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場標準的地區中小型賽事,會場設在屏東國道旁生技園區的喬本生醫門口,
分21K、10K與5K組,每組限額1000人,總人數目測約2000人。
21K組與10K組在6:30一起出發。起點跑到出園區路口接上單車國道約1K,
右轉跑1K多後會有第一個180度的折返點,再往反方向跑約9K後是第二個180度折返點,
18K處會回到出園區與國道的交叉路口,進園區繼續繞3K後進入終點,GPS顯示約22.2K。
補給每3-4K一站,提供基本的水、運動飲料與水果。幸好參加人數不多,
否則在桌子張數少、水杯小又少且擺設單向的情況下,回程的補給站定是兵荒馬亂。
回到終點可立刻領取獎牌、成績、餐盒等,比較特別的是有無限暢飲的牛樟芝飲品。
簡而言之,這路線和屏東單車國道馬以及國興公益半馬有著絕大多數的重疊,
補給內容與交管和國興杯大同小異。單純想體驗的跑友挑場口碑較好的場子跑即可。
*************************************
參加這場的目的,除了長距練習之外,賺零用錢當然也是重點。
21K組總排取前十名,總一給10000,接著是8000、7000...遞減至1000,
前三名還有價值不斐的牛樟芝營養補品。
10K組也有獎金,加上大會將參賽對象限定在台灣人或有台灣籍配偶的外國人,
所以這場沒有肯亞跑者,但卻可以看到十來位包括何盡平在內的科班生與獎金獵人。
賽前維持練習模式,只全休兩天讓身體恢復。看在身體有些許疲勞能否完成目標:
A.若氣溫適合,就直接當成台北半馬的模擬測驗,看預定配速可以撐多久。
B.若氣溫不適合,就試著跟上柯世傑,跟多少算多少。
當天的氣候是22度晴,濕度高,穿著比賽服裝一點也不覺得冷,便決定改成目標B。
兩組同時出發,起跑槍響後一票人由何帶頭往前衝,自己先跟在柯的後方幾十公尺觀察。
開始的配速就瞬間拉高心跳,感覺有些喘啊?嗶嗶聲響,第一公里的速度是3:22,
果然是太快了,但前方一群人絲毫沒有想減速的感覺。
心想:看不到胸前的號碼布,應該有不少人是跑10K吧。跟集團還是要留意配速才行,
一旦不小心被拉爆,比賽就結束了,趕快找回自己的節奏比較重要。
隨即又回到自己熟悉的體感配速,暫時落在大集團的後方。
錶響後又過了好幾秒,路旁第一公里的里程牌才出現,距離較GPS多了幾十公尺,
那看來這里程牌大概是僅供參考了。實際上也真是如此,里程牌和GPS表完全對不上,
甚至一度差了兩公里之多。若真要照牌子配速,不知會讓多少沒GPS表的跑者失速。
真想建議大會,若里程牌的距離不準確,乾脆就不要擺,以免害人。
繞過第一折返點之後,開始進入長直線的單車國道。慢慢地超越一些降速的跑者,
過了10K與21K的分流處後,前方只剩六人。第一集團是何和另一體大生,領先約400公尺
;
第二集團是柯和另外三人,自己正漸漸追近,過8K處正式接上。
跟著集團一小段,感覺配速和自己節奏不太搭。檢視身體狀況,雖然沒把握能撐多久,
仍決定照自己的步調前進,改跟在腳踏車的後方。卻沒聽到腳步聲,他們不打算跟嗎?
10K費時約35:34,呼吸平穩,大腿肌肉似乎有些疲勞,應是前幾天的課表餘勁未消,
整體仍在可接受範圍,繼續進行。過了第二折返點後,看到後方跑者差距不到二十公尺,
不能鬆懈的壓力有點大啊。
16K處,前方的何楊兩人仍是看得到追不到的距離,後方呢?不方便邊轉頭邊跑,
只好問問領騎大哥,領先後方跑者多遠?大哥看了看,說有好一段了,
只要我穩穩地跑完就沒問題,要放慢一點也沒關係。再次檢視,雖然維持配速有些吃力,
加上路旁的里程表對上GPS幾乎可確認距離會超過22K,但撐完終點應無問題。
回應大哥說:沒關係,這樣順順跑完就好。進園區和10K跑者混合後,大哥除了開路,
也不時幫我確認後方追兵,終點前衝刺一小段,1:18:54進場,22.2K。
綜合氣候、補給、賽前調整等因素來看,這場不管是完賽時間、前後段配速或是名次,
自己都已心滿意足。接著要好好消除身體這陣子累積的疲勞,準備年底的半馬賽。
今年的台北全馬、半馬都申請了成績認證,是全台唯一有田協成績認證的平路半馬啊。
萬事俱備,只欠冷鋒。12月不該這麼熱,祈禱當天有個無雨微風的低溫特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