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用自身經驗稍微回覆一下
我到現在還是在用福澤式訓練,跟正規訓練有點不一樣
2018年經歷2個近6個月的訓練期,對訓練方式有些想法
剛起步不設定目標其實也不錯,正是我想說的「無欲則剛」
2018年初大概還是5分速的程度
但因為離比賽還很久,所以心裡也不急。跑完既定時間/距離就對了
每次就是跑50~60分鐘/10-13KM
1、2週過去,身體負荷得來就"稍"加點強度,覺得還不行就持平
以這樣的方式「持續」下去,體能狀態自然會逐漸成長
配速如何都是事後的結果
不少人會覺得「你這樣到底在練甚麼?」 「這叫課表?」
也有人會覺得這樣非科學化,效率不夠好
不設定目標怎麼知道何時(有沒有機會)能達成?
但這種方式讓我覺得沒壓力、不排斥
就1小時嘛,確實跑完就好
就跟飲食控管一樣,能讓你持續做下去,不覺得負擔,就是好方式
等你體能程度拉上來,自然能評估當前的完賽時間
而不是抓個SUB X的課表去練,然後失敗好幾次
其實邁入中年,有個運動持續下去,身體健康就好
達成某些成就雖然是人生過程中的標記
但也不用太執著要怎樣,有一天會覺得SUB3也不是很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