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淺談公民審議(3)最後的反省與檢討

作者: zoobox (zoobox)   2014-09-14 11:41:21
謝謝crazybaby願意花這麼多時間和心力,並來和版上的伙伴大家一起來討論,
這個禮拜真的比較忙,現在抽空檔認真來閱讀思考並回應:
※ 引述《crazybaby ( 小金(Kim))》之銘言:
: 這是公民審議文章的最後一篇,但也是我最想討論的一篇。
: 在觀察公民審議的過程當中,我發現這樣一個「理論上很完美」的審議式民主,當
: 落實執行的時候,民眾的反應/素養/知識卻並不一定如此完美。
: 於是就有可能導致結果的不完美。
我想,人類發展出的各樣制度,一定會有不完美,
也因此,我們可以不需要在之前預設一個完美的制度和對象,
以免我們自己因跟我們不適當的預期造成不必要的失望。
我想,我們也不需因為結果可能不完美而否定曾經的努力,
我是這樣想的,畢竟我們仍然活著,仍然是有繼續改善的機會,
我想,個人和社會,總是朝完美無限逼近的過程。
民眾的反應/素養/知識當然不一定完美啊,
所以我們才需要一個能夠能開放思考討論、擴大思考角度、匯集集體智慧的機制啊,
因為這會比過去所謂依賴專家或菁英或官僚少數視角的決策,
來得全面和完整很多啊!
(而且台灣的教育與考試篩選出來的朋友,在面對真實世界的問題和險惡時,
是否真的能了解國民情感和問題癥結,並能提出妥善對策,
是否真的是「菁英」,也是大問題啊!)
: 我觀察到的公民審議問題列出如下,很多都沒有答案,希望能有專家為我解答。
而crazybaby大的觀察和提問,
悲觀的朋友會說,這是抹殺曾經辛苦的努力,
容我樂觀的看,如果用意不是用來指責別人的話,
這種觀察和提問,正是能檢討自己和整體,邁向更好決策的前進的開始啊!
反省反思真的超寶貴的!
尤其在這個「總是指頭先指向別人」的人類文化啊!
: ==============================================================================
: ╭─────────────────────────────╮
: │(1) 當公民的知識不足/認知有誤/資訊偏差時? │
: ╰─────────────────────────────╯
: 根據公民審議的規則,正式討論開始之後,全場只剩下公民小
: 組與主持人,完全由公民自由發言和討論。
: 這時候從旁觀察,會發現某些公民在發言時所傳遞的資訊可能
: 不甚正確,錯誤的資訊傳遞,當然就會下出錯誤的結論。
: 但是根據會議的規則,任何公民及主持人以外的人都不能橫加
: 干涉公民的討論,因為凡事都有多方立場,如果某立場者跳出指正
: 公民言論的正確性,當然就會對其他立場者產生不公平,所以真的
: 完全就放任公民自己討論,有時候他們討論起來就把錯誤的資訊奉
: 為圭臬。
真的耶,我想這真的是大問題,
人對資訊的接收和理解,彼此之間的交談,的確常常會有誤差,
我參與的一些會議裡頭,也常常見到一些伙伴因為自己誤解內容,
反而在錯誤的前提下振振有詞地大發議論,甚至主導會議討論偏離主題,
有時候會覺得這樣其實浪費大家的時間XD,
更不用說會導致錯誤的結論。
其實,昨天,我自己在會議中就犯了同樣的錯誤,還以為自己很正確,
但是,同樣參與會議的伙伴,就用一個事實,單單一句話回應我,
我馬上就知道自己的發言和意見是建立在錯誤的資訊,
馬上就承認錯誤啊!
我想,第一、在討論前的專家提供資訊時,
應該要有確認大家了解議題事實和細節的機制,
說機制也不是什麼大的機制,
就是像學校上課,老師會問,瞭不瞭解啊?
