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解釋一下為何我「無法同意更多」,為何我認為這樣的動態資料沒有意義。
除非提供Running Dynamics Pod(RDP)的廠商有辦法針對這些資料,提供指標來跟過
去的自己或是其他人比較,或是更進一步做出一個長期趨勢的分析來告訴跑者,「你
該做些什麼?來改善你的這些資料。」否則對於使用者而言,個人認為是沒有任何意義
的。
下列是Fuzzy labs對Stryd逆向工程所提供的各個資料相關性:
https://i.imgur.com/b0SRR2x.png
以Stryd為例,當你戴上Stryd的第一天,你也許會對觸地時間感到很有意思,但隨著你
發現它完全相關於你的速度,或是步頻或步幅,那麼我為何要在意觸地時間? 也許各RDP
廠商會告訴你這項數字代表什麼意思?例如附上說明說這代表你的跑步效率等等,甚至
於告訴你與所有跑者相較下是百分之幾,然後相對菁英跑者的數據是多少等等,然後呢
?然後就沒有了。
當然它或許在某些情況下有意義:
例如:
「在一個固定的環境以及固定的平面下,例如跑步機,將你的RDP一絲不苟地固定在"同
一個位置"上,用同一雙鞋,用一樣的速度以及步頻。」
比較:
「過去的我以及現在的我有何差異。」
或者是比較:
「跟我一樣身形類似且肌肉成份類似的菁英跑者的差異。」
上述的情況比較下,個人認為才是有意義的,然而就算是RDP的數據在此顯示出差異,你
最終仍得藉由慢速攝影的方式直接捕捉每一次跨步的細節,然後區分各項差異才有意義。
RDP的準確度其實也是一個問題,綁在腳上的,你必須確認你的RDP始終固定在同一個點。
而掛在腰上或是胸前的的離身體質心隔著一層脂肪以及肌肉,準確度又是如何呢?最早
期的Stryd其實是掛在胸前的。更不用說載在手腕藉由擺手推算出的數據。
關於跑姿,個人曾經跟你一樣懷疑自己的跑姿,我相信這也是所有的剛入門的跑者都曾
有過的懷疑,不怕說今年年中曾經犯蠢試著去調整自己的跑姿,我的結果確達到了自己
目標,數據告訴我增加了步幅,而垂直振幅根據Stryd數據只增加了一點點在可接受的範
圍,然而這個「一點點」卻引起常常同在田徑場一起苦練的跑友的注意,儘管我們不熟
悉,卻善意的提醒我姿勢變了。被這樣的提醒一定不是「哇!你的姿勢好好看喔。」之
類的。
另外一個有趣的例子是今年的渣打半,一路上一位女跑友與我互有領先,我們的配速都
在3:50/km-3:55/km左右,她的腳落地的方式非常明顯都落於鞋非常外側的邊緣讓我不得
不注意她的每一次落地,但我能說什麼?我甩不開她耶!然後我自己的跑姿一定也會令
一些跑步專家皺起眉頭,我始終是heel striker俱樂部的成員之一並且引以自豪著XD。
「儘管在某種程度上留意自己的姿勢是好事,但你的跑姿就是你的跑姿,過度刻意改變
可能反倒會對跑步造成阻礙。」- Chris Bennett (Head Coach of Nike+ NYC Run Club
.)
一樣的RDP掛在我最愛的Molly Seidel上或Jim Walmsley 所顯示的數據一定大相逕庭,
一個超高步頻一個超低步頻,而這些都與跑步動態資料具有相關性, 個人認為不太需要
在意自己的RDP的數據是否落於多少選手百分比之內。如果真的很在意自己的跑姿,或許
錄影看看,也或許求助專業的教練,你會放心不少。^^
最後,前面推文有跑友提及這些動態資料也許是秋萬森等級的選手才會注意的,但其實
就連菁英選手也沒有那麼在意自己的跑步的細部數據,甚至是步頻,我曾經對一個
Strava上的回覆印象深刻,截圖如下:
https://i.imgur.com/ySV98vo.jpg
Philp Sesemann 2023倫敦馬拉松成績是:2:10:23
長期觀察他的人可以注意到他的各個速度步頻都是接近180,其他的跑友也注意到了因此
問他是否有刻意鎖住或是強迫自己在這個魔術數字上,他的回覆很有趣。另外還有一個
有趣的是他常常跟他的狗狗們一起跑步,他的狗狗跑量也很大XD。
而180是否就代表是"Good cadence"其實也早已有論文反駁,實際上Strava上有很多菁英
選手樂意提供自己的數據,你可以觀查到由16x-21x的步頻都有。
RDP的存在仍有它的價值,例如在虛擬跑步或是跑步機上就相較於內建在手錶內的可能比
較準確,又或者是在GPS無法提供準確的數據的情況下,RDP就派得上用場,在經過隧道或
是橋下時,你的手錶會利用這個數據。而如果你的RDP除了提供跑步動態資料之外,也提供
了一個強度單位可以衡量你的平地以及上下坡的出力,並且有%功率區間百分比以及出力的
負荷值進而提供了整個訓練生態,那麼在山路競賽上你會放心一些。
※ 引述《arms2 (無言)》之銘言:
: 標題: [討論] garmin running dynamics
: 時間: Mon Nov 27 08:44:00 2023
:
: 如題
: 最近買了一個running pod 來玩
: 看起來我的垂直振幅非常穩定 只有5%
: 左右腳也算平衡 接近50/50
: 唯一觸地時間高了點 219ms
:
: 以下是今天的練跑紀錄
: 3k warm up+25k M pace (4:36/k)
:
: https://i.imgur.com/mshB0kV.png
:
: 不曉得這些數據有沒有參考價值?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