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BABYINCAR (BABYINCAR)
2018-04-26 23:42:35台北車站遷至現址也將近30年
就算目前可用
再過20年是否可用仍是變數
如果真的需要改建
感覺會是很大的工程
而且現在台北車站附近好像沒那麼大的空地了
不知道交通部或台鐵是否有規劃台北車站的改建計畫呢?
以政府的效率
就算30年後才要做
大概現在就需要規畫了
作者:
access (office)
2018-04-26 23:47:00拉皮就好了,要改建甚麼錢太多也不是這樣花的
作者:
Stan6003 (巨猩)
2018-04-26 23:49:00你覺得建築有那麼脆弱?
可用指的是空間運用吧,但該有的也都有啦就是轉乘通道長了那麼一點點...
作者:
busgoer (巴士狗兒)
2018-04-26 23:59:00我反而覺得是轉乘通道開太多,條條大路都互通的下場就是路痴走到條條通道都不通
以現在的建築技術根本不會考慮到遷移,是打算遷去哪?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8-04-27 00:10:00這篇根據RC壽命50年論嗎?或許可觀察1927年的東京銀座線?
台南,嘉義,彰化,新竹,桃園...這些車站的改建急迫性跟必要性都遠大於還很年輕的台北車站
作者:
wcc960 (keep walking...)
2018-04-27 00:26:00改建就算了,有什麼理由需要"遷址"?
作者:
hpbl (頂)
2018-04-27 00:28:00古蹟不應該任意改建,應該是保養維護比較好我不是指北車
作者:
vhygdih (ATJ)
2018-04-27 00:52:00RC 50年是一般住宅標準, 公共設施不會用這個標準, 豪宅也會用的更嚴謹, 不然古蹟是怎麼活到現在的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8-04-27 01:25:00紅磚房反而沒有50年壽命論
作者:
shter (飛梭之影)
2018-04-27 01:47:00如果1F以上建物改建,B1到B3有可能繼續正常營運嗎?
作者:
wcc960 (keep walking...)
2018-04-27 02:30:00就算改建也是先拆舊再蓋新的,有什麼理由兩者要同時進行?就搭臨時站,東京、名古屋、京都、札幌、博多車站等皆如此案例太多族繁不及備載現在進行式的還有橫濱、千葉、澀谷車站等
覺得拉皮後已經好很多了 建築造型要再改的話應該也是很久以後的事
一般鋼筋混凝土構造建築物使用年限是55年,不過透過成分調整可以將大型工程如橋樑隧道等拉長至100年,鋼構則看防鏽處理,許多電塔採熱浸鍍鋅防鏽,自使用日治至今不過嘉義亦為RC構造,為縱貫線上之首次應用,1933啟用至今日已近85歲依舊硬朗
台北市很多比台北車站還老的公寓都還健在 你想太多了
本來要拉皮 被已故的原建築師沈祖海家人反對但最大的問題在營運的人 台鐵不倒 台北車站不可能會好 地下層室內整修過還是一副鬼樣。而且為什麼不google一下台北車站拉皮呢 這是年經文好嗎
作者:
hicker (救護車專載笑到腹肌抽筋)
2018-04-27 09:10:00但拉皮改善 程度也是有極限的 骨架才是問題的根本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18-04-27 10:17:00新聞是說沈祖海的事務所反對 但其實沈祖海事務所在他去世後沒幾年就解散了 也許是問到之前參與的合夥建築師吧 而且
作者:
ji394xu3 (薩埵十二惡皆空)
2018-04-27 10:18:00不過再怎麼拉皮還是有年限,100~200年後終究要面對這問題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18-04-27 10:19:00尊重家人/建築師我持保留意見 像桃機T1有問過林同棪或他的顧問公司嗎XD 我覺得就是場面話啦
不過桃機T1這種抄的四不像半殘設計拉皮改掉還比較不丟臉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18-04-27 11:15:00台北車站也沒什麼原創性啊 不就是官樣建築加個大寶蓋嗎XD現代建築結合中國建築最好的就王大閎的國父紀念館 其他就真的是幾何建築體+斜屋頂寶蓋頭而已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18-04-27 11:42:00中正廟才是中華民國政府不尊重建築師的鐵證 有興趣去查中正紀念堂競圖的故事吧XD 最後改成太廟只能說貼切像國父紀念館是也有要求改圖 但起碼一來一往結果還不錯中正紀念堂就真的完全無視競圖結果蓋出個太廟建築出來
個人認為是地下內部結構比較大 外觀在之前拉皮後有好一些
作者:
sj4 (sj4)
2018-04-27 13:05:00雙子星還會蓋嗎?
建築師家人有什麼立場反對?這麼偉大?建築師出錢蓋的?拿錢設計成這種土樣,不求償就該偷笑了
作者:
mackywei (唔嗯...)
2018-04-27 14:39:00土樣 XDDDDDD
作者:
ji394xu3 (薩埵十二惡皆空)
2018-04-27 14:53:00審美觀見仁見智,至少現在的台北車站我覺得還挺好看...
作者:
jago (家狗)
2018-04-27 14:56:00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18-04-27 17:02:00不一樣 說起來跟當初的日本帝冠式還比較類似 大阪車站2代那個就是1930年代的國際現代主義式樣 而後來日本為了帝國所以硬加個帽子叫帝冠式 中華民國是遲至1980年代也在加寶蓋 說好聽叫現代中國式樣 事實上都只是加個官帽而已成功融合出所謂中國現代風大概只有王大閎 其他人只是依樣畫葫蘆 台北車站 還有退輔會大樓(榮光大樓)都是這種例子
作者:
wcc960 (keep walking...)