大家有時候因為分心,有時候別的原因,
不了解也不不敢說,也不敢問XD
但是我想好的老師可以用簡單的話讓人了解深奧的觀念,
認真的學生會不怕羞地認真追問 ,尋求了解。
我想這是可以在專家說明的時候,
確認大家對提出的事實有相對正確程度的了解,
應該負責舉辦的同仁可以事前設想並處理的問題。
第二,每一個發言的公民(其實任何人)的發言要有具體的根據,
都要知道自己可能弄錯事實,要謹慎,也不要以為自己最懂,搶著主導議題啊!
第三、參與討論的伙伴,當發現發言有錯誤的依據時,
要能勇敢提出事實糾正啊!
要離開過去「心裡不贊同卻因為怕傷感情不說」的壞習慣!
第四、可以請crazybaby大提供會議規則給我看嗎?我好仔細看。
但我想,遇見明顯的錯誤事實時,應該可提醒啊,(主持人或秘書處應該可提醒)
我們要避免傳統教育給我們標準答案考試訓練,
造成我們思考僵化堅守教條的習慣啊!
: 這種問題,在公民審議進行的過程當中該如何避免呢?
: 也許有人會說,預備會議不是已經給公民上了兩天的課了嗎?
: 但是大家都不是天才,小時候上課都有可能搞不清楚老師在講甚麼
: 了,現在上這麼複雜的政策性課程、需要的知識這麼多,許多公民
: 又是第一次接觸相關資訊,哪可能每個環節都記得正確知識?
同上,這是訊息傳遞與接收的問題,
公民雖然不是天才,但是一定有足夠的能力了解議題,
就像以前一句話:「學生沒學會,有可能不是學生不好,而是老師不會教」
是授課與排教案排課程的問題,
說真的,我也覺得兩天的密集可能真的太趕,
那可不可以為了資訊正確了解,主辦單位不考量自己的方便,
用「少量多次」的學習概念,像每週一次一下晚上或下午,
總之,這應該是可以克服的技術問題,
目標就是crazybaby大說的「正確知識」啊,
為了這個目標,作法是可以調整的啊!沒問題的^ ^
: ╭─────────────────────────────╮
: │(2) 當公民不對話、不互相挑戰時? │
: ╰─────────────────────────────╯
: 公民因為彼此本來就是一張白紙,樂意理性討論和互相了解,
: 這本來是一件非常高尚的行為,但是在旁觀的過程當中,我卻發現
: 這當中有非常嚴重的盲點。
: 公民拒絕挑戰他人的觀點。
: 也就是說,有時候整場兩三個小時的討論下來,公民小組的成
: 員會有『各言爾志』的狀況發生,就是大家都很理性,理性到完全
: 不挑戰對方論點,變成各自表述、你講你的我講我的、大家和平微
: 笑點點頭完全不互相反駁的狀況,營造出一種理性和平的假象。
: 我想請問,這種狀況在公民審議進行的過程當中是常見的嗎?
: 我知道只有一種方式可以勉強解決,就是透過主持人提醒公民
: 要互相詰問、互相對話或辯論。
: 但是在觀察的當下仍然覺得這是公民審議的一個問題。
對啊,這個也是大問題,過去的教育和政治讓我們習慣不表達自己真正的想法,
但是,我想,如果在討論前,會議開始的時候,
如果主辦單位透過方式,讓大家了解他們討論的重要和意義,
有街頭的生命和人因為他們的討論將要受到怎樣的影響,
也許不會這麼事不關己的溫和了!XD
另外,這也是我擔心目前選擇公民的方式,
兩個假日的全天可用與有薪給的補助,
在台灣的社會篩選出的便可能是這樣的「和平理性公民」。
所以,也許公民的選擇機制也可以思考再調整!
