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漂浪島嶼:我們留不住大溝頂嗎

作者: aimify ( 愛米飛)   2016-07-26 13:13:29
【轉錄來源】
蘋果即時
【文章標題】
漂浪島嶼:我們留不住大溝頂嗎
【完整內文】
高雄旗山大溝頂老街的太平商場,面臨拆除迫遷的命運,日前的拆除風波,引發關心的民
眾,抗議高雄市府的粗暴,並且視為苗栗大埔強拆事件的高雄翻版,聚集許多民間團體,
幫助大溝頂居民保護家園。
大溝頂太平商場的爭議,在於一排建於溝上的住宅型商場,在半世紀前是響應政府號召,
各自出資興建完成使用,曾經是地區最時髦的商場,如同旗山現代化的歷史見證。但是到
現今,政府卻以治水與危樓的理由,計畫強拆商場,迫遷居民,讓居民相當不服是治水與
危樓的理由,說明相當薄弱,甚至難以提出完整證據。
在群眾抗爭,高雄市府暫時緩拆下,高雄市政府表達當地衛生條件很差,廢污水直接排入
水溝。當衛生成為強拆的理由,反而落實大溝頂反拆遷自救會長期所指控的拆除原因,
不是因為防災,主要因為要美化溝渠,改善觀光經濟,增加停車空間,所以拆除商場。
「美化觀光」成為拆除家園的理由,讓人有些憂慮,如此「主觀」的美觀認定,符合誰的
利益?甚至又創造何種公共利益?甚至犧牲人民的權益?其實大溝頂老街衛生狀況不好,
政府的功能,該是透過污水下水道等公共建設,來協助改善,而非以拆除為解決的唯一手
段。另外,景觀水道的設計,再美的景觀,也不該是「去歷史化」,而是更該將原有歷史
,融入地景之中。
在大溝頂太平商場陷於強拆風暴之中,在台南也有一群西門商場的店家,抗議台南市府為
了修繕古蹟西門市場,卻將具有歷史感的西門商場部分店家拆除,成為再一起的老商場拆
除事件。
其實,早從台北拆除「中華商場」,歷經20多年後,開始讓人思考,台北中華商場幾乎可
說在1980年代,成為台灣人的共同記憶,不只是台北人的商業潮地,更是中南部青年的頂
港聖地,到台北旅遊的必到之處。當一個承載許多人民共同記憶的建物,完全遭到拆除,
縱使已經時隔多年,仍是讓人感覺惋惜,如果有所保留,現今是否有著新風貌。
在台灣,有許多老商場,建立年代都在50、60年代左右,成為當時的新商業中心,也是現
今許多長輩記憶之所在,當談論某地的繁華,一些老商場幾乎是不可忽略的歷史見證,甚
至唯一的見證。
但是諷刺是,這些老商場多半位於舊市區的中心,當舊市區老化,開始進行都市更新或美
化環境,這些多數屬於國有地的老商場,通常是優先被拆除的對象。於是,漸漸形成台灣
50、60年代的文化斷裂,也就是說可以看見百年前古蹟,可以看見最新的都更大樓,但是
一些50、60年代的文化資產,卻這個時代不斷拆除,未來將形成「文化斷裂」或是「特定
時代建築消逝」的現象。
其實,在日本同樣經歷相同過程,在拆除舊商場,改建新市區時,同樣發生著迫遷問題,
以及文化斷裂的現象,同時高額的徵收拆遷費用,新的商業大樓投資,未必帶來更高的效
益。於是急拆急建的手段放緩,反而是透過老商圈、老商場再造的方法,不僅留下歷史感
,留住原居民,甚至減少政府支出下,達成經濟與保存的雙贏。
金澤市的近江市場,北海道的狸小路商圈,那霸的牧志市場等,這些歷史悠久,在戰後改
建出現的舊商場、舊市場,都曾輝煌風光過一段歲月,也曾歷經落寞,但是所倖保留下來
,並且進行社區再造,現今反而以「懷舊歷史」的姿態,再度成為地區吸引遊客的核心,
進而帶動周邊地區的發展,形成一種擴大現象。
城市再造,拆掉老核心是最錯誤的事,不僅讓老建物消逝,更讓老店、老人物失散,讓地
區的珍貴事物消失,斷送地方最有歷史特色,深具吸引力的資源。在花蓮已經發生自由街
溝上人家拆除事件,當初也是以治水為名義,強拆房舍迫遷居民,現今卻是蓋出「日出香
榭大道」,讓人質疑為何以防災為名,行都市美化目的,甚至為了建了建一條毫無歷史感
的新道路,拆掉舊歷史,趕跑老居民。
從旗山大溝頂、台南西門商場,桃園東門市場,花蓮溝上人家,許多老商場、老商圈不斷
面臨拆除,該讓人們思考,如果城市更新,都是只靠拆除重建,那麼地區歷史感如何保存
?在地差異性如何突顯?如果都是一樣的新百貨、新廣場、新水圳,那麼吸引到當地的誘
因為何?何必舟車勞頓去看一樣的東西?
老商場在消失,消逝的不只是記憶,更是懷舊風的商機。
【轉錄連結】
http://m.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60721/912618/
【轉錄心得】
高雄的「河川」,是日治時期留下的舊房子
透過現有的木工技術,讓原貌再現。
每每摸著這建築物的木頭,就會感受那個年代的記憶。
我們沒有參與過,但是,透過這物件的留存,
我們可以去感受、去認識。
政府大舉都市更新的旗幟,對於舊事物一律趕盡殺絕,
而一般人民也會膚淺的認為,舊等於髒亂,拆掉砍掉重練是應該。
特別是在高雄,綠色執政,很多人其實不願意去得罪陳菊
於是在高雄想要聲援議題,是非常非常非常辛苦的。
可是,如果我們不願意站出來,
那麼,今天政府可以拆你家,明天政府就可以又因為哪塊地要來拆我家。
唇亡齒寒。
作者: Tomwalker (黃小羊)   2016-07-26 14:47:00
對裡面提到台南的部分有意見。拆的不是西市場,而是西市場旁的西門商場。可以參考https://goo.gl/88Z8Si 底下的留言。也可以用google map看一下,要拆的在googlemap上的地標是台南淺草新天地。用街景圖可以看到建築,並不是日治時代留下的西市場建物。
作者: sendicmimic (火腿哈密瓜)   2016-07-26 14:53:00
幾年前在講拉瓦克大概也留不住,現在只能掛白布條了
作者: chipher (紫星)   2016-07-26 22:58:00
明明就是佔用政府地,還有什麼好說的?你跟房東租房子,可以用住久了有感情為理由不搬家?
作者: Tomwalker (黃小羊)   2016-07-26 23:09:00
大溝頂的事不單純是佔用政府用地。我不認為高雄市政府現在的拆除作法正確。文中提到中華商場在1980年代是必去之地也不正確。1980年代台北經濟中心已經開始東移,中華商場所在的西區正没落中。中華商場建築老舊,也沒什麼美學保留價值。
作者: lbowlbow (沉睡的小貓)   2016-07-27 16:28:00
政府不正確,但居民的要求也不合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