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張昭傳附張奮、張承、張休傳》

作者: Makucy (承先啟後)   2018-10-01 22:10:16
    張昭字子布,彭城人也。少好學,善隸書,從白侯子安受《左氏春秋》,博
  覽眾書,與琅邪趙昱、東海王朗俱發名友善。弱冠察孝廉,不就,與朗共論舊君
  諱事,州里才士陳琳等皆稱善之。(1)刺史陶謙舉茂才,不應,謙以為輕己,
  遂見拘執,昱傾身營救,方以得免。漢末大亂,徐方士民多避難揚土,昭皆南渡
  江。孫策創業,命昭為長史、撫軍中郎將,升堂拜母,如比肩之舊,文武之事,
  一以委昭。(2)昭每得北方士大夫書疏,專歸美於昭,昭欲嘿而不宣,則懼有
  私,宣之則恐非宜,進退不安;策聞之,歡笑曰:「昔管仲相齊,一則仲父,二
  則仲父,而桓公為霸者宗。今子布賢,我能用之,其功名獨不在我乎!」
  (1)時汝南主簿應劭議宜為舊君諱,論者皆互有異同,事在《風俗通》。昭著
     論曰:
      「客有見大國之議、士君子之論,云起元建武已來,舊君名諱五十六人
       ,以為後生不得協也;取乎經論,譬諸行事,義高辭麗,甚可嘉羨。
       愚意褊淺,竊有疑焉。蓋乾坤剖分,萬物定形,肇有父子君臣之經。
       故聖人順天之性,制禮尚敬,在三之義,君實食之,在喪之哀,君親
       臨之,厚莫重焉,恩莫大焉,誠臣子所尊仰,萬夫所天恃,焉得而同
       之哉?然親親有衰,尊尊有殺,故《禮》服上不盡高祖,下不盡玄孫
       。又《傳》記:『四世而緦麻,服之窮也;五世袒免,降殺同姓也;
       六世而親屬竭矣』。又《曲禮》有不逮事之義則不諱,不諱者,蓋名
       之謂,屬絕之義,不拘於協,況乃古君五十六哉!邾子會盟,季友來
       歸,不稱其名,咸書字者,是時魯人嘉之也。何解臣子為君父諱乎?
       周穆王諱滿,至定王時有王孫滿者,其為大夫,是臣協君也。又厲王
       諱胡,及莊王之子名胡,其比眾多。夫類事建議,經有明據,傳有徵
       案,然後進攻退守,萬無奔北,垂示百世,永無咎失。今應劭雖上尊
       舊君之名,而下無所斷齊,猶歸之疑云。《曲禮》之篇,疑事無質,
       觀省上下,闕義自證,文辭可為,倡而不法,將來何觀?言聲一放,
       猶拾瀋也,過辭在前,悔其何追!」
  (2)《吳書》曰:
      「策得昭甚悅,謂曰:『吾方有事四方,以士人賢者上,吾於子不得輕
       矣。』乃上為校尉,待以師友之禮。」
    策臨亡以弟權託昭,昭率群僚立而輔之。(3)上表漢室,下移屬城,中外
  將校,各令奉職。權悲感未視事,昭謂權曰:「夫為人後者,貴能負荷先軌,克
  昌堂構,以成勳業也。方今天下鼎沸,群盜滿山,孝廉何得寢伏哀戚,肆匹夫之
  情哉?」乃身自扶權上馬,陳兵而出,然後眾心知有所歸。昭復為權長史,授任
  如前。(4)後劉備表權行車騎將軍,昭為軍師。權每田獵,常乘馬射虎,虎常
  突前攀持馬鞍。昭變色而前曰:「將軍何有當爾?夫為人君者,謂能駕御英雄,
  驅使群賢,豈謂馳逐於原野,校勇於猛獸者乎?如有一旦之患,奈天下笑何?」
  權謝昭曰:「年少慮事不遠,以此慚君。」然猶不能已,乃作射虎車,為方目,
  閒不置蓋,一人為御,自於中射之。時有逸群之獸,輒復犯車,而權每手擊以為
  樂。昭雖諫爭,常笑而不答。魏黃初二年,遣使者邢貞拜權為吳王。貞入門,不
  下車。昭謂貞曰:「夫禮無不敬,故法無不行。而君敢自尊大,豈以江南寡弱,
  無方寸之刃故乎!」貞即遽下車。拜昭為綏遠將軍,封由拳侯。(5)權於武昌
  臨釣臺飲酒,大醉;權使人以水灑群臣,曰:「今日酣飲,惟醉墮臺中,乃當止
  耳。」昭正色不言,出外車中坐。權遣人呼昭還,謂曰:「為共作樂耳,公何為
  怒乎?」昭對曰:「昔紂為糟丘酒池長夜之飲,當時亦以為樂,不以為惡也。」
