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渡大橋設雙向彈性護欄引民怨 設2天就拆除一半護欄
https://udn.com/news/story/7323/5435801
2021-05-05 16:29 聯合報 / 記者江婉儀/新北即時報導
https://i.imgur.com/RBvdTJ6.jpg
中和工務段長游旻達表示,初期發生事故是因為用路人對路況不熟悉,目前已將雙向道路的彈性護欄各退縮78公尺,剩下70公尺,增加用路人對路況不熟的緩衝空間。圖/公路總局提供
公路總局5月2日在淡水關渡大橋設置彈性護欄,實施出口分隔分流措施,但才完工啟用就頻出事故,新北市交通大隊統計,2天就發生6起車禍,公路總局今天已將護欄拆除一半,公路總局表示,目前接獲各方改善建議,會將橋面地面分流標字及預告指示標誌等方向補強,但護欄不會全數拆除,實體分隔仍有必要。
關渡大橋車道配置特殊,主橋末端分別銜接兩出口匝道通往不同方向(北側往淡水、台北;南側往五股、八里),總計4個匝道,用路人常於接近匝道分流處才變換車道,造成短距離內車流交織嚴重,時常發生擦撞。
為改善出口匝道交織情形,公路總局在關渡大橋雙向道路設置約296公尺長的彈性護欄,但因施工廠商先完成護欄,指標沒有同步完成,導致用路人因不熟路況,在2、3日總計發生6起事故,近日地方也對是否設置護欄引發討論。
支持設置護欄的汽車族陳小姐表示,許多人用路習慣不佳,都是接近匝道才要變換車道,她認為設置護欄有必要性;陳姓民眾表示,設置護欄後更容易出車禍,大車跟機車都在閃護欄,認為應該要全數拆除。
中和工務段長游旻達表示,初期發生事故是因為用路人對路況不熟悉,目前已將雙向道路的彈性護欄各退縮78公尺,剩下70公尺,增加用路人對路況不熟的緩衝空間,另外也補強橋面、地面分流標字及預告指示標誌,剩下的護欄因考量安全問題,會繼續留著,未來持續觀察關渡大橋改善後的車流狀況跟肇事型態等成效,作為後續參考。
有民眾認為可用科技執法取代設置柵欄,游旻達表示,關渡大橋全長1公里,雖有設置CCTV,但主要用途在監控路況,因為解析度不足,且有死角,無法密集設置,還是要靠實體護欄進行車輛分流。
立委洪孟楷表示,民眾認為有安全疑慮時,護欄該拆就拆,不應該在未參考用路人使用經驗前貿然實施,他要求交通部運輸研究所重新評估關渡大橋雙向車流安全,2個月內提出最適合管理方案報告。
https://i.imgur.com/0c6WPvw.jpg
公路總局表示,目前已將雙向道路的彈性護欄各退縮78公尺,剩下70公尺,增加用路人對路況不熟的緩衝空間。圖/公路總局提供
https://i.imgur.com/iC8R7mv.jpg
公路總局5月2日在淡水關渡大橋設置彈性護欄,實施出口分隔分流措施,但才完工啟用就頻出事故。圖/公路總局提供
https://i.imgur.com/vFUh0jH.jpg
公路總局表示,已補強橋面、地面分流標字及預告指示標誌等相關告示。圖/公路總局提供
提早引導啊 常常都是到了才看到只用線引導 很多人都沒在看的 不能只用標線和標誌
八里端下橋是否有必要設置?往五股的環道有雙車道,橋上原本內外車道都可以直走下橋,現在一定要先進內側了
作者:
enternal (LaqiTruku)
2021-05-06 14:18:00一堆駕駛絕對都是到路口才轉的
作者: nttra 2021-05-06 15:01:00
標誌放外側那麼小字誰會注意到?上方的指標放在路口才怪用路人不熟悉路況第一次經過的怎麼走?
作者:
KMTGG (國冥黨不倒,臺灣不會好)
2021-05-06 15:42:00台灣的標誌標線對外地人完全無提示作用 第一次來的根本不會走 然後還有人會笑說「哈哈這一定不是在地人」到底是多可悲的國家才會這樣
作者:
Enota (if.then.else.)
2021-05-06 16:13:00天龍人辦公室思維(攤手)往五股的車道原本有二線道,現在又變成一線道了 還不塞爆
新北端 規劃本來就很爛了交通局處有稍微認真上班的只有台北市,其他地方不是標示不清不然就是路口才畫左箭頭 機車一點的還會讓你每個紅綠燈必停一次
作者:
juiping (傳說中的亂亂)
2021-05-07 11:45:00很多標誌標線 對第一次路過的人,完全就是陷井
作者:
pal42204 (四二二零四)
2021-05-11 01:32:00整天浪費稅金的公務員真是優秀
根本不用加這個。雙白線下面埋感應線上方架照相機,壓過去就拍照,久了就改善了。只是標誌真的要提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