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儒學標題這方面的討論
還記得前一陣子香港c大提到西方人對於反思自己是很積極的
自己 有在追臉書儒禍這社團的文章
想到醜陋的中國人一書
想到文化大革命對於文物的破壞
大家可能還記得有個富豪說了 民主不能當飯吃 這句名言
讓人思考到在西方文化占優勢的現代上
該如何應對?
我覺得文化有分 無關對錯的 和 需要不斷改進的國家社會運作的兩個部分
無關對錯的文化必須拼命保留,這包括語言文字、建築、習俗、飲食、服裝
國家和社會運作的模式 就是要不斷批判去反思
譬如 對於政治運作的模式、官場文化的革新、家庭和企業的上司屬下關係
可是...目前的台灣反而是不斷破壞建築、忽視語言傳承
卻沒有大膽去改革官場文化和被灌輸的扭曲儒教思想
我想這些亂象導致了台灣目前的處境
在一堆人 哈外國的同時,往往只學到對方的表面
導致台灣政策被批評學得四不像
有些喝過洋墨水的教授,骨子裡仍是台灣式教育那風格,大概也是同樣原因
中國以山寨為名,那為什麼不去學歐美民主呢?
對於過去的文化 該如何保留和取捨,
學習對方的優點的同時,不捨去對自我的認同
不管東西方,以前總有很多迷信的習俗,現在當作文化歷史的驕傲好好珍惜
並不影響現在用科學證據處理天災的態度
台灣的人文教育或許就是 社會印象下,被忽視了
就算是有錢人 權貴也如此,別再用沒錢來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