  權默然,有慚色,遂罷酒。初,權當置丞相,眾議歸昭。權曰:「方今多事,職
  統者責重,非所以優之也。」後孫邵卒,百寮復舉昭,權曰:「孤豈為子布有愛
  乎?領丞相事煩,而此公性剛,所言不從,怨咎將興,非所以益之也。」乃用顧
  雍。
  (3)《吳歷》曰:
      「策謂昭曰:『若仲謀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正復不克捷,緩步西歸
       ,亦無所慮。』」
  (4)《吳書》曰:
      「是時天下分裂,擅命者眾。孫策蒞事日淺,恩澤未洽,一旦傾隕,士
       民狼狽,頗有同異。及昭輔權,綏撫百姓,諸侯賓旅寄寓之士,得用
       自安。權每出征,留昭鎮守,領幕府事。後黃巾賊起,昭討平之。權
       征合肥,命昭別討匡琦,又督領諸將,攻破豫章賊率周鳳等於南城。
       自此希復將帥,常在左右為謀謨臣。權以昭舊臣,待遇尤重。」
  (5)《吳錄》曰:
      「昭與孫紹、滕胤、鄭禮等採周、漢,撰定朝儀。」
    權既稱尊號,昭以老病,上還官位及所統領。(6)更拜輔吳將軍,班亞三
  司,改封婁侯,食邑萬戶。在里宅無事,乃著《春秋左氏傳解》及《論語注》。
  權嘗問衛尉嚴畯:「寧念小時所闇書不?」畯因誦《孝經》「仲尼居」;昭曰:
  「嚴畯鄙生,臣請為陛下誦之。」乃誦「君子之事上」,咸以昭為知所誦。
  (6)《江表傳》曰:
      「權既即尊位,請會百官,歸功周瑜。昭舉笏欲褒贊功德,未及言,權
       曰:『如張公之計,今已乞食矣。』昭大慚,伏地流汗。昭忠謇亮直
       ,有大臣節,權敬重之,然所以不相昭者,蓋以昔駮周瑜、魯肅等議
       為非也。」
     臣松之以為張昭勸迎曹公,所存豈不遠乎?夫其揚休正色,委質孫氏,誠
     以厄運初遘,塗炭方始,自策及權,才略足輔,是以盡誠匡弼,以成其業
     ,上藩漢室,下保民物;鼎峙之計,本非其志也。曹公仗順而起,功以義
     立,冀以清一諸華,拓平荊郢,大定之機,在於此會。若使昭議獲從,則
     六合為一,豈有兵連禍結,遂為戰國之弊哉!雖無功於孫氏,有大當於天
     下矣。昔竇融歸漢,與國升降;張魯降魏,賞延于世。況權舉全吳,望風
     順服,寵靈之厚,其可測量哉!然則昭為人謀,豈不忠且正乎!
    昭每朝見,辭氣壯厲,義形於色,曾以直言逆旨,中不進見。後蜀使來,稱
  蜀德美,而群臣莫拒,權歎曰:「使張公在坐,彼不折則廢,安復自誇乎?」明
  日,遣中使勞問,因請見昭;昭避席謝,權跪止之。昭坐定,仰曰:「昔太后、
  桓王不以老臣屬陛下,而以陛下屬老臣,是以思盡臣節,以報厚恩,使泯沒之後
  有可稱述,而意慮淺短,違逆盛旨,自分幽淪,長棄溝壑,不圖復蒙引見,得奉
  帷幄。然臣愚心所以事國,志在忠益,畢命而已。若乃變心易慮,以偷榮取容,
  此臣所不能也。」權辭謝焉。
    權以公孫淵稱藩,遣張彌、許晏至遼東拜淵為燕王,昭諫曰:「淵背魏懼討
  ,遠來求援,非本志也。若淵改圖,欲自明於魏,兩使不反,不亦取笑於天下乎
  ?」權與相反覆,昭意彌切。權不能堪,案刀而怒曰:「吳國士人入宮則拜孤,
  出宮則拜君,孤之敬君,亦為至矣,而數於眾中折孤,孤嘗恐失計。」昭熟視權
  曰:「臣雖知言不用,每竭愚忠者,誠以太后臨崩,呼老臣於床下,遺詔顧命之
  言故在耳。」因涕泣橫流,權擲刀致地,與昭對泣,然卒遣彌、晏往。昭忿言之
  不用,稱疾不朝;權恨之,土塞其門,昭又於內以土封之。淵果殺彌、晏,權數
  慰謝昭,昭固不起,權因出過其門呼昭,昭辭疾篤;權燒其門,欲以恐之,昭更
  閉戶,權使人滅火,住門良久,昭諸子共扶昭起,權載以還宮,深自克責。昭不
  得已,然後朝會。(7)
  (7)習鑿齒曰:
      「張昭於是乎不臣矣!夫臣人者,三諫不從則奉身而退,身苟不絕,何
       忿懟之有?且秦穆違諫,卒霸西戎,晉文暫怒,終成大業。遺誓以悔
