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otfs2013 (aotfs2013)
2016-05-02 17:35:09https://goo.gl/rFuIf6
桃鐵地下化效益大 準總統蔡英文相挺
昨(卅)針對部分媒體報導,桃園市長鄭文燦代表桃園市政府做出聲明,聲明中指出,準
總統蔡英文女士已允諾,新政府將一步一步完成桃鐵地下化的建設。
此外,準交通部長賀陳旦也反駁部分媒體的錯誤報導,指其並未反對桃鐵地下化之政策,
同時,桃園市長鄭文燦也表示,將向賀陳旦部長親自溝通,讓他完整瞭解桃園鐵路地下化
的政策。
桃園市長鄭文燦強調,桃園鐵路地下化不只是桃園城市發展的關鍵建設,更是整個「首都
生活圈」整合的重大建設,獲得大多數市民支持,桃園市政府一定會堅定不移地推動是項
建設。
桃園市長鄭文燦上任初即積極推動桃園鐵路地下化建設,目前已於交通部辦理審查作業中
,總預算規模約1030億,預計設鳳鳴、桃園、中路、永豐、內壢、中原、中壢、平鎮等八
站,預計於2025年通車。
(桃園編輯部/編輯中心/編)
作者:
ji394xu3 (薩埵十二惡皆空)
2016-05-02 17:56:00浪費錢又浪費時間
作者:
omkizo (陳武愛帶你笑掌)
2016-05-02 18:26:00翻估狗蔡英文只有說有條件支持 尊重地方民意蔡英文也不敢把話說死 就胖周瑜一直自high
作者:
enternal (LaqiTruku)
2016-05-02 18:31:00真的只有1030億……以上唷~
作者:
jgfreedom (jgfreedom)
2016-05-02 18:49:00市府一定是估最低的,所以1030億起跳無誤
作者:
cbate (自由是用錢買不到的)
2016-05-02 18:57:00去年小弟就預言過了,桃園鐵路地下化經費根本不是問題,民進黨執政預算編列很簡單的30年後地下化竣工再回來這裡看當初反對的板友笑話,讓我想到政治大學的教授
作者: fufufugogogo 2016-05-02 19:01:00
推百年建設一等公民 花個一千多億30年又如何
30年後地下化失敗再回來這裡看當初支持的板友笑話XD
作者: ROCAF (宅宅軍曹) 2016-05-02 19:06:00
叫海空軍不要買武器就有了啊
果然又出現地下化就是「高貴」的說法了,到時候沒錢就不要怪東怪西
看來根本就沒有記取台北段地下化後所帶來的影響的教訓嘛雖然說台北段有兩股是被高鐵幹走的
地下化要是真的可以說服大家 這邊的風向就不會這樣了地下化就是沒有z>b 拿出理論來說服大家 不要用空泛的理論編織一等公民的美夢
他只會拿機場和直轄市在那邊跳針而已。今天桃園還是縣的話看他還能拿甚麼來講
所以以後只要執政換人,之前的工程即使都沒問題也都可以喊卡囉?反正只要一句我是為人民就好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16-05-02 20:59:00台北地下化有什麼教訓?鐵道迷比較不爽?本來就是工法.經費選擇而已 高架擴線也沒理論上那麼容易
作者:
ji394xu3 (薩埵十二惡皆空)
2016-05-02 21:01:00↑↑ 莫忘納莉颱風成了地下水道...經費:多了700億以上。工程期:2030年後才有機會通車徵收:地下化比高架化還要增加徵收土地房屋客觀條件都講不出為什麼早就"進行中"的高架化要喊卡改地下化 只會扣帽子說鐵道迷不爽....my god
作者: Overground (Transport for London) 2016-05-02 21:05:00
捷運遇風災也是下水道,後面地下段照樣蓋啊 XD高架擴線,土地不足一樣要拆房子
作者: Overground (Transport for London) 2016-05-02 21:10:00
有錢有地,括現有什麼難,台北地下段四線就是擴來的啊
作者:
omkizo (陳武愛帶你笑掌)
2016-05-02 21:10:00大深度潛盾
作者:
ji394xu3 (薩埵十二惡皆空)
2016-05-02 21:11:00還有地下化在中壢平鎮一帶造成千分之14到千分之24不等的坡度
作者:
ji394xu3 (薩埵十二惡皆空)
2016-05-02 21:12:00捷運可沒說"堅持地下化"阿~~環狀線/萬大線二期/三鶯線/淡水線部分/文湖線 捷運可沒像鄭市長把高架化當成落後的象徵至於台北市區 那是因為捷運要在"既成道路"興建 當然只能
作者:
omkizo (陳武愛帶你笑掌)
2016-05-02 21:14:00機捷臺北段表示: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16-05-02 21:14:00南鐵的情形改高架化一樣會遇到抗議 而且連西側原來沒意見
作者:
ji394xu3 (薩埵十二惡皆空)
2016-05-02 21:14:00選擇地下化爭取更多平面道路的容量 但是桃園鐵路根本就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16-05-02 21:15:00也會抗議 因為高架過分接近鄰房了
作者:
ji394xu3 (薩埵十二惡皆空)
2016-05-02 21:15:00不是在既成道路立體化
作者: Overground (Transport for London) 2016-05-02 21:18:00
淡水線地下段表示: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16-05-02 21:18:00捷運沒堅持底下化? 除機捷台北段以外 還有北環段台北段
作者:
ji394xu3 (薩埵十二惡皆空)
2016-05-02 21:18:00機捷臺北段那是因為有市民高架/環快高架
作者:
ji394xu3 (薩埵十二惡皆空)
2016-05-02 21:19:00淡水線全線多長?地下化段也不過是那一小段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16-05-02 21:19:00你沒看過原始計畫吧 你說的市民高架根本不構成問題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16-05-02 21:22:00環狀線/萬大線二期/三鶯線都沒既成道路?
