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閉3千多個日子 明年3月南橫通天池 全線仍有四大瓶頸
https://udn.com/news/story/7266/3886681
2019-06-22 13:11聯合報 記者侯俐安╱即時報導
沿著南橫公路從西端梅山口駛入封閉長達10年的管制區,被噴凝土固定的峭壁、即將完工
的明隧道,都顯示封閉長達3606個日子,南橫公路梅山到天池路段即將迎接明年初的有條
件通車。
不過,才離開天池繼續往東,映入眼簾的是被淘空的路基、不斷侵蝕的崩塌面,20公里內
四大瓶頸路段,才是全線通車最難克服的挑戰。
南橫公路開通近47年,2009年歷經莫拉克風災,高雄山區三天累積雨量達到2500毫米,甲
仙小林村滅村,道路柔腸寸斷;往後幾年的610、602豪雨,更宛如替南橫補上一刀。梅山
至向陽路段到今年8月8日封閉至今將滿十年,隨著西段進入中期工程,梅山至天池路段可
望有條件通車。
公路總局甲仙段段長陳正偉說,目標明年3月採預約制開放,限定車種、人數,預估每天
放行100輛車;天池到向陽路段目標在2021年12月有條件開放通車,但一切須取決天氣,
「還要有一些夢想,才能再往前走」。
實際走一趟南橫,才知道何時全線通車是一場與大自然溝通的習題。離開天池往東走,眼
前盡是不斷侵蝕的路基、整片滑落的山谷;天池大崩塌路段、武雄橋、向陽大崩壁、雪峰
橋為四大瓶頸路段,一個比一個艱難。持續崩落中的檜谷路段,也成為潛在崩塌點。
「人為真的難以阻止這些崩落,只能盡量以最小規模修復,不再進行大規模開挖。」陳正
偉說,莫拉克風災已讓南橫柔腸寸斷,2017年的602豪雨更造成多處路段路基流失,天池
旁的大崩落路段高達五百多米深的崩落,再多的整治與工程,面對大自然的力量都是束手
無策。
再往東行駛一公里的武雄橋段、穿過大關山隧道的向陽大崩壁路段,都歷經莫拉克及水災
摧殘。但更讓工務段頭痛的是山區缺工,工班逐漸高齡化。山區夏天雨多、冬天寒冷,落
石不斷,光是材料運上山的成本,就比山下多出兩倍,工區無法搭建工寮,工班每天往返
就要花上4小時,也讓廠商投標意願不高。
最困難的則是埡口到向陽路段,147.8K的雪峰橋,堪稱是南橫繼明霸克魯橋之後,最艱辛
的路段。如今採取「貨櫃工法」疊了92座貨櫃,避免路基再度流失,但這只是初期道路,
為避開崩落區,今年將再興建雪峰橋,預計2021年底完工,將成為南橫全線通車最大關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