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Makucy (承先啟後)
2023-09-20 01:50:00※ 引述《Makucy (承先啟後)》之銘言:
: 服虔字子慎,初名重,又名祇,後改為虔,河南滎陽人也。少以清苦建
: 志,入太學受業。有雅才,善著文論,作《春秋左氏傳解》,行之至今;又
: 以《左傳》駮何休之所駮漢事六十條。舉孝廉,稍遷,中平末,拜九江太守
^^^^^^^^^^^^^^^^^^
: ,免,遭亂行客,病卒。所著賦、碑、誄、書記、〈連珠〉、〈九憤〉,凡
^^^^
「服虔」這個人名,在古籍的註解中常常出現,
古代學者文士注書、議論,常常會引用到服虔的見解。
不過,服虔並不單純只是個埋首經籍的文士而已。
在漢末的亂局中,服虔也曾想盡一份心力。
來看看下面這段范曄《後漢書‧朱儁傳》的記載吧:
「及董卓被誅,(李)傕、(郭)汜作亂,(朱)儁時猶在中牟。
陶謙以儁名臣,數有戰功,可委以大事,乃與諸豪桀共推儁為太
師,因移檄牧伯,同討李傕等,奉迎天子。乃奏記於儁曰:
『徐州刺史陶謙、前楊州刺史周乾、琅邪相陰德、東海相劉馗、
彭城相汲廉、北海相孔融、沛相袁忠、太山太守應劭、汝南太
守徐璆、前九江太守服虔、博士鄭玄等,敢言之行車騎將軍、
河南尹莫府:
國家既遭董卓,重以李傕、郭汜之禍,幼主劫執,忠良殘敝,
長安隔絕,不知吉凶。是以臨官尹人,搢紳有識,莫不憂懼,
以為自非明哲雄霸之士,曷能剋濟禍亂!自起兵已來,于茲三
年,州郡轉相顧望,未有奮擊之功,而互爭私變,更相疑惑。
謙等並共諮諏,議消國難。僉曰:「將軍君侯,既文且武,應
運而出,凡百君子,靡不顒顒。」故相率厲,簡選精悍,堪能
深入,直指咸陽,多持資糧,足支半歲,謹同心腹,委之元帥。』
會李傕用太尉周忠、尚書賈詡策,徵儁入朝,軍吏皆憚入關,欲
應陶謙等。
儁曰:『以君召臣,義不俟駕,況天子詔乎!且傕、汜小豎,樊
稠庸兒,無他遠略,又埶力相敵,變難必作。吾乘其閒,
大事可濟。』
遂辭謙議而就傕徵,復為太僕,謙等遂罷。」
陶謙領銜與一干州郡現任或前任長官等人,
一起懇勸朱儁出來領導各州郡以武力對抗李傕、郭汜之黨。
在參與聯名者當中,
也看到有「前九江太守服虔」與眾刺史、守相齊列。
可惜朱儁作了不同的判斷,
決定棄軍入關,接受朝廷詔命的徵召,
認為自己應可伺機而動。
雖然後來李傕、郭汜之間確實起了「變難」,
卻無朱儁可乘之「閒」,大事難濟。
前九江太守服虔的這份謀國之心,
也未能得到落實的機會。
: 十餘篇。
: 論曰:自光武中年以後,干戈稍戢,專事經學,自是其風世篤焉。其服儒衣
: ,稱先王,(1)遊庠序,聚橫(2)塾者,蓋布之於邦域矣。若乃
: 經生所處,不遠萬里之路,(3)精廬暫建,贏糧動有千百,(4)
: 其耆名高義開門受徒者,編牒不下萬人,皆專相傳祖,莫或訛雜。至
: 有分爭王庭,樹朋私里,繁其章條,穿求崖穴,以合一家之說。故楊
: 雄曰:「今之學者,非獨為之華藻,又從而繡其鞶帨。」(5)夫書
: 理無二,義歸有宗,而碩學之徒,莫之或徙,(6)故通人鄙其固焉
: ,又雄所謂「譊譊之學,各習其師」也。(7)且觀成名高第,終能
: 遠至者,蓋亦寡焉,而迂滯若是矣。然所談者仁義,所傳者聖法也。
: 故人識君臣父子之綱,家知違邪歸正之路。
: 自桓、靈之閒,君道秕僻,(8)朝綱日陵,國隙屢啟,(9)自中
: 智以下,靡不審其崩離;而權彊之臣,息其闚盜之謀,(10)豪俊之
: 夫,屈於鄙生之議者,(11)人誦先王言也,下畏逆順埶也。(12)
: 至如張溫、皇甫嵩之徒,功定天下之半,聲馳四海之表,俯仰顧眄,
: 則天業可移,猶鞠躬昏主之下,狼狽折札之命,散成兵,就繩約,而
: 無悔心。(13)暨乎剝橈自極,人神數盡,(14)然後群英乘其運,
: 世德終其祚。(15)跡衰敝之所由致,而能多歷年所者,斯豈非學之
: 效乎?(16)故先師垂典文,褒勵學者之功,篤矣!切矣!不循《春
: 秋》,至乃比於殺逆,其將有意乎!(17)
: 贊曰:斯文未陵,亦各有承。(18)塗分流別,專門並興。
: 精疏殊會,通閡相徵。千載不作,淵原誰澂?(19)
: (1)儒服為章甫之冠,縫掖之衣也。《禮記》曰:「言必則古昔,稱先王
: 。」
: (2)「橫」又作「黌」。
: (3)經生謂博士也。就之者不以萬里為遠而至也。
: (4)精廬,講讀之舍。贏,擔負也。
: (5)楊雄《法言》之文也,喻學者文煩碎也。鞶,帶也,字或作「幋」;
: 《說文》曰:「幋,覆衣巾也。」音盤。帨,佩巾也,音稅。
: (6)無二,專一也。
: (7)亦《法言》之文也。譊譊,諠也,音奴交反。
: (8)秕,穀不成也,以喻政化之惡也。
: (9)陵,陵遲也。
: (10)謂閻忠勸皇甫嵩,令推亡漢而自立,嵩不從其言。
: (11)謂董卓欲大起兵,鄭泰止之,卓從其言。
: (12)言政化雖壞,而朝久不傾危者,以經籍道行,下人懼逆順之埶。
: (13)昏主謂獻帝也。札,簡也。折簡而召,言不勞重命也。繩約,猶拘制
: 也,謂溫及嵩並被徵而就拘制也。
: (14)《易》〈大過卦〉曰:「棟橈,凶。」橈,折也。極,終也。言漢祚
: 自終,人神之數盡。橈音女教反。
: (15)群英謂袁術、曹操之屬。代德終其祚謂曹丕即位,廢獻帝為山陽公,
: 自廢至薨十四年,以壽終。
: (16)跡猶尋也。言由有儒學,故能長久也。
: (17)《史記》曰「為人君父而不通《春秋》之義者,必蒙首惡之名。為人
: 臣子而不通《春秋》之義者,必陷篡弒誅死之罪」也。
: (18)《論語》曰:「天之將喪斯文也。」言斯文未陵遲,故學者分門,各
: 自承襲其家業也。
: (19)說經者,各自是其一家,或精或疏,或通或閡,去聖既久,莫知是非
: ;若千載一聖,不復作起,則泉原混濁,誰能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