: ╭─────────────────────────────╮
: │(3) 當公民討論的內容流於高道德、低實務性時? │
: ╰─────────────────────────────╯
: 討論政策──「政府該怎麼做」──是一個必須非常實務的話
: 題,也唯有以實務為基礎,立下的政策才有執行的可能性。但是公
: 民卻缺乏這種認知,以至於討論的時候時常會採用『高道德標準』
: 在發言。
: 甚麼叫做高道德、低實務的發言呢?以農委會的「流浪犬管理
: 政策公民審議會議」為例,公民表示「所有生命皆應被平等看待」
: ,但是事實上主流民意下某些動物就是家畜家禽、生來就是要被吃
:    ,這種高道德感的發言對於整體政策立定毫無幫助,偏偏公民們卻
:    很常採這種發言。
:      因為人類在面對群體的時候會習慣性包裝自己的道德觀。
:      不管是誰,都喜歡在發言時把自己的道德觀講得很崇高、卻忽
:    略實際上執行的程度可能很低。
:      這種「傾向高道德意識發言」的公民審議困境該如何解決呢?
嗯,「陳義過高」、「眼高手低」的確是我們受台灣教育者的大問題,
但是在現場實際經驗和感受的市井小民反而比較真實了解問題。
因此,可不可以在之前的了解上,
增加現場了解或實際操作的課程設計,
這樣,一方面避免因單純書面資料的想像和錯誤,
也可以幫助了解問題的全貌,
提出建議時也可以不會那樣不切實際。
另外,
參與過一個會議,
在討論時,主持人會在事前和討論中,先設定:「請大家要提出具體可行的建議喔!」
雖然大家還是會偶爾又講大道理,
可是會被主持人和大家想「這個大概不可行啦」被拉回來啦!XD
當然,高道德是好事,但是要做出來的高道德才有說服力和意義!
: ╭─────────────────────────────╮
: │(4) 當公民的論點前後矛盾時? │
: ╰─────────────────────────────╯
:   以農委會的「流浪犬管理政策公民審議會議」為例,因為題目
: 很大,並且從倫理、教育乃至於實際政策三大方向做探討,公民經
: 過連日的操勞馬不停蹄地討論,最後討論的結論有時候會出現前後
: 矛盾而不自知。
: 舉例來說,在討論倫理道德時公民表示「所有生命皆應被平等
: 看待」、「應有動物權」等,但是在教育以及政策的發言時,又主
: 張政府應該要立法嚴管寵物業。
: 這些論點分開來看都是極好的,合而為一的時候則毫無連貫性
: 可言,若主張動物平權、則根本不該有買賣動物及吃動物等事情發
: 生,這些論點上的前後矛盾,竟然毫無公民查覺。
: 請問這種荒謬的現象發生時,該如何去極力避免?
又是一個好問題!台灣人的邏輯啊!
根本的做法是教育部的課綱要好好認真調整,但是這不是我們現在能做的XD
(也可以啦,來寫信並倡議,但是需要不短的時間)
因此,在目前的教育下,要完全「避免」可能很難,
但是我想,台灣人的教育程度,一定可以看出自己的矛盾,
但是需要有人指出來,
因此,如果真的出現明顯不需在討論的「矛盾」,
可行的做法,
可能是需要有人指出來。(也許是公民自己,也許是主辦單位),
讓討論的公民們發現並了解,
公民應該有能力處理重新思考,並修正,
不會自己放任自己提出矛盾,
但是如果只是為了領錢,不知且不付自己會議結論有責任的參與者,
也許不會在意啊!
我想這也許也是我會希望這些參與者應該公布姓名的原因,
因為他們有責任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也希望有能力和了解的朋友,如carzybaby大,發現結論矛盾,
能對參與的公民提出來,
這樣也許比讓他們做出矛盾的結論,反而會有浪費大家時間和預算好一些,
畢竟都是我們大家的納稅錢啊!
