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清代鐵路蓋得很差
跟西方現代意義的基礎設施還有不小的距離
仍然有相當的政治重要性
對於中國認同比較強烈的歷史觀點而言
清代鐵路證明了台灣現代化是中華民族的歷史成就
以此淡化與跳過日本殖民帝國更全面的現代化工作
如同過去教科書強調大中華下的台灣的歷史觀點
吹捧中國人統治對台灣一脈相承的現代化與歷史進步貢獻
要為了原地保留歷史遺構而去指定遺址
正是為了未來博物館般的展示鋪路
展示牽涉自然會牽涉到國族建構的認同政治問題
對於著重在展示日殖現代性的當代台灣民族主義者而言
和國族建構不太相關的清代鐵道
估計是不會比軌道和都市土地開發重要
所以鄭文燦市府對這項文資愛理不理
但對於新上任的國民黨市府而言
我認為現地保留繼續延宕
或是只少拖到總統大選後的可能性是很高的
倒不是文史團體和考古公司有多神通廣大
還是張善政是在乎文史的古鐵道迷
而是清代鐵道遺構是玩弄認同政治的大好材料
畢竟台灣從沒有出土過這麼多清帝國在現代化建設的明確證據
這個遺構的展示恰好能拯救被台灣歷史學界放棄很久
且在大眾認知日漸衰微的大中華在台灣的國民黨式台灣史論述
張善政與國民黨勢必要拿來操作一波中華民族國族建構
我自己更傾向認為沒有什麼按著年份科學客觀的文史價值
歷史價值全都是選擇性與詮釋性的產物
什麼要留要記得 什麼要留要遺忘
終究是特定集體的自我認同、價值選擇和意識型態的結果
更何況是為了原地弄一個清代鐵道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