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台北捷運已經20週年了,而府城馬拉松則是10周年,開跑前聽朋友說我們是從第二屆
開始參加的,『好可惜沒參加到第一屆』他說他是因為有說出這句話才記得的。
可能我沒什麼在賽前說出什麼話,所以我也不記得連續跑了幾屆,或許有一兩屆沒參加吧
,也可能是兩三屆。人的記憶總是拿來裝最痛苦的事情,真的很可惜,像我就記得去年那
屆是自己唯一一場因傷棄賽的一次,其實沒那麼難過,只是是唯一,所以才記得。
而第十屆跟之前的有什麼不同呢,心靈層面是,話變少了,拍照次數也減少了。賽前不會
拍任何一張照片,離起跑時間越來越接近才到會場,前幾天才知道起跑時間不是六點,前
一天不會看秩序冊,邊跑才邊知道今天的路線....賽後,若不是某人勉強相約到舞台前拍
照,可能當天不會留下任何數位記憶。
有人說,那就像是跟馬拉松結婚了。沒有驚奇,但要從什麼找到感動。
馬拉松這種東西,在台灣,該說成熟了吧?比賽,是『大人』辦的吧,例如XX市政府,加
一大堆什麼署阿,局的公家單位,再加一堆赫赫有名的協辦單位,也都是會上電視廣告阿
或是年營業額千萬上億的那種大公司。
這十年來,不是說沒有進步,但我換個形容大概就像是,前年感冒,去年感冒好了變骨折
,今年沒感冒,骨折也痊癒了,卻得了睪丸癌。這第十屆馬拉松就像是這種德性。
如果一個員工犯大錯,一般公司可能只給你第二次機會,頂多三次。那為何一群『大人』
辦的活動,可以連續十年_______呢?
我覺得藉由這次府城馬拉松,應該是能剛好激發一種前所未有的新比賽,不再是什麼XX路
跑,OO路跑而以,名稱我還在想,但比賽內容就是,安排一個四線道,讓800個全馬跑者
起跑,四線道內放進5000個散步的路人。跑者可以拿刀,路人可以拿盾牌。一定很精彩。
賽後的晚上,在第四台看到一部電影,撥過不少次了,只是不曉得為何一直沒再看,上一
次看也大概是接近十年前了,是在統聯上面沒有聲音的看完的。昨晚又靜靜的比它看完,
內容大概是美國人跟阿拉伯人殺來殺去要互相報復,最後美國人殺了想殺的恐怖分子,恐
怖分子也殺了不少命比較高貴的美國人,最後一幕,有人問主角,初衷是什麼,『我會殺
光他們』。畫面切到阿拉伯,也有人問一個阿拉伯孩子,你爺爺死之前對你說什麼,『我
會殺光他們』。
或許這場比賽的全馬跑者也想著『我要碾死你們』,而其他跑者則想著『我要擋死你們』
。
-補上結語-
仍深刻記得,八年前開始從事這種遊戲的初衷是不要變的平凡,如果此刻還留有這種初衷
,應該馬上停止跑步才對。某一天的往後每一場,都藉由肉身扭曲的這幾小時,努力的思
考這個問題,但總是越想越遠,只能想到這個世界,想到過去未來,跑步反而變成一種介
質而以,即使想再成績突破,但也會在科學與數字間拉扯,想要變的更強,但卻不想要變
的變態。想要擁有一種狂熱,但其實狂熱四處都在。
可怕的不是不能完賽,而是要進終點了,看見紅地毯了,心裡無法響起歌聲,沒有顫抖的
漣漪。為了避免這種感覺,只能在終點前盡量加速,再加速,帶點吼叫最好,離終點越遠
就開始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