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花改挖到第2個遺址 2018年通車生變
蘇花改原定2018年初通車時程恐再延宕,蘇花公路改善工程計畫3年前在宜蘭縣漢本挖掘
到900到1600年前的金屬器時代遺址,今年再度挖掘到下層的第二個文化層,初判是2000
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後期遺址,不但範圍達300公尺長,遺址也很完整豐富,被視為考古文
化的重大突破。公路總局坦言,原定2017年底完工、2018年初通車時程將再延後,究竟
要延多少仍尚待評估。
蘇花改南澳到和平路段挖到漢本遺址,配合考古團隊挖掘,敲定將延至2017年底完工,
2018年初通車,不過中研院考古團隊再發現漢本遺址有兩個文化層,下層出現2000年前遺
址,不但有完整的部落和房子,也發現100多具遺骸,負責考古的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研究員劉益昌表示,第二個文化層深度達8公尺,不但是第一個文化層深3公尺的2倍多,
且長約300公尺、寬100公尺,是相當罕見的完整且豐富遺址,對北台灣和東台灣的考古
文化將具有重要突破和關鍵意義,可以更完整解讀十三行文化的人權和文化形成,更可
以得知為何會煉鐵,以前只知其然卻不知所以然,現在將可獲得答案,在考古文化上非常
重要,因此希望為了找尋台灣文化,蘇花改可以晚一點通車。
據傳蘇花改通車時間恐至少延宕半年,公路總局表示,第一個文化層遺址已挖掘近3年時
間,接下來第二個文化層還要挖掘多久,還尚待需要跟考古團隊研商,但考量文化資產的
重要性,延後一些時間也是不得不,畢竟文化比一條公路通車重要。劉益昌也表示,還需
要多少時間挖掘,還尚待跟工程單位研商。(李姿慧/台北報導)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50723/653942/
(蘋果 2016-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