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我與紅樓夢的結緣

作者: hundreder (hundreder)   2013-09-24 19:46:22
說起我為什麼會走進紅樓夢世界的大門,說起來也有點奇怪。
原本我是想要看源氏物語,向書店訂購了第一集想試試水溫
在等待書送到的時候,想起家裡還有一套紅樓夢,於是就拿出來翻了起來
其實這不是我第一次接觸紅樓夢,好幾年前曾經嘗試過閱讀這本大部書
但是因為一些眾人都知道的理由,比方說人物太多、關係太複雜等,
勉強看到20~30回左右已經是眼花撩亂,興致盡失
有鑑於上次的失敗,所以這次第二次挑戰之前,我就先找了堪用的人物關係圖,夾在書裡
有了人物關係圖幫忙,這次的閱讀經驗可就順利多了
本想說這樣應該就可以閱讀無礙,但是新的問題接著就出現了。
首先是有很多詩詞以及對話用語看不懂。對話用語可以用上下文推測,還有方法可解,
但是詩詞不通可真是沒辦法了,誰叫我不通詩、不解詞。
眾位讀者都知道紅樓夢的詩詞除了文采詞藻之外,
當中還有一些深淺不一的隱喻(這是後來才知道的),看不懂詩詞對閱讀樂趣影響很大。
另外還有一個之前從沒注意到的問題,那就是版本差異
我原本用的是世一版的紅皮書,應該是以程高本為基礎,有些回目與本文經過修改
在網路上搜尋過後驚覺內容竟然有差異,再加上詩詞不解的問題,讓我決定重買一套書!
根據本版精華區的推薦,我買了里仁版的紅樓夢校注
(後來覺得好讀的圖說經典紅樓夢似乎也不賴)
拿到書之後從頭讀起,然後把每個注釋都看過一遍,果然比之前一知半解的時候更有味道
閱讀的時候跟著書中人的台詞一起念,體會那時候捲舌兒的北方腔調,真的很有趣
深入讀了之後,對於張愛玲的三恨紅樓夢未完還真頗有同感,
也恨起那位據說遺失稿件的「借閱者」了
另外還有一個有趣的地方,里仁版由馮其庸先生作注
每當為各種宗教或是民間風俗習慣與觀念加注時,必定冠上「迷信」二字
這一點在可卿去世的第13回特別明顯,就連誦經超度都變成「迷信活動」
在這種小地方接觸到以前對岸與台灣觀念上的不同,也算是一種有趣的意外收穫
就在我閱讀原著的同時,我也跟著讀書進度一起收看電視劇。
目前正在同時看大陸的新舊紅樓夢,黛玉傳與華視紅樓夢就等以後
舊紅中我比較欣賞的角色是賈寶玉,比較有原著寶玉的傻氣
新紅的寶玉總是半張著口,看起來實在有點蠢相
至於黛玉,總覺得新舊版的黛玉都不太像
可能是因為我自己心中對黛玉還沒有具體的形象,所以不管看哪張臉都覺得不像吧
以前我只愛看三國,喜歡三國世界的英勇豪邁。
現在新接觸紅樓夢,又有一番不同於三國的小巧瑰麗
目前我還只看到第24回,大觀園的女兒們正在歌頌青春。
在烏雲籠罩大觀園之前,應該還有一段美好的故事可看吧。
作者: chenyu4700 (喵嘰)   0000-00-00 00:00:00
舊紅的寶玉和鳳姐演得最好 完全融入人物中了=w=冒昧問一下原PO的年紀 我12歲就買了紅樓夢看起來而且還是沒有任何腳註的版本 當時只當愛情小說看就已經很入迷了 後來反覆看愈看愈有滋味
作者: hundreder (hundreder)   0000-00-00 00:00:00
我已經大學畢業很久很久很~~~久了,現在才看紅樓算晚啦
作者: chthonian (黑暗時代)   2013-09-27 00:50:00
我覺得其實有些中國學者並非真正反對宗教或術數只不過為了要符合官方無神論的立場而故作其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