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為蔣琬費禕辯駁補遺(中)

作者: jimmy5680 (不太會飛的企鵝)   2017-05-08 14:20:25
抱歉過了許久才回。
首先我想提及的是,ander大和Nightblade大的論點給我很大的啟發,但是即便我們知道
諸葛亮也非每次都全力一搏,我們仍知道諸葛亮確實曾發動過較大規模的兵力。
ander大一再指出蜀漢兵力部署上的困難,並批評姜維的調度辦法,但我始終沒看到你解
釋諸葛亮又是用何方法來投入更大規模的兵力。模糊的指出諸葛亮威望較高,對於解釋技
術層面毫無幫助,如果姜維壓制其他將領的做法被你視為負面,諸葛亮則為正面,那顯然
是雙重標準。
當然啦,要解釋這問題還有一些辦法,比如說認定諸葛亮投入北伐的兵力與費禕時期相當
,或認定費禕無法達成陳祗的政策,但這又會延伸出新的問題。
此外,關於姜維捨棄重門之法的辯駁,可參考 #1NGVCQMi (SAN) 這一串的文章內容。我
基本上認同Hartmann大的論點,認為姜維的部署做法並不算嚴重失誤。
我還要提出幾個辯駁,其中一部分asdf大有稍微提點我一下,我也另外有查詢一下資料。
第一個是關中的屯田,ander大似乎對曹魏在關中地區的屯田有錯誤的認知,因為關中地
區的屯田本來就是以民屯為主,並且屯田對整體經濟產出的影響尚不如自耕農。曹魏的兵
力擴增,是以動員來達成的,曹魏把軍屯降低,代表的是動員程度的下降,而不是戰爭潛
力的衰退,所以你推論說興勢之戰後十餘年間曹魏國力衰頹,是錯誤的分析,反而可以認
為是曹魏方面未感受到較高的軍事壓力。
司馬芝傳
先是諸典農各部吏民,末作治生,以要利入。芝奏曰:「王者之治,崇本抑末,務農重
穀。王制:『無三年之儲,國非其國也。』管子區言以積穀為急。方今二虜未滅,師旅不
息,國家之要,惟在穀帛。武皇帝特開屯田之官,專以農桑為業。建安中,天下倉廩充實
,百姓殷足。自黃初以來,聽諸典農治生,各為部下之計,誠非國家大體所宜也。......
治廩繫橋,運輸租賦,除道理梁,墐塗室屋,以是終歲,無日不為農事也。今諸典農,
各言『留者為行者宗田計,課其力,勢不得不爾。不有所廢,則當素有餘力。』臣愚以為
不宜復以商事雜亂,專以農桑為務,於國計為便。」明帝從之。
曹丕任內屯田制就開始出現變化。典農掌管的屯田以民屯為主,典農體系受到改制與汰除
,代表的是民屯開始減少,自耕農的比例持續上升。還有一個問題在於,曹魏的屯田生產
力較差,且有受地方世族掌握的狀況,所以屯田的下降,也並非代表著產能和政府力量受
到削弱。
還有就是,司馬懿督軍期間,關中地區積極建設水利,糧食充足更甚於隴右,要說關中因
為一次並非發生於本土的重大戰役的挫敗就凋敝不堪,似是缺乏明確的證據,而且蜀漢在
諸葛亮死後的北伐多半劍指隴西,並非主攻關中。
參考論文:
北朝隋唐的屯田與均田(李寶通,2001)
曹魏時期長安城人口變動與地方治理(侯甬堅,2012)
第二個是官吏數量的問題。從已出土的吳簡的相關研究可知,東吳治下的吏員並非全是單
純的現今意義的公務員,反而有很多吏實際上是政府管控的農夫、小地主等,需要向政府
繳稅或支付租金。
雖然蜀漢與東吳的官吏體制未必相同(上述曹魏的屯田就有很多被歸類為民而非吏),但是
如果推論蜀漢的吏也需要向政府提供資源,應不算太過份的假定。也就是說,官吏數量的
增加,無論擴充的是否為稅吏,都不影響政府提升掌控能力的推斷,並且也未必造成政府
財政負擔上升。
官、吏之間的差別,恐怕值得多做注意。ander大對於蜀漢在諸葛亮與蔣、費時期並未濫
授官爵的分析,也未必能用於推斷蜀漢吏員人數變化上面。
詳情可自行搜尋關於走馬樓吳簡的研究。
第三是根據已出土的錢幣進行的考古研究,可推斷蜀漢的財政體制與貿易、鑄造錢幣等因
素的關聯性。譙周的職位不是主管財政的,蜀漢靠提高直接貿易量和鑄造劣幣的方法,在
短期內勉強維持財政,譙周可能沒辦法很快看出財政體制惡化的狀況,並因此在費禕主政
時期並未多言,所以未必能用譙周的觀點去評論說費禕主政時蜀漢國力有趨向於增強。
相關的狀況可參考asdf大在戰史板和本板的文章,或蜀漢貨幣相關的文章。
最後稍微提一下之前有人在推文討論的羌人。我比較認同boman大的推文,興勢之戰和姜
維北伐時的羌人地理位置不同,而且魏蜀兩國都持續把隴西的羌人遷出,我懷疑段谷之戰
真的對羌人有明顯的影響。事實上在曲城之戰就可以看到羌人一直都對蜀漢不怎麼忠誠了

以上幾點,還望理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