作者:
ji394xu3 (薩埵十二惡皆空)
2016-05-02 21:22:00反觀桃園車站~內壢車站還有一大段南側都還是農田一大片環狀線/萬大線二期/三鶯線 ->是台北市區嗎環狀線是當初蓋台64線也早就預留了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16-05-02 21:24:00反倒北高鐵路地下化"前"有啥既成道路?
作者: Overground (Transport for London) 2016-05-02 21:24:00
原來木柵線行經的既成道路不是台北市區 XD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16-05-02 21:25:00所以差別就在台北市區嗎XD知道您的看法啦
作者: Overground (Transport for London) 2016-05-02 21:26:00
台北市區的既成道路比較值錢無誤,包含原淡水鐵路用地
作者:
ji394xu3 (薩埵十二惡皆空)
2016-05-02 21:26:00所以文湖線是中運量系統阿 看不出來差別嗎
作者:
ji394xu3 (薩埵十二惡皆空)
2016-05-02 21:27:00嚴格講文湖線應該是輕軌捷運 只不過2節改4節罷了
作者: Overground (Transport for London) 2016-05-02 21:27:00
....原來我是中運量
作者:
ji394xu3 (薩埵十二惡皆空)
2016-05-02 21:27:00機捷也是中運量
作者: Overground (Transport for London) 2016-05-02 21:28:00
原來跟高運量一樣土建規格的系統還能叫中運量,真會轉
作者:
ji394xu3 (薩埵十二惡皆空)
2016-05-02 21:29:00哈欠 桃園機場捷運本來就是中運量
作者: Overground (Transport for London) 2016-05-02 21:30:00
那高捷應該是低運量了哈哈哈
作者:
uu26793 (不太友善 刻意解讀)
2016-05-02 21:32:00原來運量不是看車子能運的人而是看底下的柱子啊
作者: Overground (Transport for London) 2016-05-02 21:35:00
什麼叫輕軌捷運,什麼叫重軌捷運可以去查查
作者:
ji394xu3 (薩埵十二惡皆空)
2016-05-02 21:35:00作者: Overground (Transport for London) 2016-05-02 21:37:00
記者的話也能信 XD 車廂規格小在哪?
作者:
ji394xu3 (薩埵十二惡皆空)
2016-05-02 21:37:00列車的運量不是用實際營運後的載客數在區分的 好不好關記者什麼事 官方版本的紀錄也是講機場捷運是中運量"新北市政府交通局主任秘書吳國濟口述" 就算你要賴記者頭上 人家記者也是引述行政官員的話
作者: Overground (Transport for London) 2016-05-02 21:40:00
一節車廂可以載200人叫中運量,台鐵180人也算中運量了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16-05-02 21:47:00台鐵本身就是高運量了 高架或底下都只是選擇的一種罷了地下化或高架化有各自的問題(工程.都市.營運)要處理
作者:
uu26793 (不太友善 刻意解讀)
2016-05-02 21:50:00不過有人拿實際運量來酸系統設計運量也是滿呵呵的
作者:
ji394xu3 (薩埵十二惡皆空)
2016-05-02 21:52:00機場捷運一列直達車載運400多人/普通車800多人,平均每小時運量7600多人 那兒符合重運量?
