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世說新語‧言語第二》33(王導讚顧和)

作者: Makucy (承先啟後)   2016-11-03 10:50:21
※ 引述《Makucy (承先啟後)》之銘言:
: 《世說新語‧言語第二》33
:   顧司空未知名,詣王丞相。丞相小極,對之疲睡;顧思所以叩會
:   之,因謂同坐曰:「昔每聞元公道公協贊中宗,保全江表;體小
:   不安,令人喘息。」丞相因覺,謂顧曰:「此子珪璋特達,機警
:   有鋒。」
「元公」指「顧榮」,
顧榮字彥先,是顧雍的孫子。
「中宗」則指東晉元帝司馬睿。
這則《世說新語》故事的主角,
除了「王丞相」王導之外,
就是「顧司空」顧和(288-351)了。
顧和字君孝,出身吳郡顧氏。
三國時期最有名的吳郡顧氏人物,
是孫吳的丞相「顧雍」;
不過,顧和並不是顧雍的子孫,
而是顧雍家族的同族族人的後裔,
或者說是顧雍的遠房親戚小輩。
顧和在《晉書》裡有傳,
而在這篇《世說新語》故事的劉孝標注中,
也有引用《顧和別傳》記述其生平概要。
不過,《晉書》與《顧和別傳》在記載顧和的父祖輩的地方,
有一些出入。
《晉書‧顧和傳》說:
 「曾祖容,吳荊州刺史。祖相,臨海太守。」
《顧和別傳》則說:
 「祖容,吳荊州刺史。父相,晉臨海太守。」
同樣說「顧容」、「顧相」兩人是顧和的父系直系長輩,
但《晉書》與《顧和別傳》的說法,
在輩份上卻差了一輩:
《晉書‧顧和傳》說顧容、顧相是顧和的曾祖父、祖父,
 (也就是阿祖&阿公)
《顧和別傳》則說顧容、顧相是顧和的祖父與父親
    (阿公&阿爸)
那麼,哪個說法才對呢?
雖然相關線索很少,但《晉書》有另一則記載,
或許可以拿來幫助推敲推敲。
《晉書‧武帝紀》記載:
 「(泰始四年;268)冬十月……吳將顧容寇鬱林,太守毛炅大破之」
這位吳將「顧容」,很可能就是顧和的父系尊長,
顧容活動的時間已是西晉初年,
若說顧容是顧和的「曾祖」,
那麼把「顧和」與「顧雍」兩個家族的譜系排列比較一下,
顧容就會變成與顧雍同輩,
然而顧容、顧雍兩人的生存年代前後相差不少,
(孫權赤烏六年(243),顧雍以 76 歲高齡去世)
看起來顧容是顧和「祖父」的可能性比較高一些。
不過,無論顧容到底是顧和的阿祖還是阿公,
總之「顧司空」顧和應該是顧雍的曾孫輩,
這一點是目前據文獻記載可以判定的。
兩晉南朝還有許多吳郡顧氏的人物,
但多數都像是顧和的例子,
皆是與顧雍同族同宗之人的後生小輩及子孫,
都不是顧雍的直系後代。
顧雍的子孫當中最有聲名表現的,
大概就只有這則《世說新語》故事中提到的「元公」顧榮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