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akucy (承先啟後)》之銘言:
: ※ 引述《Makucy (承先啟後)》之銘言:
: : 五年,涼州賊王國圍陳倉,復拜嵩為左將軍,督前將軍董卓,各率二萬人拒
: : 之。卓欲速進赴陳倉,嵩不聽。
: : 卓曰:「智者不後時,勇者不留決。速救則城全,不救則城滅,全滅之埶,
: : 在於此也。」
: : 嵩曰:「不然。百戰百勝,不如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以先為不可勝,以待敵
: : 之可勝。不可勝在我,可勝在彼。彼守不足,我攻有餘。(24)有餘者動於九天
: : 之上,不足者陷於九地之下。(25)今陳倉雖小,城守固備,非九地之陷也。王
: ^^^^^^^^^^^^^^^^^^
: : 國雖強,而攻我之所不救,非九天之埶也。夫埶非九天,攻者受害;陷非九地,
: : 守者不拔。國今已陷受害之地,而陳倉保不拔之城,我可不煩兵動眾,而取全勝
: : 之功,將何救焉!」遂不聽。
: : 王國圍陳倉,自冬迄春,八十餘日,城堅守固,竟不能拔。賊眾疲敝,果自
: ^^^^^^^^^^^^^^^^^^^^^^^^^^^^^^^^^^^^^^^^^^^^^^^^^^^^
: 看到這邊涼州賊帥「王國」圍攻陳倉兩個多月攻不下來,
: 大家應該也會聯想到另一個攻陳倉失利的類似例子吧~~~~~
: 不過東漢相關史料,沒有把陳倉的守將是誰記錄下來。
: 猜測可能是陳倉縣的縣令或是縣吏之類的人物。
張郃傳:
"司馬宣王治水軍於荊州,欲順沔入江伐吳,詔郃督關中諸軍往受節度。至荊州,會冬水淺
,大船不得行,乃還屯方城。諸葛亮復出,急攻陳倉,帝驛馬召郃到京都。帝自幸河南城
,置酒送郃,遣南北軍士三萬及分遣武衞、虎賁使衞郃,因問郃曰:「遲將軍到,亮得無
已得陳倉乎!」郃知亮縣軍無穀,不能久攻,對曰:「比臣未到,亮已走矣;屈指計亮糧
不至十日。」郃晨夜進至南鄭,亮退。"
方城查了一下好像在南陽盆地?
陳倉求救於洛陽->曹叡召方城的張郃至河南->張郃從河南至南鄭
加一加應該不用到80餘日吧
有此可以撐這麼久的前例在,諸葛亮竟然還敢帶那麼少的糧...
: : 解去。嵩進兵擊之。
: ^^^^^^^^^^^^
: : 卓曰:「不可。兵法:窮寇勿追,歸眾勿迫。(26)今我追國,是迫歸眾,
: ^^^^^^^^^^^^^^^^^^^^^^^^^^^^^^^^^^^^^^^^ ^^^^^^^^^^^^^^^^^^^^
: : 追窮寇也。困獸猶鬥,蜂蠆有毒,(27)況大眾乎!」
: ^^^^^^^^^^^^^^^^^^^^^^^^^^^^^^ ^^^^^^^^^^^^
: : 嵩曰:「不然。前吾不擊,避其銳也。今而擊之,待其衰也。所擊疲師,非
: ^^^^^^^^^^^^^^^^^^^^^^^^^^^^^^^^^^^^^^^^^^^^^^^^^^^^^^^^^^^^^^^^^^
: : 歸眾也。國眾且走,莫有鬥志。以整擊亂,非窮寇也。」遂獨進擊之,使卓為後
: ^^^^^^^^^^^^^^^^^^^^^^^^^^^^^^^^^^^^^^^^^^^^^^^^^^^^^^^^^^^^^^^^^^^^^^
: : 拒。連戰大破之,斬首萬餘級,國走而死。卓大慙恨,由是忌嵩。
: ^^^^^^^^^^^^^^^^^^^^^^^^^^^^^^^^^^^^^^^^^^^^^^^^^^^^^^^^^^
: (又或許是董卓堅持按兵不動,
: 美其名為「後拒」殿後之軍也說不定)
: 皇甫嵩自率本部2萬人追擊王國。
: 結局證明皇甫嵩的看法正確。
: 這樁事例看了讓人覺得有點眼熟,
: 張繡、賈詡追擊曹操的過程,
: 與皇甫嵩追擊王國,似乎有些異曲同工之處。
武帝紀:
二年春正月,公到宛。張繡降,旣而悔之,復反。公與戰,軍敗,為流矢所中,長子昂、
弟子安民遇害。公乃引兵還舞陰,繡將騎來鈔,公擊破之。"
這裡沒寫明持續時間,估計戰爭很快就結束了
"三月,公圍張繡於穰。夏五月,劉表遣兵救繡,以絕軍後。公將引還,繡兵來,公軍不得
進,連營稍前。公與荀彧書曰:「賊來追吾,雖日行數里,吾策之,到安衆,破繡必矣。
」到安衆,繡與表兵合守險,公軍前後受敵。公乃夜鑿險為地道,悉過輜重,設奇兵。會
明,賊謂公為遁也,悉軍來追。乃縱奇兵步騎夾攻,大破之。"
這次圍了兩個月,也沒到80餘日那麼久
: 所謂「歸眾」、「疲師」,
: 臨戰之時,要如何判斷?
: 什麼時候才是戰機,
: 臨場該用哪些條件來綜合識別?
: 像是不依兵法,卻又不離兵法。
: 怎麼做才算是合乎兵法?
: 還是說,說到底終究還是巧妙存乎一心?
: 這些正是名將用兵獨到之處~~
諸葛亮北伐沒飯吃,要算「疲師」應該沒問題吧
追擊的王雙張郃卻慘遭擊斃
所以如何判斷可否追擊?可能要看對峙的天數:王國80餘日太久了XD
: : 嵩曰:「專命雖罪,專誅亦有責也。(29)不如顯奏其事,使朝廷裁之。」
: : 於是上書以聞。帝讓卓,卓又增怨於嵩。及後秉政,初平元年,乃徵嵩為城門校
: : 尉,因欲殺之。
: : 嵩將行,長史梁衍說曰:「漢室微弱,閹豎亂朝,董卓雖誅之,而不能盡忠
: : 於國,遂復寇掠京邑,廢立從意。今徵將軍,大則危禍,小則困辱。今卓在洛陽
: : ,天子來西,以將軍之眾,精兵三萬,迎接至尊,奉令討逆,發命海內,徵兵群
: ^^^^^^^^^^^^^^^^^^
: : 帥,袁氏逼其東,將軍迫其西,此成禽也。」
: : 嵩不從,遂就徵。有司承旨,奏嵩下吏,將遂誅之。
: : (29)《春秋左氏傳》曰:「稟命則不威,專命則不孝。」
: 皇甫嵩沒有聽皇甫酈的話,仍然決定隻身前往洛陽。
: 皇甫嵩走了,那麼他留下來的「精兵三萬」,
: 都到哪兒去了?還是說被誰給接收了?
三國志董卓傳:
"山陽公載記曰:初卓為前將軍,皇甫嵩為左將軍,俱征韓遂,各不相下。後卓徵為少府并
州牧,兵當屬嵩,卓大怒。"
由此猜之,董卓應該會趁此機會,讓這些精兵物歸原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