作者: Overground (Transport for London) 2016-05-02 21:55:00
所以載客數對高架或地下工法選擇的影響差別是?
作者:
ji394xu3 (薩埵十二惡皆空)
2016-05-02 21:55:00中運量運量每小時5000~25000人(文湖線尖峰時段每小時運量14000人)台北市區的重運量捷運路線在既成道路興建所以才地下化阿桃園鐵路立體化是在既成道路興建壓迫到平面道路車輛?
作者: Overground (Transport for London) 2016-05-02 21:57:00
原來淡水線是既成道路...
作者:
ji394xu3 (薩埵十二惡皆空)
2016-05-02 21:58:00像桃園捷運綠線蓋在既有不大的中正路上 當然只能地下化
作者: Overground (Transport for London) 2016-05-02 21:58:00
原來台鐵台北市區和高雄市區也是既成道路...
作者:
ji394xu3 (薩埵十二惡皆空)
2016-05-02 21:59:00淡水線就那一小段地下化而已台北市區的發展密度跟道路車流量是桃園能相比???你到底來過桃園沒??桃園~內壢中間有一大段南側都還是農田耶
作者: Overground (Transport for London) 2016-05-02 22:10:00
只講有利自己的很難論證啊,有一大段都是住宅看不到?還是乾脆桃園區高架中壢區地下 XD
作者: ekes11 (我愛鈔票) 2016-05-02 22:20:00
高雄捷運現在因為只跑一組3節(每列車1000多人)每小時單向運能1萬~2萬多,基本上系統提供的運量比機捷高
台北市區的道路有限又無法有效增加當然鐵路或捷運多數選擇地下化以爭取更多交通空間,桃園還有地方可以規劃新闢道路或快速道路並不需要像台北市那樣捉襟見肘非要地下化不可...
作者: Overground (Transport for London) 2016-05-02 22:42:00
樓上的論述合理得多,只會去套用X運量/既成道路/市區這種反例一堆的case來舉例根本只會被打臉另外高雄捷運三車的載客量是750人(每平方公尺五人計)運能比機捷四車還要低
作者: Overground (Transport for London) 2016-05-02 22:46:00
j大論點是高運量走既有道路才要地下化啊,淡水線就爆論點一樣,論述不同 XD 舉例舉得太差了
作者: Overground (Transport for London) 2016-05-02 22:50:00
很顯然是農田還是住宅,也不是選擇地下或高架的理由
作者: ekes11 (我愛鈔票) 2016-05-02 22:50:00
都市捷運鐵路系統設計容量計算列車之站立乘客密度是每平方公尺7人
作者: Overground (Transport for London) 2016-05-02 22:51:00
每平方公尺7人是車輛載重設計數值
市區內還有大一段農田 代表發展程度跟台北市區有落差不同發展程度的都市本來就不能同樣標準 那樣舉例並沒有什麼問題
作者: Overground (Transport for London) 2016-05-02 22:55:00
當然有,溪口地下段、機捷機場段和體育大學段都不符此環境要件
作者: ekes11 (我愛鈔票) 2016-05-02 22:55:00
判斷中運量或重運量是依造"設計容量"
作者: Overground (Transport for London) 2016-05-02 22:57:00
依據設計容量的話,機捷4車每平方公尺7人共可載1100人
作者:
uu26793 (不太友善 刻意解讀)
2016-05-02 22:59:00所以你到底要用5人還是7人算?