       過見錄,狐偃無怨絕之辭,君臣道泰,上下俱榮。今權悔往之非而求
       昭,後益迴慮降心,不遠而復,是其善也。昭為人臣,不度權得道,
       匡其後失,夙夜匪懈,以延來譽,乃追忿不用,歸罪於君,閉戶拒命
       ,坐待焚滅,豈不悖哉!」
    昭容貌矜嚴,有威風,權常曰:「孤與張公言,不敢妄也。」舉邦憚之。年
  八十一,嘉禾五年卒。遺令幅巾素棺,斂以時服。權素服臨弔,諡曰文侯。
  (8)長子承已自封侯,少子休襲爵。
  (8)《典略》曰:
      「余曩聞劉荊州嘗自作書欲與孫伯符;以示禰正平,正平蚩之,言:『
       如是,為欲使孫策帳下兒讀之邪?將使張子布見乎?』如正平言,以
       為子布之才高乎?雖然,猶自蘊藉典雅,不可謂之無筆迹也。加聞吳
       中稱謂之『仲父』,如此,其人信一時之良幹,恨其不於嵩岳等資,
       而乃播殖於會稽!」
    昭弟子奮,年二十,造作攻城大攻車,為步騭所薦。昭不願曰:「汝年尚少
  ,何為自委於軍旅乎?」奮對曰:「昔童汪死難,子奇治阿,奮實不才耳,於年
  不為少也。」遂領兵為將軍,連有功效,至半州都督,封樂鄉亭侯。
    承字仲嗣,少以才學知名,與諸葛瑾、步騭、嚴畯相友善。權為驃騎將軍,
  辟西曹掾,出為長沙西部都尉,討平山寇,得精兵萬五千人。後為濡須都督、奮
  威將軍,封都鄉侯,領部曲五千人。承為人壯毅忠讜,能甄識人物,拔彭城蔡款
  、南陽謝景於孤微童幼,後並為國士,款至衛尉,景豫章太守。(9)又諸葛恪
  年少時,眾人奇其英才,承言:「終敗諸葛氏者,元遜也。」勤於長進,篤於物
  類,凡在庶幾之流,無不造門。年六十七,赤烏七年卒,諡曰定侯。子震嗣。初
  ,承喪妻,昭欲為索諸葛瑾女,承以相與有好,難之,權聞而勸焉,遂為婿;
  (10)生女,權為子和納之,權數令和脩敬於承,執子婿之禮。震,諸葛恪誅時
  亦死。
  (9)《吳錄》曰:
      「款字文德,歷位內外,以清貞顯於當世。後以衛尉領中書令,封留侯
       。二子,條、機。條,孫晧時位至尚書令、太子少傅。機為臨川太守
       。」
     謝景事在〈孫登傳〉。
  (10)臣松之案:承與諸葛瑾同以赤烏中卒,計承年小瑾四歲耳。
    休字叔嗣,弱冠與諸葛恪、顧譚等俱為太子登僚友,以《漢書》授登。
  (11)從中庶子轉為右弼都尉。權常游獵,迨暮乃歸,休上疏諫戒,權大善之,
  以示於昭。及登卒後,為侍中,拜羽林都督,平三典軍事,遷揚武將軍。為魯王
  霸友黨所譖,與顧譚、承俱以芍陂論功事,休、承與典軍陳恂通情,詐增其伐,
  並徙交州。中書令孫弘佞偽險詖,休素所忿,(12)弘因是譖訴,下詔書賜休死
  ,時年四十一。
  (11)《吳書》曰:
      「休進授,指摘文義,分別事物,並有章條。每升堂宴飲,酒酣樂作,
       登輒降意與同歡樂。休為人解達,登甚愛之,常在左右。」
  (12)《吳錄》云:
      「弘,會稽人也。」
  評曰:張昭受遺輔佐,功勳克舉,忠謇方直,動不為己;而以嚴見憚,以高見外
     ,既不處宰相,又不登師保,從容閭巷,養老而已,以此明權之不及策也
     。顧雍依杖素業,而將之智局,故能究極榮位。諸葛瑾、步騭並以德度規
     檢見器當世,張承、顧邵虛心長者,好尚人物,周昭之論,稱之甚美,故
     詳錄焉。譚獻納在公,有忠貞之節。休、承脩志,咸庶為善。愛惡相攻,
     流播南裔,哀哉!
   
作者: 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2018-10-03 16:01:00
張承討平長沙山寇,掠得精兵萬五千人,結果才實領部曲五千人,剩下的充公了?可得好好找找吳簡有無相關的下落記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