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台灣長年來的勞動環境造成勞資關係對立,
在相關政策法規上便各持己見。不少資方代表
發言,就勞方聽來,就是壓榨勞工、死命要錢,
而有些勞方代表的發言或訴求,就資方看來,
簡直是要了他的命(指他的公司),就會拼命
運用各種關係反對。
而公民新創試圖透過「共管共決」(當然因考量
資金,故資方仍握有最後的決定權),讓更多勞
工朋友們能夠站到管理及決策的層面,如此較能
理解資方的立場,尤其是中小企業(暫不考慮大
企業,考慮到資金問題)。越多勞工朋友能夠了
解,越能夠調和出一種勞、資皆能接受的協商模
式。這種模式若能成功,可以傳遞給認同勞資共
存的朋友們,讓他們也可循此模式,創設公司。
如果能讓更多這樣的中小企業成型,那麼日後就
能夠更有力量影響勞資相關政策。
其次,因勞資一開始就一起規劃公司的模式(或
者代表公眾的資方代表,也有關注勞工權益的朋
友們),故在薪資結構設計上,會傾向取各行業
業界年資薪資級距的中間值,輔以年度利潤的特
定比例年終分紅(比例部份設定依實際獲利狀況
而定,故偏向浮動制)。以會計為例,假設業界
給新鮮人的起薪是26K-33K,那麼在公民新創的
會計新鮮人薪資,可能就會定在28-29K. 因薪資
結構是固定支出/營運成本,牽涉到公司長年的
營運成本,故就中小企業體質而言,是不可能設
定高薪結構。不過,勞方可以透過共決共管,瞭
解到公司年度獲利狀況,扣除掉預留下年度之基
本營運及特定比例公積金,然後依公司獲利狀況,
得到年度分紅。也就是說,雖然從大眾募資前幾
年的基本營運資金,但公民新創仍需要設定第一
年的營業目標是,至少要努力能夠打平。
有人可能會問,不是已經從大眾那裡募得前幾年
營運資金了,那從大眾募資而來的營運基金作何
用?事實上,先募集前幾年營運資金,是讓公民
新創能夠免除一開始就受到資金限制的(實質及
心理)壓力[可自行參考所有新創前幾年的資金壓
力;一開始資方主要不斷自掏腰包、甚至背負貸款,
財務壓力很大,資方所能想的,就是不斷cost down,
然後一個人多頭燒],讓大家可以專注衝刺。基
於大家相信自己是人才,故怎樣我們也得發揮自
己的本事,讓公司能夠賺錢。
此外,不同於一般新創之處還有勞方對公司的心態。
一般新創,主要是雇主自掏腰包,加借款融資等(
向朋友、向銀行),公司是「自己的寶貝」,全天
候投注於此,也因此,覺得自己勞苦功高,只要公
司有獲利,理所當然是我最大,而受僱者只是來上
班,投注的心力時間就一定,只要領給的薪資就可
以了(但卻要求勞方心態上也要像資方一樣把公司
當寶貝,這……可能嗎?)。相對地,公民新創希
望透過「共決共管」,讓勞方有相當大程度地參與
管理決策,這樣就不會一個人多頭燃燒,全天候都
要投注於此,也就是,大家一起分擔問題。同時也
讓勞方也能夠真正實質感受到公司是「我們的」,
而願意用心經營管理;碰到公司獲利不佳時,也真
心地願意共體時艱,一起設法渡過難關。
最後,這模式可以避免一般新創雇主個人的控管慾
過強或過度利益導向而造成的短視近利(一般新創
雇主個人的問題,大致就兩種,個人強烈推薦閱讀
上文提到的<<哈佛商學院最實用的創業課>>,該書
研究了相當多企業案例,從初創、營運、僱用、到
擴張等所面臨的各種問題)。透過共決共管模式,
公民新創試圖平衡個人過度權力欲及過度利益導向
所造成的困境。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