作者: Overground (Transport for London) 2016-05-02 23:00:00
不管用幾人算,高運量三車運能還是小於四車
好在用來討好地促會那群既得利益者啊反正他選完這四年拍拍屁股走人,以後桃園財政惡化關我
作者:
jago (家狗)
2016-05-02 23:02:00機場捷運是直達車跟普通車交叉發車(直達車的運量比普通車低)
作者: ekes11 (我愛鈔票) 2016-05-02 23:30:00
退一步算 用每平方公尺5人算 機場捷運是 直達車一班(400多人) 普通車一班(800多人) 不是每班車都普通車(800多人)在跑 設計每小時運量一定比高雄捷運一班(750人)算下來還低
話說機捷台北段是台北市自己出錢改地下化的吧 桃園也可以自己拿錢出來地下化啊
作者: Overground (Transport for London) 2016-05-02 23:45:00
直達車一列400人是以每平方公尺2.5人去計算的基準點先定義清楚再來計算吧
機捷出國旅客持大件行李的比例比通勤捷運高,所以在評估每列車的載運人數要比一般捷運列車還低台北捷運重運量:1.松山新店線->既有道路(地下化)2.信義線->既有道路(地下化)3.板南線->既有道路(地下)很顯然地下化可以避免高架化佔用現有車道。4.淡水線->台鐵路廊(民權西路~台北車站地下化,其他高架+平面) 淡水線反而說明了不是蓋在既有道路上的重運量就沒有全面地下化的必要。至於台鐵不是在既有道路,為什麼台鐵台北地下化?那是因為台北市區道路擁擠沒地開新路了,才要靠鐵路地化騰出路廊興闢市民大道/市民高架分散交通。桃園~中壢就台一線+後來的文中路,道路選擇那麼少,不去思考興建替代道路跟快速道路,卻把腦筋放在鐵路地下化?桃園又不像台北市沒地開路了...文湖線可以高架的一部分原因是台北市區的南北向車流小於東西向車流 復興南北路(40米)跟敦化南北路平行距離也只有500公尺 車流也還可以分散到敦化南北路
作者: ekes11 (我愛鈔票) 2016-05-03 07:27:00
機捷台北段改地下是因為台北車站周邊大樓林立又有高架橋跟橋樑,為了降低天際線視覺壓力才轉地下,而且台北市允諾負擔增加的經費
作者:
newasus (我是蘿莉控我自豪)
2016-05-03 09:25:00怎樣都好只要不要拿我的稅金去桃園多的錢叫桃園自己付
作者: Overground (Transport for London) 2016-05-03 12:16:00
桃園就是沒地開路了,才要搞園林大道,你知道台一線的服務水準多少嗎?台北就是為了蓋東西向快速道路,才有市民大道,結果叫桃園自己找其他地方蓋?
蓋園林大道就能疏解台1線的流量?桃園本來就應該找其他地方蓋,台1線的路廊就算蓋像市民高架那樣的道路,屆時只是換成塞高架而已嚴重點就像台64與下方的景平路,上面塞下面也跟著塞,有比較好嗎?還不如把文中路往西延伸,最好蓋高架上去,解決桃壢間沒有快速道路的問題,又能減少民房拆遷
作者:
ji394xu3 (薩埵十二惡皆空)
2016-05-03 15:44:00can大正解 桃園中壢間要蓋快速道路應該蓋文中路或大湳廣福路的附近 桃園又不像台北市區生不出地來只能靠鐵路地下化來爭取土地
作者: ekes11 (我愛鈔票) 2016-05-03 16:01:00
推文中路高架快速道路+ 東端可以接南桃園交流道到藝文特區西端可以接內壢交流道接中壢環北路,不僅避開台一線交雜車流,也能分散部分國道一號的通勤車流,反而鐵路原線高架快速道路把車流都引進中壢車站跟桃園車站周邊 這二個車站周邊的平面道路根本無法負荷那樣龐大的車流台鐵高架化300多億+文中路高架快速道路500億=800億台鐵地下化1000多億+上方高架快速道路500億=1500多億從經費上看 也沒理由去挑一個比較貴又沒有比較強的方案
作者: Overground (Transport for London) 2016-05-03 21:12:00
多開路即使無法完全紓解,那台北為何要蓋市民大道?台北東西向道路這麼多,有差一條市民大道?邏輯不通啊更不用說高架化後,橋下空間也是開闢道路,也要反對?反地下化反到無視現實交通問題,要怎麼說服人相信專業
作者:
ji394xu3 (薩埵十二惡皆空)
2016-05-03 21:27:00台北市的交通流量大 當然有差那一條市民大道
作者: Overground (Transport for London) 2016-05-03 21:28:00
要看的是道路服務水準,不是總量
作者:
edos (DOS)
2016-05-03 21:48:00台北市主要東西向道路都塞爆了
不是光看道路服務水準這麼膚淺,當年十八標汐五高跟市民大道/高架陸續開通才讓國道一號(台北段)壓力得到舒緩桃園需要的是有效的快速道路 不是鐵路地下化
還要歸功於台1線高架連接忠孝橋與中山高架,不然市民的車流怎能光靠忠孝橋消化?把北市的東西向道路想得太強了吧?嚴重懷疑某O根本只會以台北看桃園,完全不了解桃園的交通生態與台北大不相同桃園沒地開路?那地圖上的農田與水塘是怎麼一回事?
https://goo.gl/zKDPMG還有,台北可是有捷運加持,桃園除了機捷以外都沒有任何一條捷運,僅僅靠園林大道來疏解根本就行不通!說別人反地下化無視現實交通問題,我才要問你根本無視桃園交通生態與台北完全不同的問題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