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搶救道路亡魂」成為全民急務(賀陳旦)
https://bit.ly/2ZZvzj7
蘋果日報
更新時間: 2021/02/23 20:05
賀陳旦/交通部前部長
各媒體22日的頭條都是西濱快速道路雲林段21日發生20輛車連環車禍,怎麼會這樣?說
是濃霧!說西濱是窮人高速公路,全線只有1具天候監測器!於是交通部立刻徵調高公局
濃霧警示備品趕裝在台61沿線。這是典型回應媒體的行動,但是頭痛醫頭(甚而醫腳)
不是專業行動。呼籲更積極看待,拿出責求普悠瑪真相的精神來回應血淚,防範未來。
為什麼這樣嚴肅要求?因為交通部上星期公布去年道路死亡人數,達到2968人,比前年
再成長3.5%!這是持續3年交通死傷增加,回顧以往尤其讓人憂心。自民國100年來,前
7年年年下降4%,但107年起死亡數字開始回升。相對總人口,台灣每10萬人死亡已達12
.6人,國際評比一直落後。更壞在加上受傷人數和車禍事故數成長比例更高,整體趨勢
完全沒有緩和!這已經是國安威脅了,也沒有聽說政府主管有任何解讀和具體行動。
到底近3年發生什麼事,讓台灣交通死亡如此嚴重又持續增加?
首先檢視人口分布,高齡人口增加,老人因交通事故往生加多是多年事實,但近幾年成
長最快的卻是青少年,尤其18至20歲,去年交通死亡160人,每10萬最青春燦爛族的死亡
比例將近24人,是全人口的兩倍,而其中87%是機車肇事。而糟糕的是機車本身就不夠安
全(全台3000車禍死亡機車佔6成),機車的機動性讓年輕人想違規耍帥,壞因子俱足,
悲劇躲不了,每年有上百名大學生大好前程就斷送在街頭,更多白髮人困守在黑髮人床
頭!這不是國安,什麼是國安?
其次回顧交通環境,近5年來有兩項新「產品」出現街頭:重型機車和食物外送服務,都
是比較危險的交通行為。102年開放重機行駛快速道路後,重機數量快速成長,5年間在
雙北成長近3倍,去年全台重機已超過49萬輛,相對於1400萬機車總量,數字不大,但重
機馬力大,騎乘目的多為休閒,許多人圖的是冒險刺激,肇事的後果更嚴重。重機致死
率是一般機車的5.6倍!49萬高速車隊,會不會這就是死亡數攀升的原因?
食物外送服務長久存在,隨著網路媒合供需的技術成熟,近3年有爆發性成長,目前業者
長期合作的外送員和機車超過20萬輛。搶單爭速的行為常在街頭看見,當然會成為交安
殺手。據台北市估計,其平均肇事率是一般機車的3倍!這20萬輛在最繁忙用餐時刻穿梭
的新部隊,會不會又讓交通死傷增加?
科技執法部會整合改善
進而,要留意休旅車的成長。財經兩部近幾年用補貼鼓勵民眾換新車,進口新車(年約
25萬輛)已經超過國產,許多新車都是馬力大車身重的休旅車。加上政府樂於拉長年節
假期,休旅車更受歡迎。然而連假景點常常擁塞,行程不免變動,路況不熟容易肇事。
依據美國肇事研究,休旅車車重,衝撞力大,車禍致死率高。我們因經濟成長換購休旅
車會不會也成為交安潛在威脅呢?
當然,要追究交安惡化的另一個取向是地緣分析,也就是從各縣市檢討。近3年死亡數居
高的是高雄市,用人口平均數排名,第一名是台南市。該不該專案體檢、地方首長該不
該負責呢?
經由以上分解,惡化因子呼之欲出,對症下藥不難研訂。例如針對年輕機車族,家長和
學校應該合作,大一學生只准騎輕型機車。又如外送食物屬營業行為,所用機車要設定
速度上限(50公里),騎士也要嚴格記點,累點多的業者公諸消費者。重機車常有改裝
,讓騎士更行險,應以謀殺從犯嚴罰改裝業者。至於各縣市有交安執行不力者,中央主
管應可降低新闢道路對該地補助,責求優先強化既有設施之管理。
凡此種種,系統性、趨勢性交錯解析,再複雜的問題都有可能找到癥結和成因,這是主
管機關告慰社會第一步要做的事。真正大的挑戰在國安思維下宏觀對策和究責整合。除
了警政體系要更敢用科技執法,經濟部須在車輛製造時就設速限、財政和勞動兩部須將
外送員納罰納稅、教育部和大學要禁止重機上學等等。進一步,台61線連環車禍的原因
幾乎一定是跟車距離不足,暴露我們真正的交安危機是國民安全意識和駕駛行為不夠進
步。要救子弟、要保國安,部會要整合,全民要動員!
作者:
elynn889 (NcMar47)
2021-02-24 23:27:00純噓前交通部長
台61事故跟機車沒半毛錢關係 怎麼老是有人趁機發瘋
作者:
PsMonkey (痞子軍團團長)
2021-02-25 00:42:00臥槽... 就算不扯台61事故,我還是不懂他的邏輯啦...
作者:
enternal (LaqiTruku)
2021-02-25 01:14:00真的看不懂到底在講什麼
作者:
tyytt (踢歪歪踢踢)
2021-02-25 01:52:00路權團體:只要騎內線和直接左轉就會0傷亡
通篇不提行人設施不友善 大眾運輸建設停滯 還有警察執法不力耶 這個邏輯我真的不懂
作者:
aaronbest (心情悸動Aaron)
2021-02-25 08:28:00一台汽車酒駕撞死好幾台機車 結果不檢討加害人 反而檢討被害者太危險 不愧是前交通部長
全部推給年輕人跟機車就對了,還順便貼個各種偏見式標籤,難怪台灣交通環境這麼惡劣,因為有這種人在決策
作者: geesegeese (毆) 2021-02-25 22:31:00
你最美資格講當部長的時候為何都不做?
作者:
chungtt (CCH)
2021-02-26 07:42:00這種廢文也能投書
作者:
zxcc79 2021-02-26 12:02:00在位的時候不正常 無權的時候很正常
作者:
lzhhilly (人海中遇見你)
2021-02-27 11:38:00一切都是年輕人和兩輪的錯 選我正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