也是很重要沒錯,但更核心的問題是那些知識是如何出現的?
若教育不從知識的緣由和由來,還有訓練學生如何使用那些工具著手
只是背和計算那根本沒用
若是教改只改表面上的制度,讓以考試帶領的填鴨式教育問題減少,
但台灣教育的本質不教方法論,不教如何運用方法論這類的填鴨式教育的本質依然沒變
我認為這才是最大的問題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