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女同性戀小孩為兒權挺身而出

作者: wyytwo (平安喜樂)   2016-11-08 13:15:19
【轉錄來源】
kairos風向新聞
【文章標題】
女同性戀小孩為兒權挺身而出 「不是有愛就可以成家」
【完整內文】
更新中譯完整影片。[註1]失竊的一代在描述過去澳洲白化政策的下一代。政府強迫將毛
利人的小孩與父母分離,並要求小孩學習白人的語言及生活方式,目的是使低賤的原住民
種族消失。影片主角以這樣的比喻來說明,若是政府比照加拿大的同性婚姻及收養政策,
孩童將被迫與親生父母分離(特別是她強調文件上撤除原先的血緣關係)[註2]凱蒂·浮
士德(katy Faust)美國人,背景與主角類似是在同性戀家庭長大,由兩位媽媽撫養。她
不認同同性婚姻合法,並進入澳洲聲援當地團體對政府說話。

來自澳洲墨爾本的24歲女子芳塔娜(Millie Fontana)去年受邀澳洲「為兒童發聲」(
Voice 4 Kids),在國會大廈演講。她分享從小在女同性戀家庭長大的遺憾,也認為擁有
爸爸媽媽理應是小孩的基本權利。她希望透過發言,能讓關心同性婚姻的澳洲政府,也能
聽見孩童的心聲。
就在澳洲面臨同性婚姻公投之際,24歲的芳塔娜站出來為孩童的權益說話。「我來此不是
為了反對同性婚姻,而是要講同性婚姻帶來小孩的影響。」她表示自己從小就在女同性戀
的家庭成長,可是從小她內心開始渴望有一個爸爸。
「我不知是自己是誰?」她坦言,沒有父親讓她對自己的認同產生迷惘。剛開始,她直接
把內心的疑慮跟媽媽講,「結果她們卻告訴我,有母親就夠了。」之後接連補上「其實妳
沒有父親、或是父親不被允許跟妳碰面」等等一連串理由,來掩蓋芳塔娜內心希望有父親
的渴望。
直到11歲,芳塔娜終於見到了父親,她笑說事實沒有媽媽所描述的可怕。「後來我跟表兄
弟姊妹碰面,最後也見到了奶奶。爸爸還對我說,我看起來是家裡最像他的女生。」她說
,那是她一生中最快樂的時光。
芳塔娜表示,同性戀社區打著「愛沒有分別」的意識型態,同時也灌輸社會大眾,親生父
母不一定都好,沒有他們一樣可以很快樂。但芳塔娜說,她並不認同這個觀點:「朋友的
愛就是跟父母就是不一樣,給的愛不同小孩感知的也不同。」可惜的是,小孩會被教導身
處在同性戀家庭感到自豪又快樂,但他們內心的感覺大多被淹沒。
「怎麼能把爸爸媽媽從孩子身上拿走,又期待對他們沒有任何影響?」
她同時也大膽地說,看到一些LGBT組織帶著小朋友穿著六色彩虹服跑來跑去,炒作光明面
讓她心生厭惡。「利用兒童宣傳永遠讓我感到噁心。」她表示,有太多的案例顯示,孩子
在敏感的年紀時會害怕說出來,他們大多在成年時才開始回想以前發生的種種,並重新整
理當時的情緒。「相信我,不是每個人都想成為六色彩虹的一部份。」
公開向他人分享自己的故事,芳塔娜不諱言表示自己從小得到穩定的生活還有愛,挺身而
出其實面臨很大的掙扎,也擔心傷害到她兩個媽媽。「但我覺得自己有責任講出事實,至
少是我內心的真實感受。」
「如果你的小孩告訴你,一個媽媽加一個媽媽不等於一個爸爸和一個媽媽的時候,大人們
要理解那是小孩本能的需要,而且事實也是如此。」她強調,愛跟家庭不同。愛有很多種
形式表現,但家庭仍需要一些必要的元素,如父母。少了這些元素,再多的愛也不夠。(
謝婷婷/綜合外電報導)
【轉錄連結】
https://kairos.news/55125
【轉錄心得】
※轉錄文章建議附上簡短心得 以利引起版友討論 (請按CTRL+Y刪除)
同性婚姻對下一代的影響很大
真的需要多加考量
而非只是說愛要平等
當你的愛對孩子造成多大的影響時
若還是一昧孤行
就只是想達到目的罷了
作者: lion1227 (阿達)   2016-11-08 13:45:00
......如果找到同志兒女贊成意見你就會贊成嗎?
作者: dreamnook (亞龍)   2016-11-08 14:03:00
別鬧了 無論在哪種家庭 孩子就有會受到家長的影響
作者: Tomwalker (黃小羊)   2016-11-08 14:16:00
喪偶單親家庭長大的小孩,要求上帝復活死去的父/母親以使小孩成長中能有雙性尊親。
作者: mason710 (我不是妳想像的那麼勇敢)   2016-11-08 14:36:00
狂信者
作者: teamax (大肥精英)   2016-11-08 19:38:00
被養這麼大還敵對死在路邊算了
作者: LovedayM (艾日‧曉敏)   2016-11-08 21:08:00
那麼被異性戀家庭虐待的小孩都可以出來反對異性婚姻了
作者: kathyfour (萬華郭宵夜)   2016-11-08 23:33:00
叭叭! 為何我沒有兩個媽媽!
作者: song7775 (凜透)   2016-11-09 00:46:00
作者: Viajamos (夜郎)   2016-11-09 06:00:00
這是假稻草人吧,重點現在待領養的孩子並非被強行從父母身邊帶走,跟澳洲"失竊的一代"又怎能類比?
作者: twsoriano (卡位)   2016-11-09 06:26:00
一般來說同性戀收養的兒童是去孤兒院領的,所以根本沒有一對父母這種選項,只能在兩個媽媽和孤兒院之間比較
作者: aimify ( 愛米飛)   2016-11-09 12:48:00
異性戀一堆子女看自己家長不爽,怎不見妳跳出來要公投應該拒絕異性戀家庭?
作者: Kazamatsuri (專業領隊)   2016-11-09 14:36:00
風向新聞不喜歡「腥羶色、仇恨、謊言」的媒體文化?Google「愛傳資訊媒體發展協會」會得到"有趣"的結果
作者: uujidggl (幼)   2016-11-10 06:21:00
異性戀小孩過的不爽可以報名嗎
作者: Belialdeng (風滿樓)   2016-11-13 02:01:00
單親家庭要表示崩潰了
作者: lesailes (Audrey)   2016-11-14 21:45:00
看到你帳號後面的“平安喜樂“,嗯……噓回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