還有,有一些觀念,如「動物平權」、「買賣動物」 等等是否矛盾,
也許兩天的時間,大家連概念和脈絡都還不了解,所以不知道問題,
也許真的需要更大的時程設計,讓大家了解。
但是也許單位主管往往會要求短期見效,
crazybaby大,也許夾在中間會很為難,
但是作為公民的我,會支持提出好的對策方案的基層公務員,
並在立法院要求立法委員支持。
: ╭─────────────────────────────╮
: │(5) 公民隱私權與個資法的問題? │
: ╰─────────────────────────────╯
: 最後一個問題,也是這次「流浪犬管理政策公民審議會議」當
: 中執行單位、委託單位、主辦單位及執行委員會等最頭大的問題。
: 現在新的個資法上路,所有對於個人隱私的東西都規定的非常
: 嚴格,偏偏公民審議的核心價值就是『公開』,唯有公開才有公正
: 可言,但是到底要怎樣公開?會議進行過程當中我們原本打算全程
: 錄影並上網公布,但是公民都只是一般民眾、他們並不希望曝光,
: 於是後來我們採取折衷的聲音公開方式,仍有位法律系教授提醒說
: 聲音也在個資法的保障範圍內,於是最後我們採「變聲處理」後網
: 路直播。
: 但是仍然有很多團體/民眾/記者質疑我們的處理方式,因為變
: 聲處理會造成聲音很不清楚。
: 然後在正式討論會議第一天早上的專家座談,呂家華身為公民
: 團體在執行委員會內的代表,提出建議說要全程錄影轉播,但是又
: 同時必須考量到公民不想要曝光,於是最後有錄影、但是錄影機始
: 終照地上,到底這樣的錄影轉播有何意義?
: 到底人民隱私權益與公民審議的公開,何者為重?如何兼顧?
: 如果今天是公民團體來辦這樣的活動,大可以衝撞體制、罔顧
: 個資法,就讓一切全程轉播,但是偏偏主辦單位是公家機關,公家
: 機關凡事都要講究依法,絕不能夠逾越法律半步。
: 農委會的「流浪犬管理政策公民審議會議」被很多人質疑不夠
: 公開,卻不知道在個資法的框架下,很多東西都遭到限制。
: 更遑論公民對於影像、聲音等的主張,是隨時可變換和撤銷的
: ,他們依法完全可以今天讓你拍、明天又說他後悔了不給拍。
: 請問在這樣的狀況之下,公民審議如何維持公開的原則?
這個問題,我在剛剛的回文有談到,
因為他們做出對國家人民權益有影響的決定,
他們也必須為自己的言論和決定負責,
何況,他們還有領來自全體納稅人的錢,
因此,必須要能接受大家的檢視和判斷,
因此,也許可以適用《個資法》第十六條之二「為維護國家安全或增進公共利益」,
「公務機關 得為特定目的外之利用」。
: ==============================================================================
: 最後,一點簡短的心得,民間團體與社會大眾對於公民審議的
: 質疑,時常環繞在「政府為何不採納」,但是透過我提出的問題一
: 到三,就會發現,公民的討論過程當中有時候會缺乏正確性、務實
: 性,於是最後難免導引出『無法執行的政策』,這其實就我在旁邊
: 一路觀察來說,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得可惜。
: 明明他們這麼認真、這麼熱誠地討論,卻因為某些資訊上的誤
: 差、或是不夠實務的考量,最後產出一本政府難以全盤採納的報告
: ,並不是政府打定主意管你去死就是不採納,而是其中難免有些太
: 過異想天開或不切實際。
: 不知道審議式民主是不是都有類似的問題?亦或上述的問題只
: 存在公民審議?希望一些有經驗的前輩們能夠給我一些意見。
我舉一百個手支持carzybaby大說的「正確性與務實性」,
首先有「正確和務實的知識與了解」,才會有可能會有「正確與務實的結論與建議」,
而這些得出的「正確與務實的結論和建議」也必須「公開」經過社會更多公民檢驗討論,
才可能更逼近「正確與務實」。
而這些擴大參與與建立共識的方向,我想絕對比一群「所謂專家」和「20位公民」更好,
crazybaby大,我想你已經開始一個正確的方向,
你的做法和深思和願意討論,我也覺得比其他的一些部會好很多,
您發現的這些因為台灣歷史與社會現況產生的問題,
一定可以逐步做技術上的調整以適合台灣的現況,
畢竟,我們知道我們要學習的是先進國家好的制度的精神,
而不是不變的全套移植,
現實的世界的確有一些重要的價值,但是的確沒有標準答案(或完美制度),
而是需要我們不斷思考調整改進的。
謝謝crazybaby大的努力,
我們需要這樣認真思考的公務人員!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