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系列的討論真的十分精彩,受益良多。
慚愧個人的學識淺薄,無法提出什麼特別的見解,
只能陳述一下自己看完討論後的拙見,
有問題的地方還請不吝指正,感激不盡。
calebjael兄在之前的文章有提到:
「曹真追擊不猛烈﹐因為曹真本傳對此毫無記載﹐魏國各種史書對此也毫無記載。」
這部分雖然沒有任何記載,但要因此說曹真的追擊不猛烈,個人感覺也略為武斷。
畢竟撤退就是和時間賽跑,多留在戰地一分就是多一分險,
因此留下來斷後的部隊一不小心就全軍覆沒的可能性很高,趙雲應該也很清楚,
身為偏軍統帥卻仍然決定自己執行斷後任務,很難相信曹真的進攻動作不大。
即便魏軍補給線不足以讓曹真大軍長驅直入蜀境,
倘若能趁蜀軍撤退軍心不穩之際發動一次閃電戰,
目的只求在短時間內趁勢擊破趙雲部隊甚至將其梟首,
就算寸土未得,若能順利成功殲滅敵方主帥,好歹也算是取得相當的戰果。
只是趙雲最後被曹真逼到放火燒斷棧道,意圖藉此遏止魏軍攻勢,
使得曹真在箕谷戰線這邊終究無重大斬獲,史書不做任何記述個人覺得也算合理。
再者,若曹真無意強攻或是因補給問題難以搶攻,
久經陣仗的趙雲應該不至於看不出來,甚至可以放心先行後撤,
僅需留下信得過的部隊殿後守住要衝並伺機退回後方就好,實在毋須以身犯險。
而且當時戰況若是能讓趙雲等人有時間從容撤退,
戰後諸葛亮應該也不會好奇詢問鄧芝為何箕谷偏軍能退而不亂。
「趙雲親自斷後﹐並不是“趙雲必須斷後才擺脫曹真”的充分條件﹐不宜過度引申。」
這點我也同意,而且趙雲應該還沒有自負到認為只有自己才能擋下曹真的進攻。
只是《雲別傳》內容若可信,當年漢中一役趙雲曾大膽擺出「空營計」,
牽制了魏軍的攻勢,可推測趙雲也並非是過分謹慎、完全不敢冒險的人。
面對曹真的追擊,可能迫使責任心較重的趙雲想冒險的和曹真賭一把,
試圖以身為主帥的自己作為誘餌,以便換取整個大部隊有足夠的時間安然撤回漢中。
然而曹真的攻勢很可能比趙雲原先所預估的更為激烈,最後不得已只好採取非常手段。
畢竟在當下面臨的是戰場上的生死關頭,大多都是想著如何先度過眼前的危機,
也恐怕無暇考慮此舉對日後的戰略局勢會有何種影響。
就連名將如于禁在樊城落難時,為保全部隊也只能做出投降的決定,
卻因此落得晚節不保的評價,有時因情勢所逼,實非當事人所願。
若說趙雲被貶職,是因為破壞了諸葛亮之後在北伐戰略上的另一種可行性而被究責,
未免也有點苛刻,畢竟他在危急時刻當機立斷採取他認為可行的停損方案,
而這也確實將撤退過程中可能造成的損傷降至最低。
如果趙雲被罰只是為了替將來仍不確定成敗與否的戰略規劃負起責任,
這恐怕難以令將士心服,也不太像是諸葛亮的務實作風。
因此我想趙雲是否只是很單純的負起他身為偏軍統帥的戰敗責任呢?
不過趙雲燒毀棧道的舉動因而影響日後諸葛亮的戰略思考,
這點我認為calebjael兄的見解確實是挺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