2018-04-27 18:06:00時間有先後但脈絡是一樣的,就KMT時代有中華民國美學但日本近代化期間也是蓋出一堆俗不可耐的車站大樓
你現在覺得以前的設計土 當幾十年後 後代也會覺得你現在的設計很土
樓上此言差矣 路易・康.黑川紀章.丹下健三.王大閎.貝聿銘 這些建築師的老作品現在拿來看還是一樣優美經典能經歷時代考驗的設計才是好設計當代北車的建築比例根本就被硬改過 完工的那天起就已經沒辦法讓人對其讚賞 現在拉皮清潔過也只是變乾淨罷了不過認同與其重新大興土木 不如好好整合北車周邊廣場的各式運具及行人動線還有雜亂無章.美感不佳的地上物
我反而想要台北車站變成只有一樓的出口 不要蓋高樓大廈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18-04-27 21:17:00就說了台北車站徒具其形而不得要領 並不是接受那個時代的建築概念 國父紀念館就是翹楚 而台北車站就是邯鄲學步國父紀念館比例線條在今日更顯優雅 而車站就是比例失調像日本那些現代風潮的車站也拆了不少 如舊京都車站 現在的台北車站也就是那個屆時可拆的等級罷了
以前車站是車站 台鐵局辦公室在舊的鐵道部 後來就是改成台鐵局辦公室 車站在地下而已
作者: ekes11 (我愛鈔票) 2018-04-27 21:53:00
說真的,吹毛求疵什麼符不符合那種風格,非常無聊,只要看起來覺得好看就好了
外觀確實可以透過拉皮改造一下 不然目前真的好土...有年紀的經典的建築物很多 但台北車站只是土...
作者: ekes11 (我愛鈔票) 2018-04-27 21:55:00
什麼比例不比例的,手機過去從4:3到16:9到18:9,還不是隨時間演進,喜歡的就喜歡,不喜歡的就不喜歡而以...
作者:
DDJJ1069 (DJ Tom)
2018-04-27 21:57:00我覺得現在台北車站還蠻好看的,不覺得土,心中有佛見人見佛,心中有屎見人見屎(典故自蘇軾....)
作者:
AAPL (NASDAQ:AAPL)
2018-04-27 22:43:00純推沒求償就該偷笑了
作者:
CORSA (重型爬行獸)
2018-04-27 23:02:00遷建改址?!那只有將南港新車站改名成「臺北車站」而已而柯P其實在西站爭議時已經透露出有這樣的想法了~
作者:
eslite12 (recta sequi)
2018-04-27 23:32:00當初台北車站有高樓派跟低樓派大戰 地鐵處省府北市亂鬥最後又因為空間需要硬把房子拉高 能把為經設計直接加高以致比例失衡動線紊亂的建築物講成單純審美觀問題的人其實也不用評論任何建築的美醜了
作者:
DDJJ1069 (DJ Tom)
2018-04-27 23:50:00動線亂是因為已經年代已久,再加上又混入不在設計內的高鐵,但老實說跟那些日本大車站相比,台北車站也沒多動線亂比例失衡拿來講就真的很無聊,請問怎樣寬/高是正確比例?比例正不正確或美不美觀也不過隨人心證的東西,你認為台北車站加高是比例失衡,但人家看了覺得能接受就行,這玩意兒本來就是創意無限
回到原問題 不動華山的話鐵路沿線應該沒啥地方好開發了
作者:
wcc960 (keep walking...)
2018-04-28 01:32:00台北車站動線亂其中一點是高鐵/台鐵出入口分開吧
作者:
ciswww (Farewell)
2018-04-28 03:11:00作者:
shun01 (老胡做13年,青沼瞬活14年)
2018-04-28 03:39:00所以我比較好奇怎麼沒人拿油漆潑那些搞出現代主義建築的大師墳墓?
cis大那個近似原比例的圖真的比較醜耶同意xy大 北車這次經過維護拉皮以後,我也覺得還不錯
作者:
chewie (北極熊)
2018-04-28 12:43:00不符合風格只是文雅點 說穿了就是不好看另外如果你要師法古典 比例就是最重要的要素 詳營造法式如果要學古典卻又不重視比例 結果就是台北車站的頭重身也重的不自然 倒不如揚棄那個斜屋頂 蓋個真正的方盒子也好
好不好看就只是個人主觀,樓上2個說不好看,但也有人說好看,地球又不是繞著某些人的審美觀在轉而已參考古典可不代表要"全盤接收",這點在藝術早就沒有爭論,例如裝潢風格,有古典風格,也有"新古典風格"甚至到了當代百花齊放,混搭風格也自成一派了...
作者:
jago (家狗)
2018-04-29 09:32:00工業革命以前的古典主義跟18世紀中葉以後的新古典主義,雖同宗,但表現上也是不同,用什麼比例去框限,進而批評其美醜,真是讓人傻眼,開宗明義就是"蓋車站",又不是蓋"古代宮廷",師法其某些特色也要被這樣吹毛求疵,那以後誰還敢談創意? ex.把"文化石"塗成白色灰色,在古代紅磚文化眼中而言,根本是不倫不類了吧 XD
作者: AndreYangMan (oh no~) 2018-04-29 13:28:00
...也難怪島上一堆突兀歐風皮集合住宅還有人說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